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章至第六章原文翻译_第1页
《中庸》:第二章至第六章原文翻译_第2页
《中庸》:第二章至第六章原文翻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庸:第二章至第六章原文翻译 第二章【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解释翻译】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解释翻译】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注释】 鲜:少,不多。 第四章【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解释翻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理解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度: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 (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第五章【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解释翻译】 孔子说:“这个道路大概不行了。” 第六章【原文】 作者:孔伋全集:中庸来源:网络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解释翻译】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 (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