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二)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二)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二)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二)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二)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二)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楼顶的玉米吴宏博儿子给我说:“爸,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每个人种一种粮食作物,观察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最后再写一篇作文。你说我种什么好呢?”现在的老师事可真多,我心想。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开口抢先回答了儿子:“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哪懂种庄稼的事啊!”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接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 儿子跑过去问父亲,“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爷爷帮你种几棵包谷,咋样?”老家把玉米习惯叫包谷。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给我说:“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父亲也进门了,边拍打身上的土边自言自语似的说:“城里这土没啥营养,还得好好给追肥。”儿子初学稼穑,每天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父亲是个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儿子隔三差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儿子早都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父亲有时上楼顶去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走,看你的玉米去。”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他自己倒乐在其中,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给我说:“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要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父亲走的时候,给我和儿子说:“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包谷浇浇水疏疏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我跟儿子都“嗯嗯”着。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忙各自的工作。 秋季说来就来。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楼顶的包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铭铭是儿子的小名。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都交了,不过不是写的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老师还给了他一个“优”,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独辟蹊径。接完电话,我给儿子说:“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儿子兴奋地说:“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其实,我也忘了。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子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秆腰的棒子空瘪瘪的。我们真傻,快一月多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我给儿子说:“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1 . 根据课文,提炼信息,完成下列填空。事件“我”的态度“父亲”的态度儿子老师布置作文,种粮食作物主动热情始终没去看快乐耐心儿子懒得管玉米忙工作父亲回家,儿子忘记玉米也忘记了玉米2 . 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3 . 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子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秆腰的棒子空瘪瘪的。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北雨泽各异。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故少陵谓“润物细无声”。而东坡诗云:“春雨如暗尘,东风吹倒人。”韩持国亦有“轻云薄雾,散作催花雨”之句。至秋则霖霪苦雨,岁以为常。二浙四时皆巨风。春多大雷雨,霖霪不已。至夏为“梅雨”,相继为“洗梅”。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自此雨不周遍,犹北人呼“隔辙”也。迨秋,稻欲秀熟,田畦须水,乃反亢旱。余自南渡十数年间,未尝见至秋不祈雨。此南北之异也。(节选自庄绰鸡肋编)注迨:等到,到。4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具答之(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岁以为常(4)霖霪不已5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B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C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D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6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余自南渡十数年间,未尝见至秋不祈雨。7 . 甲文“渔人甚异之”的“异”和乙文“南北雨泽各异”的“异”,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乙)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_)(2)温故而知新(_)(3)登东山而小鲁(_)(4)观水有术,必观其澜(_)9 . 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10 . 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志向坚定。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则暗示我们。11 . 论语孟子两部著作语言非常经典,很多成语亦源自其中,请从所提供的文段中各写一个成语。出自论语中的成语:_;出自孟子中的成语:_。12 .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和孟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任选一句,谈谈对你的启发。三、句子默写13 . 请根据语言环境,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1)正入万山圈子里,。(2)问渠那得清如许?。(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4)常记溪亭日暮,。(5)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来抒发自己的愁思。(6)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四、名著阅读阅读选文,回答问题。侍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如香烬未成便要罚。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宝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理岂不公。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次看宝钗的是: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岀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减)14 .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清代小说家_(人名)。15 . 这是结成“海棠诗社”后的首次吟咏,众人都“悄然各自思索”,黛玉却与众不同。请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黛玉的?16 . 李纨“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那么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不禁叫好”,“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为什么却评宝钗夺魁?五、综合性学习17 . 综合运用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大家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识,湘一滨江中学准备举办“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宣传标语)为了增加活动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使用修辞)(2)(知识积累)以下列举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全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泰山 龙门石窟 川剧变脸 黄河 春节舞龙灯 岳麓书院 梁祝传说 马王堆汉墓帛书 中秋节 贾谊故居ABCD(3)(精彩建议)由于历史原因或当代旅游发展、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物质文化遗产惨遭损坏,为了保护祖先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请你仿照示例,写出两点保护建议。示例:借助媒体宣传,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建议一:建议二:六、作文18 . 写作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次次选择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