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C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D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2 .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在听说他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B他连续两次月考,成绩都不理想,真是不可救药。C科学家真是神通广大,能让卫星上天,能让潜艇入海。D对于这件事,他们两个人的说法截然不同,让人搞不清楚到底谁在说谎。3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等,世代相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ABCD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q(_)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 l(_)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 fi(_)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 zhu(_)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空山去山上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荒,越走越静。前十几里路还勉强可以见到人迹。有人挑着竹子,或者是背着雨伞,在曲折小路上下山来,与我们擦肩而过。虽然不相识,但不会没有必要的客套。“上去呵?”“下去呵?”或者由我们先搭腔:“下去呵?”“上去呵?”或者多说几个字:“挑这么多下去呵?”“这么早就上去呵?”不相识的人之间,一路上都是问“上去”或者“下去”,算是没话找话,不交自熟,还有点暗号接头的味道。过了千石峒,前面就是无人区了,就没有接头暗号了。路边还偶尔冒出一处房舍,但人去室空,留下了房前一片荒草,隐约显现出田埂和小径的轮廓。土坯墙有的坍塌了,有的开裂了,墙根往往布满了青苔。一张主人遗弃的木犁插在地头,眼下已爬满了野藤,如同木犁突然发芽长叶,活过来了一般。不难想象,前面那条溪边的青石板,以前也有过捣衣的声音,有过黄昏时分耳环或手镯的一闪。前面那座小石桥,以前也有过老牛带着小牛归来,牛背上可能停栖着静静的蝴蝶。这山静林幽之处,以前一定有过灯光温暖的窗口。在明晃晃的月夜或者雪夜,一定还有过纺车或摇篮吱呀吱呀的声音滚过水碾和水堰。但现在这里只剩下露珠依旧滴落,云雾依旧流散,还有腐叶如酱如酒的浓烈气味。连我们的脚步声也过于粗鲁和陌生,吓得一群大鸟扑拉拉惊逃四散,从废墟的断墙飞向山头。这些鸟还是当年的鸟吗?一条云瀑倾泻过来了,很快就注满深谷,使我们淹没在云湖里,前后茫茫,什么也看不见。明知同行者近在咫尺,也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在离蚂蟥沟不远的地方,我们才得以走出云海,看见了云上的一大片梯田。看来是受制于山的坡度,这些田块都很小,远远看去如密密排列的贝壳或鳞片。一个斗笠或一件蓑衣,就能盖住一丘田。同是受制于坡度,这些梯田的坡墙大多很高,全用墨灰色石块垒成,形如巍巍城墙。行人需要屏息仰视,才能探望到虚虚的城头,看到城头那想象中的旌旗和兵甲,甚至听到那想象中的鸣镝和战鼓。说实话,我当时暗暗吃惊:天下这么大,一些不知姓名的人们为何要把家园建在这深山一隅?他们是在什么时候筑起了这深山里的巨石阵、金字塔以及万里长城?只为了争得几把谷米,他们在这层层叠叠的石墙里耗费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和生命每一块石头都相约守密,眼下一声不吭。很多梯田已经废弃了,听任满田升起疯狂的茅草,还有白茫茫一片如雪盖地的茅絮。我知道秋茅无情,吞没过很多小径,很多足迹,很多风化了的王国与故事。5 . 请你结合全文谈谈对文题“空山”中的“空”字的理解。6 . 作者在第16节中说“每一块石头都相约守密”,这个“密”是什么?7 . 第12节主要是从哪两方面写景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 . 作者把“云”作为自己所见的背景,其用意是什么?9 . 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谈谈这句话的含义。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本:根。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实:充实,充满。1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不蔓不枝_(2)亭亭净植_(3)夫如是_(4)人多树之_11 . 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2 . 翻译下列句子。(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13 . (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请说说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哪些共同点。五、句子默写14 . 填空。(1)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3)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4)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物是人非事事休,_。(李清照武陵春)(6)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7)山气日夕佳,_。(陶渊明饮酒)(8)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9)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0)杜甫登泰山,发出“会当凌绝顶,_”的凌云志; 苏轼守密州,写下 “_,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志;曹操伐乌桓,吟出“_,志在千里” 的鸿鹄志。六、诗歌鉴赏鉴赏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5 . “落花”有什么寓意?16 . 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七、名著阅读附加题这时是早晨10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贝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有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的欣赏着。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像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的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槌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惋惜。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17 . 请简要概括选段内容。18 . “我”在尼摩船长的邀请下邀游了海底的很多地方,除了选文中的地方,你还能从原著中找出其他三处吗? _。_。 _。19 . 请联系选段内容及原著其他情节,谈谈你对康塞尔的认识。八、综合性学习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煎炒宜盘,汤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器以载道,锅碗盆不只是美食的居所,也折射出中国人的造物意趣和生活美学。清代文学家,美食家曾在随园食单里感叹食器之美:“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食物与食器相伴相生,浑然与共,见证了中国人每一次饮食习惯乃至生活方式的改变.(材料二)鼎豆那些或静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或常摆于普通饭桌的食器,都曾经见证一场场的欢歌宴饮,也都曾见证纷复杂的时代烟岚。鼎:美食之源礼器之尊鼎,中国最古老的烹饪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烹煮和盛贮肉类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出现于商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变化最多的器皿。中国人常给日用物品赋仪式感,就是一个注解,在两千多年间,从最初的食器演化为权力的象征。豆:走下祭台走入庖厨豆,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形制像高脚盘豆的功用演化过程与总相反,它原本是用来盛祭用的添,后渐渐用来盛肉与肉羹。高足设计刚好配合了古时跑坐的习惯。锅:玄铁之朴铁锅,是传统中国厨房中最重要的炊具。它极朴极素,海纳百食,不错,溜炒煎炸,锅与铲的碰撞是一个神奇的开关,打开了属于家的声音与味道。筷:大道至简以水蒸煮的烹法催生了筷子这一中国人独特的取食工具,而筷子的使用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人饮食习惯与烹饪技艺的悄然变化筷子取材自然,简洁朴素,凝结了中国哲学之美。中国人对食物的钟爱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深入到食器之中,锅碗瓢盆,一器一物,滋味悠长。(材料三)网络大数据八大菜系热度值比较外卖订单量20 . 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食物与食器浑然与共,见证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B目前发现,青铜鼎最早出现于商代,后来,鼎由食器演化为权力的象征。C豆、铁锅等食器的使用,催生了中国人独特的取食工具筷子。D数据显示,川菜最受欢迎,而早餐,夜宵的外卖订单量都呈增长趋势。21 . 请结合选文内容,依照语句特点,补全下面一段话。_,食器彰显饮食文化,一盘一碗,器物见证时代烟岚;溜炒煎炸,_,一菜一品,味蕾养饮食习惯;川粤湘兽,菜系无谓排名后先,_,外卖促成生活变迁。九、作文22 . 作文。作文主题:我的偶像具体要求:(1)自拟文章题目,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参考“写作提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游戏公司项目经理预测试题及正确答案解析
- 桥梁养护知识培训信息课件
- 2025年初创公司技术团队负责人的面试指南与预测题集萃
- 2025年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新技术应用工程师备考策略与模拟题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练习题)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一
- 后端服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测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篮球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田螺姑娘课文讲解
-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招聘治安联防人员8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及重点三级子公司高管岗位选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开学食品安全厨房培训
- 地面工程基础知识概要课件
- 村两委内部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
- 林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规范
- 2024年四川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彩钢顶翻新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