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C李帅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D冬天的济南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和煦(x)绯红(fi)家喻户晓(y)B匀称(chn)静谧(m)鲜为人知(xin)C馈赠(ku)慰藉(j)锲而不舍(qi)D哺育(p)休憩(q)苦心孤诣(zh)4 .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传中梁山泊受招安后,征辽国平方腊,损兵折将,实力消耗殆尽,后又受朝廷排挤,最终四分五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宋江的“愚忠”造成的。而这种“愚忠”,正是儒家所提倡的。B章回小说是一种分章回叙事的古典白话小说,每一章回的标题往往是一个对仗工整的概括性词句,比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水浒传第八回“王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C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选拔官职叫“擢”,罢免官职叫“黜”,请辞官职叫“除”,调动官职叫“迁”(升职曰“右迁”,降职曰“左迁”),贬官或流放叫“谪”。D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核舟记中“壬戌秋日”等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5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尴尬金鸾殿一拍既合洗耳恭听B脸颊迫击炮忘乎所已变换多姿C云霄刹风景瘦骨嶙峋息息相通D凫水冤大头头晕目眩杯盘狼藉二、现代文阅读相忘张丽钧慕名去峨眉山访猴。 走完长得不可思议的山路,终于看到前面人头攒动,知道那便是猴子出没的地带了。 早买好了数包猴食,捏在手里,预备作为见面礼的。看到一只肥硕得像熊的猴子,高傲地从我的一个同伴那里取走了食物,不由心中发急。遂学了当地人的口音,唤猴子来食。这招儿还真灵,一只又小又肥像皮球一样的猴子听得我唤,犹犹豫豫地朝这边走来。我连忙讨好地将手中的猴食捧了过去。猴子灵敏地将纸包取走,急不可待地撕开了看,像是要检验我所进贡的食品的优劣。还好,它总算满意了,开始美美地享用。它离我那么近,吃相又有趣,我不由蹲下身子,想看得更仔细些。不想,它居然腾地跳动起来,威胁地冲我挥了一下手臂,“嗖”地逃掉了。我扫兴地站起身,心里埋怨这只猴子莫名其妙!导游在一边笑着问我:你是不是看它的眼睛了?我说:它不让人看吗?导游说:它对人的眼神很敏感的,它看你可以,但只要你和它对视,即便你是出于善意,也会惹得它生疑它以为你不会平白无故地看它,看它,就是冒犯它的第一步。 原来,峨眉山的猴子是看不得的。 突然想起母亲的野鸽子的事。那时,我家有一个不小的院子,院子北头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旁边的低洼处总是积存着一些水。有两只脖颈生着绿羽毛的野鸽子,习惯了在树上高歌之后不定期这里饮水。那年暑假,我回家探望母亲。第一次看到两只好看的野鸽子在那么近的地方从容地低头啄水、仰脖咽水,感到特别惊喜,不由想靠近它们一点,再靠近它们一点。终于,它们觉察出了我的靠近,“忒儿”地飞走了。那之后的三四天,野鸽子都没有出现。母亲说:看你把野鸽子给吓着了,要不人家天天都来这里喝水的。我听了,心中生出些歉疚。那是母亲的小伴儿呢,就因为我吓着了“人家”,“人家”就不肯光顾了。后来又听到梢头有了“咕咕咕咕”的歌唱声。母亲说:一会儿准来喝水!果然,两只野鸽子唱累了,双双栖在我家院子里,从容地喝水。我端着个簸箕,正要去倒垃圾,看到眼前的一幕,不敢动了。母亲笑着接过我手中的簸箕,说:你看着!说完,端着簸箕径直走到院子里去了。她走过两只野鸽子身边的时候,它们好像没有察觉,继续低头啄水、仰脖咽水。等母亲倒完垃圾回到屋里,我迎上去,低声问她:你比我上次离它们近多了,它们怎么不害怕?母亲笑笑说:你要假装没有看见它们,忘了它们的存在,这样,它们就不怕你了。我想,大概在猴子和野鸽子的眼里,我的眼神是不值得信赖的。其实,大自然怀抱中的动物们原本活得多么好。它实在不需要你或恶或善的注视。如果你爱它,就不要拘禁它,折磨它,也不要挖空心思地想保护它,爱抚它。千百年来,它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活得快活惬意,它不需要你为它的冷暖操心,更不需要你为它投食喂水。峨眉山猴子一身的赘肉, 是对游客畸形好奇心的无声挞伐。真的大自然饿不死一只猴子,但争先恐后的投食却扭曲了一只猴子的形象。 如果你真心爱它们,那就请你“忘了它们的存在”吧,因为它们最美好的祈愿,就是与你相忘。6 . 文中记叙了“我”两次与动物接触的经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7 . 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等母亲倒完垃圾回到屋里,我迎上去低声问她,你比我上次离它们近多了,它们怎么不害怕?8 . 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 . “如果你真心爱它们,那就请你忘了它们的存在吧。”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酸橙(有删改)傅菲教拳脚的师傅来我家吃饭,带了一麻袋的橙子,作伴手礼。黄黄的皮,个头比柚子小一些,圆圆润润,握在手心,好舒服。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不舍得马上洗,用舌苔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过了冬,我父亲对师傅说:“这个橙好吃,你下次来,带棵橙苗来,我们也种上。”第二年,我家种上橙子树,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一支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哒哒,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过了六月六,橙子有鸡蛋大,可每天有橙子落下来。落一个小橙子,便少吃了一个甜橙。中元节之后,树上的橙子一个也没有了,全落了。让我伤心。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橙子树得了致命的病虫害。一次,邻村一个种果树的人,来玩,说,栽种的果树,第一次的果子,都会谢掉夭折,以后就不会了,即使不谢,也要把果子剪掉,让果树完全发育成熟强壮,抵抗力强,营养足,果子才会甜。又一年。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去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囊,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摘橙子的季节到了。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棵橙子树,完全绝望了再也指望不了吃上它。我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金华的师傅又来过冬了,看见树上亮晃晃的橙子,说橙皮发皱了,像老年人的额头,还不摘下来吃啊。我父亲笑眯眯,摘一个下来说,等你吃呢,你不开吃,我也不吃,好东西都留着敬客人。师傅拱手说,舅舅真好,橙子熟了,还留给我。我们看着师傅吃,津液翻涌。师傅掰开一瓣,塞进嘴巴里,嘴巴立马张得像个山洞,口水四射,说:“怎么会这样酸呢?”我父亲说,春秋的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甜枳苦,都是水土不一样的缘故。橙子树,再也无人关心了。大哥拿起柴刀说,把橙子树砍了吧,树冠大,把牛圈的阳光遮挡了。父亲说,牛圈要阳光干什么,通风就可以了。大哥把农家肥堆在树下,父亲看见了说,肥会发热,把树烧死。大哥说,烧死就烧死,父亲说,树还是树,和树上的果子有什么关系呢?果子不能吃,可不能怪树。母亲把一些不及时用的重物,也挂在树上,以前是挂在木梁上的,如待修的水桶、漏水的锅、猪槽。我父亲又说,挂在树上多难看,还会把枝桠压坏了,树上开满了花,花下是猪槽,看起来就不像话。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有一年,一个收木料的人来村里收木料,拉到浙江做木雕家具。他见我家的酸橙树,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按老樟木的价格算。父亲说,酸橙树收去干什么,又不是酸枝。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比任何木头好,蚊子不入屋子。我父亲说,。10 . 细读第段,回答以下问题。(1)横线上应填入的人物是_。(2)请从前文摘录与“津液翻涌”句意直接相关的一句句子_(3)画线句运用_描写、语言描写以及_的修辞格,刻画了师傅吃橙后的反应,表现了橙子的_和师傅的_。11 . 选文的第、段中,“我”面对这棵橙子树的心情经历了如下的变化:_惊愕_12 . 父亲看待这棵树的眼光和所有人都不一样,请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1)请推断第段中,父亲的回答是:_。(不超过25字)(2)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推断的依据:_三、句子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1)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 ) (2)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万里赴戎机 ,_。 ( 木兰诗 ) (4)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7)子在川上曰:“ 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8)瀚海阑干百丈冰,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吾视其辙乱 ,_。 ( 曹刿论战 ) (10)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 (1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完成各题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眛行平?”平公曰:“善哉!”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2)师旷:晋国的乐师。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旷”。(3)炳烛,燃烛照明。炳,(动词)点燃。(4)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14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晋平公问于/师旷曰B如日出/之阳C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D盲臣/安敢戏其君15 .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欲_(2)暮_(3)闻_(4)善_16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盲臣安敢戏其君?(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17 . 文中的师旷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服晋平公的?这样说理有什么效果呢?18 . 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想呢?五、诗歌鉴赏19 . 品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完成小题。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这首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定风波:词牌名。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吟啸:放声吟咏。芒鞋:草鞋。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1)风大雨猛,穿林打叶,面对这样的情势,“同行皆狼狈”,与上片词人“”形成鲜明对比,小序中“已而遂晴”与下片“”相照应。(用词中原句回答)(2)词人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此句又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六、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请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问题。(1)图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年度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体书(本)电子书(本)纸质阅读(分钟)电子阅读(分钟)20174.663.1220.388.1220184.673.3219.8110.70(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