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山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人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侯乙编钟最具有科学价值的就是“一钟双音”。经声学检测发现,编钟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它的合瓦型结构“一钟双音”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对世界音乐宝库做出的重要贡献这样的双音共存一体,又互不干扰,非常科学巧妙当敲击钟的正鼓时,侧鼓的振幅为零;敲击侧鼓时,正鼓的振幅为零编钟的鼓部有一个正鼓音和一个侧鼓音,相聚三度音程ABCD2 . 下列各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上.(删去发现)B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删去通过)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删去和培养)D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删去不必要或啰嗦)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行辈迁徙肆无忌弹惊心动魄B羁绊沙砾叹为观止不知所措C惟幕脂肪戛然而止格物致知D家眷次第人情事故草长莺飞4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和小石潭记中,“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多记事陈情,“记”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两者都是古代的文体。B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C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D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远离他乡时写的一首思乡诗。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选聘 (pn)哺育 ( b )气氛( fn )鲜为人知(xin)B蹒跚 ( pn )无垠(yng)苦涩 (sh)仙露琼浆(qing )C监督( d)伫立(zh )迁徙( t )悲天悯人( mn)D辍学( chu)憧憬 (tng )横亘( gng )诲人不倦 ( hu)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完成下列小题。万年奇葩叉角羚非牛,非羊,非鹿;一科,一属,一种。哺乳纲偶蹄目的动物中,生活于北美洲西部草原以及荒原等开阔地带的叉角羚无疑是很“奇葩”的一种动物。叉角羚更为奇葩之处在于,它的双角中间都长有一个向前分叉的小角,这也正是其名字的由来。自古速度耐力难两全。最高时速可达一百一十五千米的非洲猎豹疾如闪电,却只能维持三分钟左右的奔跑时间,高速跑出三四百米的路程,否则就会“过热死”。非洲野狗虽然擅长远途奔袭,然而其五十五千米的最高时速实在是不值一提。而叉角羚最奇葩之处就在于,它在北美大陆长期而且同时保有速度之王和耐力专家两个荣耀头衔。出生才几个小时的小叉角羚就已经是奔跑健将了,而出生四天之后的小叉角羚就已经跑得比人还要快。成年叉角羚个体身长约一点四米,体重约五十千克,最高时速接近或达到一百千米。成年叉角羚可以以七十千米的平均时速连续奔跑十几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而不疲惫,无论是速度与耐力都是美洲狮、猞猁和狼等北美捕食动物所望尘莫及的,堪称一台高效而出色的奔跑机器,。叉角羚曾经的最佳“陪练”是于一万年前更新世末期在地球上绝迹的北美猎豹。为了避免自己丧身于豹爪之下,在与“陪练”一起“赛跑”的四百万年里,叉角羚练就了一身速度与耐力俱佳的好本事并一直保持至今。叉角羚的高速度和久耐力主要来自于其“设计合理”的四肢、带有弹性的脊椎、功率强大的心脏和广布于其细胞内部的线粒体。叉角羚拥有细长而轻健的四肢以及柔韧性好的脊椎,这让它跑动时的步幅更具流线型,它全力奔跑时的大部分时间里身体都处于腾空状态,一跃可达六米之遥,而地面只是下一次飞跃的一个跳板。叉角羚的心脏体积是同等体重的绵羊的两倍,扩容升级的心脏可以更及时地向血液中输入更多的活力之氧,从而保证了狂奔之时呼吸和能量转化的顺畅进行,为此很少看到叉角羚出现如猎豹般奔跑后大喘气的状况。此外,叉角羚细胞内密布着“动力车间”线粒体,这让其在奔跑之时能量充盈,“电力十足”。于是,因为在速度上和耐力上的杰出表现,“一羚当先”的叉角羚成为令北美所有捕食者都感到十分自卑的“天才运动员”。在北美猎豹退出大自然舞台的一万年里,体能似乎有些开发过度的叉角羚并没有因为“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赛跑对手而放慢节拍和放弃“比赛”。事实上,它一直都在进行“一个人的比赛”,始终保持无与伦比的竞技状态,不断巩固自己在速度与耐力上的优势,遂成为北美大陆乃至整个生物圈中一朵名副其实的万年奇葩。6 . 文章主要的说明对象是_,并尝试概括其主要特点。7 . 第段主要采用了由_到_的_说明顺序。8 . 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9 . 简析第段划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10 . 叉角羚能成为“万年奇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让镌在甲骨上的文化“活”起来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回首来路,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充满坎坷,令人感慨。发现之初,国家积贫积弱。当时出土的不少甲骨被外国人巧取豪夺,蒙尘异乡,给我们留下伤痛和遗憾。盛世修志,正当其时。今日中国,发展迅猛,国力强盛。继往开来,将甲骨文研究好,需要一大批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学者投入研究,争取有所突破。与此同时,甲骨文研究要走出“象牙之塔”,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化“活”起来,体现出甲骨文独特的时代价值。活化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让甲骨文冒热气。毕竟甲骨文是古老文字,历经三千多年岁月,多半变得不可识。在已发现的5000多个甲骨文字中,明确被破译的只有1500字左右,余下3000多字,考释难度极大。要让甲骨文为更多公众知晓,要不断提高它的出镜率和热辣度,像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一样,做好普及工作。其二,使甲骨文接地气。在应用中认知、在认知中应用,应用是活化文明的最好途径,甲骨文也不例外。甲骨文距离今天生活太久远,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应用有一定的难度,但不妨碍它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应用。譬如,之前有人用甲骨文制作微信“表情包”,因其形象、有趣而颇受用户青睐,极富创意。其三,为甲骨文攒人气。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16年发出“辨识一字10万元”的“悬赏令”,迄今已有一人获奖;不久前,第二次活动开锣,依然“一字10万元”。可以说,普通公众赢取巨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志在参与,此举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甲骨文的认知,由此聚集起的人气对甲骨文研究也大有裨益。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既要有学者去研究,也要有文化人去推广,让它活在当下。11 . 用自己的话概括如何让镌在甲骨上的文化“活”起来。12 . 第自然段的画线句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和表达效果?三、句子默写13 . 次北固山下(王湾)(1)_,江春入旧年。(2)_,风正一帆悬。(3)乡书何处达?_。(4)客路青山外,_。(5)漫步于古诗苑,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恋乡思亲情结。王湾在北固山下,看到大雁飞过,不由吟咏道:_?_。(6)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7)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的美景。四、对比阅读比较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四时俱备:_(2)念无与为乐者:_(3)怀民亦未寝:_(4)相与步于中庭:_1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自康乐以来盖以诱敌C相与步于中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D何夜无月水何澹澹16 . 翻译下列句子。(1)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 .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描写了“月色(月夜)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将两文作者感情写在下列横线上。五、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秋兴宋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z);狭窄。遒:迫近。画角:古代乐器名,发音哀厉高亢,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气。(1)这首诗的最后一联以“丹枫”照应前诗中的“_”,寄情于景,诗人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_的愿望,也暗含了无奈和苦闷之情,与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异曲同工之妙。(2)李白诗云“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范仲淹则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古代文人喜欢登高凭栏,极目远望,借此抒怀。请你根据诗歌的颔联及颈联,分析作者复杂的情感。_六、课外阅读阅读以下文言语段,完成小题。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注: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故事:向来规矩。朔:农历每月初一。19 . 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_) 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_)20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其仁足以示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C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D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 .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二处)募 僧 二 人 属 以 视 医 药 饮 食 令 无 失 所 恃22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23 . 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七、名著阅读24 . 辨识下面名著中的对象“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如果你走到泥滩边,蹲下身子细细搜索,不难发现这样的地道。它并不利用地道的全部作自己的居所,因为地道的深处往往又阴暗又潮湿,而且不适合排泄废物,有时还会遭受昆虫的暗袭。所以它用靠近地面七八寸长的那段作自己的居所。”昆虫记这段文字中的“它”是指( )A.蟾螂 B.被管虫 C.樵叶蜂 D.蝶蜂“他比老李年轻二十岁,但一样使人感到有趣。我听到一个小鬼在叫礼拜堂!礼拜堂,觉得很奇怪,就四处张望他叫礼拜堂的那个人是谁”红星照耀中国这段文字中的“他”是( )A.刘志丹 B.徐特立 C.徐海东 D. 贾河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八、综合性学习25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摘自“新浪网”)(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武汉市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九、作文26 . 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