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世博会,见证了东方古国的巨大进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hui)_(1)_、活力和进取心,见证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不(xie)_(2)_努力,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都在世博会尽情挥(sa)_(3)_.-世博会让中国更加美好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饮茶的历史有多久(节选)陈博君说到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茶经,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完整、最全面、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茶经的作者、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则被世人誉为“茶圣”。茶经共分二卷十节,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以及茶之图等不同角度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不仅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阐述茶文化的论著,它将普通茶事升华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首开中国茶道先河。关于茶,陆羽在茶经中给出这样的定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我国,茶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演绎出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早在原始社会后期,茶叶就成为可交换的货物。战国时期,茶叶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如“谁谓茶(荼即茶)苦,其甘如荠”“采茶薪樗,食我农夫”等。我国最古的辞书尔雅也涉及苦茶。古籍周礼地方篇记载,当时设有掌管茶事的官员。如果说周有茗饮,那么到两汉,茶已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饮茶对佛教徒来说很有益:一是坐禅时可以提神,使人彻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借以摒绝尘念。王褒僮约中令“阳羡买茶”之事,雨山墨谈中赵飞燕赐茶的记载,都说明茶在贵族间已渐趋普及。西汉年间,湖南就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即“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这不仅表明西汉时湖南等地已产茶,而且说明茶开始受到特别重视,尤其是它的药用价值。东汉著名医药家华佗的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由此说明吃茶可增进思维。茶与社会生活、与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伴随茶叶生产的发展和饮茶的普及,茶学蓬勃兴起,茶学兴起的反馈,又使得茶叶生产更快地向前发展。自魏晋南北朝起,敬茶礼仪逐渐深入民间。据史料记载,当时,市场上已出现蜀妪卖茶之事。这说明,茶已向民间发展。到了南朝时,已形成“滂时浸俗,胜于国朝以为此屋之饮”之势。传说隋文帝有头痛病,一位僧人献上治头痛的秘方:“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常服之有效。”隋文帝坚持饮茶,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纷纷采掇这种治病救人的茗草,饮茶之风蔓延开来。及至唐朝,茶叶更为昌盛。陆羽所著茶经将中国饮茶及茶文化推向高潮。唐代茶叶的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和普及发展,茶的加工和煮饮技艺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技艺。唐代茶饮的最大进步是茶的加工和煮茶技艺,其中在加工上,采用早在三国时期出现的即蒸青做饼的方法,从中加以改革完善。成书于8世纪的封氏见闻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之物。当时,不仅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等,而且茶还成为文人墨客争相诵咏的重要题材。有统计说,在全唐诗中,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中谈及了茶。宋朝之后,开始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茶艺、茶俗更趋丰富。茶道大行,茶成为国饮,历久不衰。如今,虽早已进入现代社会,但茶俗在我国仍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一旦家中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依旧是必不可少的。为客人沏上一杯香茶,表达的是对来客的尊重和欢迎。敬茶、奉茶与喝茶中也有很多讲究。2 .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文章中主要介绍了茶的_、_、_三个方面的功用。(2)饮茶的历史主要经历了“周朝成为茗饮”“_”“_”“_”“宋朝之后成为国饮”五个阶段。3 . 文章第一句话连用了三个“最”,有什么作用?4 . 文章多出运用了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具体分析其作用。阅读春选段,回答问题(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5 . 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6 . 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7 . (小题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8 . 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请在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9 . 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A描写质地的:B描写色泽的:C描写生长旺盛的:10 . 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找出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对比阅读古诗文阅读(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桃花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然今人所重之桃,非古人所爱之桃;今人所重者为口腹计,未尝究及观览。大率桃之为物,可目者未尝可口,不能执两端事人。凡欲桃实之佳者,必以他树接之。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噫,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凡见妇人面与相似而色泽不分者,即当以花魂视之,谓别形体不久也。然勿明言,至生涕泣。(丙)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1 . 请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两处停顿。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12 . 以下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大率桃之为物B“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处处志之/寻向所志D足尽二物之能事/桃花尽日随流水13 .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咸来问讯”可看出村人对桃花源外的生活很感兴趣,但习惯了桃花源的生活而不愿离开。B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的桃子一般都是嫁接过的,口感往往较好。C乙文由花朵娇艳美丽但花期很短的桃花联想到那些红颜薄命的女子,并为其感到惋惜。D桃花溪这首诗从远到近写来,然后用问讯的方式由实入虚,构思布局新颖巧妙。14 . 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今人所重者为口腹计,未尝究及观览。15 . 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很普遍,请在下列句子中补上省略的成分(_)具答之。(_)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16 .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孙洙评价“桃花溪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此诗中哪些内容来自桃花源记?所表达的情感又有何相似之处?四、句子默写17 . 经典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_。 (曹操观沧海)(2)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四面歌残终破楚,_。(秋瑾满江红)(4)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 书)(5)夜来城外一尺雪,_。(白居易卖炭翁)(6)_,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孟子鱼我所欲也)(7)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9)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10)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茅盾白杨礼赞)五、诗歌鉴赏(2018届湖北省潜江市十校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古诗词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8 . 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_细节可以读出。19 . 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六、名著阅读20 . 傅雷的第一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这封家书的目的是什么?七、作文21 .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正值感恩节,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校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人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要求:语言要准确得体,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1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2 . 根据要求作文。时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断,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八、其他2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唐宋八大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