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长沙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长沙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长沙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长沙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作家和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第一部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生活。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回忆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C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是当代女作家王安忆,代表作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D1936年10月,在沉痛悼念鲁迅先生逝世的日子里,阿累写作了一面回忆了鲁迅赠书给他的情景,表现了鲁迅的高贵品质。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家,本文是他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寄情山水的一篇佳作,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C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D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xin_熟_jun刻_ji责zh_息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忆 读 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4 .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5 .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读书的收获或体会。读水浒传_。读红楼梦_。读茶花女遗事_。6 . 文意探究:作者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7 . 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发现每个人的精神力量盛玉雷每一个寒冷的冬季,总会对温暖有着最深切的期盼。立春伊始,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如期播出。十位年度人物,或倾一己之力,或践一生之诺,用卓越的成就和感人的事迹,驱散着这个漫长冬季的寒意,传递着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力量。从“东方红”“北斗”的声震寰宇,到“嫦娥”“玉兔”的飞天之旅,中国人仰望星空的伟大征程铺展开来;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让中国傲然挺立在量子科研前端、通信领域前沿正是孙家栋、潘建伟这样的科学家默默耕耘,才架设起一条横亘星空的天线,与星辰为伴、同宇宙对话,在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更迭之中,刷新着我们追逐梦想、探索未来的活力。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不仅需要高耸入云的枝干,也需要茂密厚实的根系;一个拥抱未来的民族,不仅要有【甲】,也要有【乙】。我们看到,面对千度烈焰,王锋在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无私无畏的生命赞歌;面朝泥洋大山,支月英用36年的美好年华,为两代人的童年送去希望;面对战机故障,张超在4.4秒的抉择中,用生命完成一个军人最后的使命,弥留之际依然执着“我还能不能飞”;不仅如此,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扎根湖南农村、大国工匠李万君攻关高铁难题、医院院长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法官阿布列林捍卫法律尊严、大夫梁益建为病人奔走募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正在于无论是如涓涓细流的漫长坚守,还是惊天动地的辉煌瞬间,他们所迸发出的令人震撼的力量,回应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渴求和信念坚守。无疑,“感动中国”只是一扇窗口,在十五载里所诞生的上百位年度人物,也只是中华民族厚重精神的代表,更多拥有坚定信念、笃定信仰的人们,才构成了我们【丙】。刚刚过去的春节,一位边防兵“喝牛奶”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照片里,由于天寒地冻,牛奶已经冻成了冰块,战士只能撕开包装用嘴唇的温热去融化。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一位战士代表了无数在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人,他们以归途迢遥的坚守,换来了其他人回家过年的从容。其实,把视野从春节扩展到日常,无论是路边早餐摊位旁忙碌的夫妇,还是风里雨里永远在路上的快递小哥,抑或是在冷风中跺脚取暖的保安大叔,在每一个平凡人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坚守,都有荣光闪耀的时刻。正是在普通人的坚守里,蕴藏着每一个人都有的价值和力量。无数涓滴细流,最终汇成蜿蜒水道,奔向大江大海。当“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颁给中国女排的刹那,不知让多少人再次感慨“女排精神”的回归。女排姑娘们众志成城,把12个人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劲,荡气回肠问鼎奥运,为“团结就是力量”做出了最生动有力的注释。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从这个意义上,“感动中国”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发现个体力量的契机,而当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中国力量。(选自 人民日报 )8 . 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发现每个人的精神力量的意义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9 . 阅读文章第-段,概括说出“每个人的精神力量”中“每个人”指哪几类人?(用“不仅,还”的句式)10 .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根深千尺的精神厚度 不朽的精神底座 仰望星空的精神高度【甲】处应填:_【乙】处应填:_【丙】处应填:_四、对比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候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候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选自吕氏春秋)注释酆(feng):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镐(ho):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高葆:堡垒类的建筑物。1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去后乃至(_) (2)下车引之(_)(3)褒姒大说(_) (4)因数击鼓(_)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诸侯兵数至而无寇13 . (甲)文中的“友人”已经知错,“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14 . 结合(甲)(乙)两文,请你谈谈对“守信”的看法。五、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名句填空。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_,惟解漫天作雪飞。(_)晚春)_,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诗句_,_。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写出两句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词_,_。六、诗歌鉴赏16 . 阅读古诗,完成第小题。行 舟【唐】李益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注:李益: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人。此诗为扬子江上舟行所作。信:任意。闻道:听人说。【小题1】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写景,舟行江中,柳絮飘飞,菱花旁伴,自由荡漾,似见闲情。B“闻道”二字颇费思量:江南美景此刻正在诗人眼前,故可改为“眼见”。C诗人在“又是一年春好处”之时行舟的目的非为赏景看春,乃为登楼望乡。D细品此诗,一位独卧舟头、思乡心切、愁绪萦怀的诗人形象已然如跃眼前。七、语言表达17 . 我的窗前是一片浓浓的绿阴,。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的身上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旁边八、名著阅读我校某班级在开展朝花夕拾阅读的时候,以鲁迅朋友圈的形式表达阅读心得。下面是其中一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 . 这是读哪篇文章时所作的朋友圈19 . 评论中的“长妈妈”在朝花夕拾中哪篇文章出现?20 . 朋友圈的这句话,原文并没有,是同学模拟鲁迅所说的,你觉得符合鲁迅原文的情感态度吗?21 . 你觉得藤野先生出现在这个朋友圈里,是否合适,为什么?九、作文22 . 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_未曾离去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释义:孔子说:“那种空手搏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