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辽宁省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辽宁省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辽宁省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辽宁省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19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对下面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叙述)B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议论)C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抒情)D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议论)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C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县各中小学都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B因为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使乐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C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大约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D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好家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丰润(rn)绿潮(cho)翅翼(y)吹熄(x)B忧戚(q)凝望(nng)枉然(wng)祖籍(j)C红晕(yn)坦荡(tn)勃发(b)飞奔(bn)D沉醉(zu)飘逸(y)摇曳(y)咏赞(zn)二、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 清秋书简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 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虫语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分明是“盼盼 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鸣而去;俯首看地,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也是文学里的抒情美,让人回味有加,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番自然诗篇。幼时在乡下亲戚家,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花生、山芋、玉米等,黑黝黝的藤蔓伏在野地里,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的出没。我静静 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为这秋之天籁所着迷,到黎明方才睡去。我钟情秋天的虫声,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一杯滚烫的热茶,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5 . 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 .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不清哪是蟋蟀、蚂蚱、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7 . 秋虫的鸣叫是“谱在大自然里的音符”,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聆听?8 .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表现“秋虫之声”充满诗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现代文阅读人间情分张曼娟(1)下着梅雨的季节,令人心浮动,生活烦躁起来。尤其是上下课时,捧抱着大叠讲义,站立在潮湿的街头,看着呼啸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车辆,却拦不住一辆计程车,那份狼狈,无由地令人沮丧。(2)也是在这样绵绵密密、雨势不绝的午后,匆忙地赶赴学校。搭车之前,先寻觅一家书店,复印若干讲义给学生,因为时间的紧迫,我几乎是跑进去的,迅速将原稿递交从未谋面的女店员。(3)那女孩有一双细白的手掌,铺好原稿,发动机器,她先复印了两张尺寸较小的,然后将两张复印稿并排成一大张。抬起头,她微笑着说:“这样不必复印八十张,只要复印四十张就够了。好不好?”(4)我诧异地看着她继续工作,在复印机一阵又一阵的光亮闪动里,也诧异地看着她的美丽。原本,她长得五官平凡无奇,然而,此刻当我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这样宁谧的气氛中,她不再是个平凡的女孩。(5)我看着她仔细地把每一张纸整齐裁开、叠好,装进袋子,连同原稿还给我。付出双倍劳动,却只换来一半的酬劳,她主动做了,还显得格外光彩。(6)离开的时候,我的脚步缓慢了些。焦躁的感觉,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温柔中。并且发现,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种自在心情。(7) 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奋的热烈情绪,反而能在阳光、海洋以外,见到更多的更好的东西。(8) 望安岛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刚从海中捞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轻划,会发出“铮”的声响。夏日渡海,从望安岛到将军屿,一个距离现代文明更远的地方。有些废弃的房屋,仍保留着传统建筑风格,只是屋瓦和窗棂都绿草盈眼了。岛上看不见什么人,可以清晰听见鞋底与水泥地的摩擦声,这是一个隔绝的世界呢!(9)转过一丛丛怒放的天人菊,在某个不起眼的墙角,我被一样事物惊住了一部蓝色的公用电话。(10)不过是一部公用电话,市区里多得几乎感觉不到;然而,当我想到当初设置计划,渡海前来装置、架接海底电缆那么复杂庞大的工程,只为了让一个人传递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为这样妥帖的心意而动容了。(11)一个月的大陆探亲之旅,到了后期已如残兵败将,恨不能丢盔弃甲。大城市的火车站规模不小,从下车的月台到出口,上上下下攀爬许多阶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过我们的负荷能力了。(12)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车站阶梯上,我们一步也挣不动,只好停下来喘息。一个年轻男子从我们身边走过,像其他旅客一样,而不同的是他注视着我们,并且也停下来。(13)“我来吧!”(14) 他温和地说着,用卷起衣袖的手臂提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顶端。我们感激地向他道谢,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隐遁在人群中。(15)身着白色衬衫的背影,笑容像学生般纯净,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16)现代人因为寂寞的缘故,特别热衷于“谈”情“说”爱;然而又因为吝啬的缘故多构筑在薄弱的基础上。(17)有时候,承受陌生人的好意,也忍不住自问,我曾经替不相干的旁人做过什么事?(18)人与世界的诸多联系,其实常常是与陌生人的交接,而对于这些人,无欲无求,反而能够表现出真正的善意。(19)每一次照面,如芰()荷映水,都是最珍贵而美丽的人间情分。9 . 本文一共讲述了三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这几件事的共同点是什么?10 . “我”为什么诧异?为什么那女孩“五官平凡”,“我”却觉得她“美丽”而且“不平凡”?11 . 为什么离开复印店的时候,“我”的脚步放慢了?(用原文回答)12 . 从作者对车站帮我拿行李的男子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位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题文)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小题(4分)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13 . (小题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B第一段文字突出对色彩的描写,显示太和殿的辉煌壮丽;第二段文字突出对龙的描写,显示帝王的威严。C“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的“的”字可以删去,因为这样表达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D这三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太和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貌、用处。14 . (小题2)(小题2)说明文在介绍建筑物时一般采用空间顺序,选文第二段在介绍大殿时也采用了这种说明顺序,请用具体的语言进行阐述。(2分)三、句子默写15 . (1)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2)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3)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5)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艾青我爱这土地(7)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_。(鲁迅故乡)(8)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9)商山早行中“_,_”罗列一系列景物,描绘一幅清幽淡远的霜月早行图。(10)从学过的古诗词中,选择一组含有“露”的诗句。_,_四、课内阅读阅读下列古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阅十余岁(_)竟不可得(_)棹数小舟(_)尔辈不能究物理(_)17 .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于:求二石兽于水中/尝射于家圃B之:闻之笑曰/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为:啮沙为坎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以:以为顺流下矣/可以调素琴1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19 . 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依据是_;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河兵则判断其在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河中石兽纪 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阅十余岁_(2)竟不可得_21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标一处)山 门 圮 于 河22 . 翻译下面的句子。(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3 . 找出文中的两次“笑”,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阅读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按要求回答问题。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24 . 放飞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5 . 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两句矛盾吗?请说明理由。六、作文作文(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26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段话。(150200字之间)题目一:清末学者王国维说:“真正的文学在于能给人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初中三年来,你一定读过不少这样的好书。请推荐其中一部,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内容具体,语言得体。题目二: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时尚,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数字阅读迅速获取。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