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江海明珠网讯 3月31日农历3月初一,是通州区刘桥镇第20届风筝节举办的日子。阳春三月,阳光明媚、春风hx(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上午,老鹰、鲤鱼、蜻蜓、降落伞等500多只 A(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风筝承载着大伙的欢乐与梦想,迎着风升到空中,“筝”奇斗艳。据了解,当天风筝交易额达20余万元。南通风筝被称为“空中交响乐”,漫长的农耕文化jdin( )成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可以概括为:简朴的造型、高低音交响的哨笛装置和富丽典雅的工笔彩绘。蕴藏着深厚的江海文化dyn( )。团结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人天和谐的风筝文化,滋润着南通人的一代又一代精神世界。1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 .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A处应填_。3 . 划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修改意见:_4 . 综合性学习。(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3月31日上午9点,第20届风筝节开幕式在刘桥镇世纪联合广场举行,校学生会将组织全体初一学生参加。请你以校学生会的名义出一则通知。(3)开幕式现场需要悬挂标语,请你代为拟写一幅。(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阅读散文,完成小题。五台山的白杨陈奕纯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然而凡是大美,总是无形地隐藏在事物的深处,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常会一眼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成为一道道景观。但是,最美的白杨树,在五台山上。五台山的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便长着一簇高高的白杨。这十六棵白杨树的根部紧紧地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远远望去,就像盛开的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格外圣洁美丽。春天或夏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白杨树的每一根枝杈都沐浴着阳光,每一片叶子都碧翠油润,每一棵树都毫不懈怠地送给人们清荫。深秋,白杨树经历秋风的萧瑟,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纯净的金色紧紧地吸引着你。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道道山谷,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昂首相送。脚下的金子哗哗地随风飘舞,或者厚厚地铺在地上。空中飞舞如蝴蝶般的叶子,像一路歌声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我把发现美的眼仰视睛空,心中万里无云。我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打捞起自身的灵性,我有新的发现。人类的铺张,是放纵欲望;大自然的铺张却是施与众生。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消融,看世界的眼光视角就会不一样。我仰望着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的睡莲,一瓣一瓣绽放,芬芳的心香在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忽然之间,我心生一种激情,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五台山这样的高天静地淋漓地挥洒出来!我走出了草木葱茏、河水轻盈的山谷,奔向高高的大台。山巅之上,草木稀疏,这里全然没有了山下游人如织的景象,这里是清冷的。一条白亮的路,如手势,如隐语,如画,如诗,指向山巅之上的大台。一个人,两个人,或三四个人,走在路上,这里没有喧哗,没有言语,人们都在默默地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在无声的时候,是在走向回归,是从喧嚣的热闹中,反观自身。一个人,一袭明黄的长袍。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肢体匍匐在大地,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似乎他的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不可窥测的神圣。人们只是静默地看他,大声喘息似乎都怕惊扰了什么,举手投足都怕亵渎了什么。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摒却尘嚣,让自己的心沉淀,寻找到自己。这样的时刻,身外的事物是美的,自身是美的。这个时候,你才更清楚:看到了自己,才能够看到一切的美。五台山,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让人张眼看天地大美,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因而,我才重新看到那十六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弯的白杨。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它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是啊,人,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5 . 根据文章,完成关于五台山白杨树形象的填空。树根:密密生长,紧紧相连树冠:(1)_枝叶:(2)_(3)_:金色纯净,随风飘舞6 . 第二段写豫中平原、黄河古道的白杨有何作用?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突出白杨树“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的特点。B衬托五台山白杨具有“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的大美。C为了说明这两处白杨也有“隐藏在事物深处的大美”。D为作者的“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这句话提供依据。7 . 第七段中画线句中两个“铺张”的含义有何不同?8 . 结合文章,理解“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的原因。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9 . 下列各组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号令徒属曰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天下之伟观也C则有去国怀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10 . 下列“之”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辍耕之垄上B公将驰之 公将鼓之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马之千里者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妻之美我者11 . 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三、句子默写1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论语)(5)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6)“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7)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_,_。四、名著阅读13 . (题文)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_在这部作品中真实记录了_(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_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五、综合性学习14 .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1)请你仔细观察右边题为“孝”的漫画,并向同学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寓意。(不少于50字)(2)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仿句:15 . 综合性学习凤凰中学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街,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_,_。(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 :一本书像_。(3)请你给教室拟一则宜传语或写一句有关读书的诗句。答: _。六、作文16 . 作文。孟子尽心上有言:“民非水火不生活”。宋人杨万里春晓诗云:“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