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兵家的孙武等。B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王安石、韩愈、柳宗元、曾巩、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此书。D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政治家、教育家。二、字词书写2 .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妖娆( )分外( )风骚( )折腰( )天骄( )红装素裹( )惟馀莽莽( )三、现代文阅读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3 .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以下表格。时间主要事件(从父亲角度) “她”的心理小时候父亲拿出长笛吹奏.特别爱听父因为当环卫工被班级调皮鬼嘲笑 上初中的时候 父吹竹笛的事迹被报道且被老师作为励志故事分享 忍无可忍上初中的时候愤怒多年以后父亲为挣钱给她买琴而断腿的真相被她知晓4 . 请从修辞和正侧描写两个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蔓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5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自然段“两年以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为最后揭示真相埋下了伏笔。B第自然段“父亲喝住了母亲”是因为母亲对孩子胡说八道,父亲懂教育,以为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C第自然段她等父亲爆发,但是父亲没提过长笛的事,因为父亲已经知晓是她把长笛丢弃,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了孩子。D第自然段“漫延开来”与第自然段形成照应,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E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无私、大度、严厉的人,用自己的爱和包容感化着自己的孩子。6 . 文章标题“父亲的长笛”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中父亲和材料中母亲做法的看法或感悟。链接材料2008年5月13日中午,在汶川大地震现场,救援队员发现了这样一位母亲: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救援队员还在地的身下发现一个婴儿。这个婴儿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题文)窗外的世界魔法师莫斯特里科夫住在六楼的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有一天他走到窗前,往远处看了一眼,陷入了沉思:“窗外的景色太难看了!简直就没什么可以入目的东西!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魔法师想到这儿,马上念了几句简单的咒语,吹了一声口哨,这时,从敞开的小气窗立刻涌进了一股热带的暑热,飘来了一阵丛林花草的芳香。从房前到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热带丛林,而离阳台不远的地方,还长出了一棵粗壮挺拔的猴面包树。“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魔法师对自己的杰作颇为满意,“景色宜人,赏心悦目,终于值得一看了!”可还没等魔法师眨一下眼睛呢,从四面八方就像蝗虫似的跑来了一大群人。这些人吵吵嚷嚷,直奔丛林而去,疯狂地采摘着各种野果,塞进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这群人在掠夺野果的同时,也没有放过那些气味馨香的花花草草。而有两个高大健壮的男人则开始锯起了魔法师家阳台不远处的那棵猴面包树。“先生们,你们在干什么?!”魔法师见状急得朝人群大叫,“住手!”“你们瞧瞧这个无所事事的家伙!”一个看上去精力非常充沛的女人用手指着魔法师,一脸不屑地说,“大家都在这儿汗流浃背地储备食品,可你们看看他,站在那儿说什么你们不能这么干!”“那你们砍猴面包树干什么?猴面包树又不能吃!”魔法师气得用双手捂住了脑袋。“烧炭用!”那两个男人边继续锯着树边回答,“用猴面包树烧的炭热量高!”魔法师转身离开了窗口。在厨房里,他一口气连着喝了两杯冷水后愤愤地说:“好吧,你们这帮家伙!我看你们还上哪儿弄猴面包树去!”魔法师说完,又念了几句简单的咒语,吹了一声口哨,随后往窗外看了过去。现在从窗前到遥远的地平线上是一片起起伏伏的冰山,冰山中白熊从容悠闲地散着步“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魔法师的脸上再次露出得意的笑容,“景色宜人,赏心悦目!”可还没等魔法师眨一下眼睛呢,从四面八方又跑来了一大群人。这些人赤手空拳就开始捕捉起了白熊,还有三个表情冷漠的女人不知道为什么用雪橇运起了大冰块,然后把那些大冰块堆到了一起“先生们!”魔法师一看,又从阳台上大喊,“你们这是干什么?白熊招你们惹你们啦?!”“我们在储备毛皮和肉!”底下的人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把这些冰堆在一起是储存饮用水!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魔法师痛苦地呻吟了一声,离开了窗口,然后把窗外的一切都恢复了原样。现在外面又变成了老样子,光秃秃,灰蒙蒙,没有了任何色彩。魔法师莫斯特里科夫再也不想往窗外看了,他打开了电视。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饮食节目,一个主持人正热情洋溢地教人们怎么做一种既美味可口又健康营养的食品:椰子酱烤肉饼。做这种烤肉饼一定要用新鲜的白熊肉,而烤肉的炭首选猴面包树(选自少年文艺)7 . (小题1)阅读全文,梳理魔法师“窗外”的景物变化。景色难看_恢复了原样8 . (小题2)本文注重前后照应,请找出与文中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9 . (小题3)选文两次描绘了“一大群人”的疯狂行为,请简要概括这些疯狂行为。10 . (小题4)魔法师为何“痛苦地呻吟了一声,离开了窗口,然后把窗外的一切都恢复了原样”?11 . (小题5)你从本文中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四、句子默写12 . 默写课文中的名句名。萎蒿满地芦芽短,_。无可奈何花落去,_。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志在千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句子是:_,_。默写关雎第一小节:_,_。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虛,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乙)乐广字彦辅,迁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膝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注)阔:阔别,离别,疏远。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意:意料,想。豁然:形容心怀舒畅。意解:心里的顾虑被打消。沉疴(k):久治不愈的病。疴,重病。13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因往晓之(2)身亡所寄(3)方欲饮(4)酒中复有所见不14 . 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间其故B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C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D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2)复置酒于前处。16 . 寓言(甲)讲的是成语“杞人忧天”的故事,它用来比喻_,寓言(乙)讲的是成语“_”的故事,它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两个成语相似但不相同。六、课内阅读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7 . 解释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_(2)尊君在不:_(3)下车引之:_(4)陈太丘与友期行:_18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地进去了。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0 . 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七、名著阅读21 . 名著导读。(1)连线题罗贯中西游记林教头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江门考驾照合同范本
- 三方协议要签张合同
- 北极海冰融化机制-洞察及研究
- 窗帘维修质量保障及技术方案
- 供应链系统合同范本
- 小学体育日常训练计划与指导
- 个人房产借合同范本
- 牛黄清火丸与过敏性鼻炎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洞察及研究
-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实务
- 2026年能源加工公司煤炭料场管理制度
- 仓储物流月工作总结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社区康复》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安全生产警示标志教案(2025-2026学年)
- 黑马程序员课件Java
- T-CHATA 023-2022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 2025年中国素描本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 中职创意美术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道及参考答案
- GB/T 17219-202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及水处理材料卫生安全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