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小题。静静zhl,倚着窗栏,听秋雨呢喃。帘帘细雨,敲打着心灵,每一粒声响,都拨弹着回忆;每一次滴落,都鸣响着思念。我知道,那禁不住的酸楚终会ynning成涨池的秋水汹涌而上,直到染透那漫漫的霜林。多少梦想,多少过往,都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片片记忆里的花瓣,带着忧伤,轻轻滑落我的心房,慢慢浸透,慢慢湿润。如果说故乡的秋天神秘绰约,难觅粗犷,而南国的秋天则明澈透亮,tndng无迹,未见叶落花残,也道天凉好个秋。1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_2 .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横线上:_。3 . 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故乡的味道刘朝阳我曾无数次回忆着故乡,回忆着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这种独特的味道,现在怎么也找不回来了,只能独自( )回忆。故乡的春天是浅色江南里泛古村落的喃喃燕呢与袅袅炊烟,先是灰色的后是绿色的,绿色来时,我( )闻到了春天里淡淡的香椿味道。故乡村子四周许多高大挺直的香椿树,在暖暖的阳光里( )长出新叶,叶芽有些暗红色,渐渐变绿,叶片相互对称,光滑闪亮,树叶随风摇摆,散发阵阵淡淡的清香味。在树叶刚变绿之际,村里人用长长的刀把细枝砍下,把细嫩的树叶摘下来担回家,放在大锅里煮熟,出锅后切细,然后晒干,用防潮袋装好,想吃的时候随时取出。那时一般清炒香椿,看上去细细的,味道可香了。但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闻到香椿煮鸡蛋或者香椿炒腊肉的香味。夏季,田野浓绿,青山隐隐,山上苍松挺立,房前屋后的小鸟啁啾,知了聒噪。在村前田埂荒地里,生长着一丛丛细细嫩嫩的野蒜,村里人称它小蒜,茎小、叶细长,根部长着花生米大小的蒜头,不可做菜但是有点蒜的香味。在缺粮的年代,温饱就是理想。于是,村里人经常拔小蒜回家,把小蒜的叶子切细和上糠,有条件的加点糯米粉,揉成团做成小蒜粑,蒸熟后吃,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蒜的香辛味。那时,谁家做了小蒜粑,一蒸熟,香飘全村,全村人都知道了。很快,村里人也会去拔小蒜,你做他也做,热闹非凡,但绝不独享,左邻右舍,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喜气洋洋,香满人间。秋末,天高气爽。村子前后的枣树早已沉甸甸的,绿叶丛中点点微红,如黄昏时的晚霞,枣子熟了。家乡的枣子是全县出名的特产。枣树可以随处而生,且长得高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枣树。每到九月份,是打枣子捡枣子的季节。我在县城走读的那些年,九月正是上学的时候,上学之日枣子未完全熟,待过一个月后回到家时,枣熟季节已过,那时,在学校特别想吃家里的枣子。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感觉真甜,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深冬,村子四周早已草木枯萎、黄叶凋零,昏沉的田野泛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气温日寒。牛棚里的老黄牛早已伸出长长的脖子用力咀嚼着黄色的稻草,在等待着主人出去寻找另一种早餐。天刚亮,我与伙伴各自牵着自己家的黄牛踏着清晨的霜露,慢慢走进晨雾氤氲的山间。看着老黄牛低着头喘着粗气吃着枯藤野草,大伙也没闲着,找了些干柴枯枝,点起一堆篝火,从地里刨出还未秋收的大红薯,把红薯放在火堆底下,边烤火边烧红薯,搓手跺脚的声音与火堆里烧着竹节的响声此起彼伏。红薯烧熟了,用木棒拨开火堆,拿出红薯抓在手中抛来抛去,驱驱寒意。打开红薯,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连附近只顾低头吃枯草的牛儿也抬头,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红薯“哞哞”叫。红薯入口真甜,吃得浑身暖呼呼的,深冬的寒意瞬间消失,这就是我们一顿丰盛的早餐。故乡的味道是甜的,甜得让我在异乡熟睡的梦里总是露出深深的笑靥,在饥饿的年月,她总在吐露着芳香,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这份苦涩只有留在记忆里,所以无论走多远,这份味道都不变。(选自2016年11月思维与智慧,有改动)4 . “故乡的味道”散落在季节里。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5 .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静静地 慢慢地 渐渐地B静静地 渐渐地 慢慢地C渐渐地 静静地 慢慢地D慢慢地 静静地 渐渐地6 .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左邻右舍,走屋串巷相互送上门,喜气洋洋,香满人间。母亲便从家里送来了红枣,感觉真甜,甜得像枣子里有蜂蜜。7 . 根据文章第-段内容,说说第段提到故乡的味道“也是苦涩的”的原因。8 .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课内阅读(节选自一颗小桃树),回答后面小题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2)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9 . 选段第段的最后一句话该怎样理解?10 . 选段第段中,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11 . 文中画“”的两句话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12 . 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 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 皆指目陈胜。(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项梁:项羽的叔父。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_(2)扶苏以数谏故:_(3)卒中往往语:_(4)项梁怒之:_(5)又不肯竟学:_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5 . 摘录出(甲)文中表现陈涉的远大抱负的语句和(乙)文中体现项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的语句。16 .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表现了陈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同时显示了他洞察时局和精于谋划的能力。B(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羽,都没能统一天下。司马迁把他们分别收入史记的“世家”和“本纪是因为他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C(甲)(乙)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D从(乙)文中看出:项羽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不专心,半途而废,胸无大志的人。四、情景默写17 . 古诗文默写填空。(1)木兰诗中,既表现出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2)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恋和思恋的两句是:_,_。(4)韩愈晚春中告诉人们应珍惜美好时光,真正展示人生的价值的句子是:_,_。(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_,_。五、诗歌鉴赏古诗鉴赏江上宋董颖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18 . 前两句诗写出了“水”“天”怎样的特点?19 . 诗中暗示了诗人将远行,伤别离。你从哪一句中读出这一点?请简要分析。六、综合性学习20 . 学校将开展“我们一起来读书,共同用好第四餐”主题读书节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1)请你为本次读书节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对偶句式。_(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读书节开幕式上的倡议书初稿的一段话,请你帮助修改,并提出建议。A有这样一句读书的名言:“”。B暑假已经过后,我校即将开展“读书月”活动。C目的是想让同学们都受到文字的熏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D我们倡导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我们倡导读书,因为书籍承载着传统文化,又传播着新知。E.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飞翔吧!让读书伴随我们一生,启迪我们一生,激励我们一生!请你帮助她选择一则读书名言填在A句横线上。_B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加以修改。_E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可将“_”一词改为“_”。(3)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你的父母不同意你买,他们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读书会影响学习成绩。你将怎样说服父母呢?_七、作文21 . 请在下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姿态,但阅读的范畴其实远不止读书。“阅读”父母,你会懂得何谓亲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工商学院《水力学及桥涵水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动力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通职业大学《交通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高级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工商学院《化工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科学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高级物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 T-GXAS 689-2024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涉及风景名胜区选址论证报告编制技术规范
- GB/T 44971-2024土壤硒含量等级
- 中职心理健康第五课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 足浴技师押金合同范例
- 2024下半年四川省中江县事业单位招聘30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MOOC】动物学-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大学本科生入学登记表(系统版)
- 足球鞋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信贷准入资格考试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名著阅读:简答、阅读题(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