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学生周国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可附庸风雅”B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C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制度建设比事后追责更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杜绝腐败。D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它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2 .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马读了伟人传记后,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B老李教导子女时,用“敬人者,人恒敬之”来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C小明在辩论赛中未能晋级,同学小王用“人贵有自知之明”来安慰他。D初三毕业时,张政在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勉励同学。3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风拂(f)过,两池涟漪,表情各异,一面蛾眉忧戚,一面笑靥(y)如花。B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银装素裹,分外妖娆(ro)。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沉醉其中。C主流意识并不是一种脱离群众,冠冕(gun min)堂皇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与时具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D它们聚众而长,所以赢弱的芦苇能在风中飘曳(y),能在浪里独领风骚,就是因为这种品质,互相依靠,它们才由弱变强。不轻易折(sh)伏!4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舍弟”“大兄”是谦称,“先帝”“尊君”是尊称。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讲究时效,真实客观。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出自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的朝花夕拾。D莫泊桑在变色龙中用夸张、讽刺手法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一善变的小人物形象。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B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的改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秃的梧桐(台湾)苏雪林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树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景。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一种果实),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14)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16)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17)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6 .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秃梧桐的?7 . 联系上下文,品味(13)段的画线句子,赏析其妙处。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8 . 文中哪一句话集中体现了秃梧桐的内在品质?除了秃梧桐外,你还能想到哪一种物象也可以体现这种品质?请写出这种物象并加以解释。9 . 文章首尾处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二处并分析其作用。10 . 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试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肋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象牙,一根指向小学,一根指向中学。“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A)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只有那条小河还在。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那天,奶奶从桥上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寓意球有多大,男孩儿的胆子就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年)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B)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由此向东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像昆曲里不中用的书生。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因由离开土地。几代农民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生长红楼梦里的“绿畦香稻粳米”。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像做梦一样,如果你在梦里是个小学生,就不会记得小学以后的事情。所谓人生若梦,大概是说,一切都已经发生过,只是我们想不起结局。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去了夏驾河边。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奶奶对着庙的位置,点起两支半斤重的香烛,献上猪头和米糕。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选自文汇报2018年2月26日 有删改 作者 路明)11 . 给选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2 . 文中开头写到小镇的“猛犸象的化石”布局,用意是什么?13 . 词语反复是选文语言的一大特色,请从(A)(B)处画线句子任选其一,结合加点词语的含义,赏析其表达效果。14 . 文章段,四次写到小镇的“消失”:桥的消失、农田的消失、农民的消失和时间的消失,末尾又写到奶奶找“孙子的胆子”,请依据选文内涵并结合链接材料,谈谈这“消失的”和“找回的”到底是什么?(材料链接)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选自汪曾祺胡同文化三、句子默写15 . (1)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_,_。”(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盼望着,盼望着,_,_。(朱自清春)(4)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5)_,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畅想自己与朋友(或妻子)相聚聊天的名句是:_,_。四、诗歌鉴赏(2018届江苏省东台市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一)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6 . 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17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岳飞论马)(注释)啖:吃,斗:与下文的“斛(h)”皆为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胄(zhu):披上战甲。比:等到。酉:酉时,指傍晚,褫(ch):解除,解下。受大:指饮食量大。力裕:力量充沛。18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日啖刍豆数斗_(2)致远之材也_19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20 .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是岳飞对这两匹马的评价。请你根据文章,说说“苟取”和“不求逞”的具体表现。六、综合性学习21 . 综合性学习。七年级某班在本班教室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包括作者和名言)。(2)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七、作文22 .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ABC等英文替代。不得抄袭。(1)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