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解析版: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全国百强校解析版: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全国百强校解析版: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全国百强校解析版: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4页
全国百强校解析版: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低B.使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时,若顶部电灯未打开,则统计的物种丰富度会比实际值偏低C.在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前,应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误差D.用32P标记噬菌体,然后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并进行长时间的保温,之后搅拌、离心,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高【答案】A【解析】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原理,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高,A错误;使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时,若顶部电灯未打开,则统计的物种丰富度会比实际值偏低,B正确;在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前,应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误差,C正确;用32P标记噬菌体,然后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并进行长时间的保温,之后搅拌、离心,由于子代噬菌体已经从裂解的细菌体内释放出来,故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高,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D.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A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即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C正确;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3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经限制酶切割后游离的磷酸基团数增加B.吞噬细胞主要利用溶酶体内的溶菌酶水解抗原C.细胞内的DNA复制需用解旋酶解旋,解旋不消耗ATPD.转录时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模板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答案】A【解析】DNA经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更多的DNA片段,游离的磷酸基团数增加,A正确;吞噬细胞主要利用溶酶体内的各种水解酶水解抗原,溶菌酶是组织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B错误;细胞内的DNA复制需用解旋酶解旋,消耗ATP,C错误;转录时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成核糖核苷酸链,D错误。 4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尿黒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这种症状称为尿黑酸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酶的缺乏会导致患白化病,酶的缺乏会导致患尿黑酸症B.由图可推知同种底物经不同种酶的催化得到的产物不同C.若图中的酶均由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则可推测知基因和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若图中的酶均由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则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答案】D【解析】由图解可知,酶的缺乏会导致患白化病,酶的缺乏会导致患尿黑酸症,A正确;图中显示不同种底物经不同种酶的催化得到的产物不同,B正确;若图中的酶均由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则可推测知基因和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C正确;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性状,D错误。 5下图表示人体中细胞甲分泌化学物质a与细胞乙结合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为TRH,则乙代表垂体,当碘元素摄入不足时,TRH的含量较高B.若a为淋巴因子,则乙可以代表B细胞,且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C.若a为神经递质,则与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a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该图体现了细胞间信息的间接交流【答案】C【解析】若a为TRH,则乙代表垂体,当碘元素摄入不足时,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通过负反馈调节,进而导致TRH的含量较高,A正确;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作用于B细胞,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神经递质不属于分泌蛋白,C错误;a为内环境的组织液,该图体现了细胞间信息的间接交流,D正确。 6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泥石流。一段时间后,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关于新群落叙述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同一种群内个体间既不存在地理隔离也不存在生殖隔离B.新群落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当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将不再进行C.群落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新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大【答案】B【解析】群落中同一种群内个体间既不存在地理隔离也不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新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当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仍将继续进行,B错误;群落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新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大,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7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变化。(1)比赛过程中消耗的血糖可来自_的分解,促进该物质分解的激素有_。(2)比赛中大量出汗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导致_的抗利尿激素增多。(3)细胞间传递兴奋的结构是_。球员间的默契配合主要受神经中枢_的调控。(4)运动不慎导致皮肤破损,若不及时处理易引发感染,这说明皮肤在机体_免疫中发挥一定作用。【答案】(1)肝糖原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2)下丘脑(3)突触 大脑皮层(4)非特异性【解析】(1)比赛过程中消耗的血糖可来自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该物质分解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2)比赛中大量出汗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导致下丘脑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3)细胞间传递兴奋的结构是突触。球员间的默契配合主要受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4)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8某科研小组以豌豆作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把豌豆放在暗处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胚芽鞘的对应位置分别获取三种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外源激素、 含生长素(IAA)、赤霉素(GA)的三种培养基上培养(IAA与GA浓度相同),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3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意:C表示不含IAA和GA, G表示含有GA,I表示含 有 IAA)。(1)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激素)对S2和S3段的伸长均起促进作用。(2)图中的切段S2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_(填“高于”或“低于”)切段S3的细胞。如果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S3段后再进行相应实验,则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是_抑制剂处理过的S3切段。【答案】(1)色氨酸 切断的种类和激素的种类 赤霉素(GA)(2)高于 蛋白质合成【解析】(1)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由题意及图解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切断的种类和激素的种类,赤霉素(激素)对S2和S3段的伸长均起促进作用。(2)图中的切段S2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切段S3的细胞。如果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S3段后再进行相应实验,则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过的S3切段。 9(原创)我校迎霞湖中的生物主要有:荷花、浮游植物绿藻、沉水植物黑藻、轮虫、鱼、小龙虾、泥鳅等。(1)图1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湖泊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况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荷花、绿藻、黑藻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3)已知小龙虾以藻类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为食,图2为能量流经小龙虾种群的示意图。若A表示摄入量,则C表示_。若要保证小龙虾种群的能量需求,则湖中相关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至少应达到_(请用数字和图2中的字母表示)。(4)图3表示该湖泊碳循环模式图,小龙虾和植食性动物对应图3中的哪些成分_。过程表示_。过程中碳元素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答案】(1)B 甲(2)成分和营养结构 垂直结构(3)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5B(4)丙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有机物和二氧化碳【解析】(1)图1中B点,该种群的数量比值Nt1/Nt1,表现为增长现象;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荷花、绿藻、黑藻分别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3)图2中,若A表示摄入量,则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小龙虾种群的同化量为B,若要保证其能量需求,则湖中相关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至少应达到B/20%5B。(4)图3中,甲是无机环境,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小龙虾和植食性动物属于消费者。过程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传递形式分别是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10果蝇的翻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灰体(B)对黑檀体(b)为显性,且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分子构成。若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要对其中的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研究发现,果蝇基因组转录产生的RNA中,仅有不到2%的RNA能编码蛋白质,其余的RNA称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例如_(请举两例)。(2)若在F1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预测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_或染色体片段缺失。(3)某兴趣小组用多对纯合果蝇做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亲w本翻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F1翻翅灰体F2翻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某同学认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导致该结果,请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制备荧光标记的标记物I和标记物II (标记物I可与A和a结合,显示A和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标记物II可与B和b结合,显示B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对精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有_个荧光点(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则说明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4)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rXr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答案】(1)磷酸和脱氧核糖 5 tRNA、rRNA、RNA类的酶(2)基因突变(3)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2(4)母本 二【解析】(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分子交替连接构成。若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要对其中的3条常染色体和X、Y2条性染色体共5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研究发现,果蝇基因组转录产生的RNA中,仅有不到2%的RNA能编码蛋白质,其余的RNA称为非编码RNA,如tRNA、rRNA、RNA类的酶等。(2)若在F1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