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B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C“人间四月天,杜鹃满山野”,春夏之交,宜南山区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D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B当柳絮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C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大部分史学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这方面。D在课堂上,老师努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3 .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du)字帖(ti)人声鼎沸(fi)戛(g)然而止B踌躇(ch) 澎湃(bi)沥(l)尽心血惹(r)人注目C讪笑(shn) 污秽(su)浑身解(xi)数截(ji)然不同D嫉妒(j)炽痛(ch) 锲(qi)而不舍人迹罕(hn)至4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B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首联、颔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律诗。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惭愧渊博倜党小心冀冀B恭敬取决澄清喜出望外C淡雅造访端庄诎诎逼人D感慨沉寂决别自做主张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6 . 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7 . 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8 .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9 . 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剪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不少于30字)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产品牌受热捧从李宁、波司登等品牌“惊艳”纽约时装周,到原本销售低迷的飞跃、回力、百雀羚等国产老品牌在线上市场走红,消费市场刮起一股强劲的“国潮”风。时尚界的关注点也从国外潮牌向“国产潮品”转移。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国产品牌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挖掘与创造,成功接轨国际,形成了一股独特的艺术风潮,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各类媒体与电商大力包装、强势推动,使之走向更加广阔的大众市场。截至2019年11月初,国货时尚品牌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238%,为近几年最高增幅。(来源:京东2019“国货当潮”白皮书)(材料二)2016-2018年民众对国产品牌的印象(来源: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好感度调查报告)(材料三)老品牌焕发新活力百雀羚:作为“国产潮品”的集大成者,百雀羚通过与故宫、敦煌博物馆跨界合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其口红、面膜、眉笔等都谱出了古风韵味。目前,百雀羚已连续4年获得天猫“双十一”美妆销售冠军。李宁:前些年,李宁运动品牌处于发展颓势,近两年得益于有效地将中国元素与自有的“体育基因”相融合,彰显出品牌特色,重回国人视线。日前,李宁在纽约时装周亮相开秀,以“行”为主题,通过实用主义的设计语言,将中国底蕴渗入到现代流行文化之中,打造出了独具气质的潮流产品,既贴合了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又抓住了大众对民族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支持心理,唤起了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情感与共鸣。10 . 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李宁、波司登、飞跃、回力等国产品牌走进了纽约时装周。B近几年国产品牌受热捧,中国时尚界不再关注国外潮牌。C2019年,国产时尚品牌全年交易额实现了238%的增幅。D百雀羚连续4年位居天猫“双十一”美妆品牌销售榜榜首。11 . 阅读(材料二)的图表,简要概括主要信息。12 . 李宁、百雀羚等老品牌重新焕发活力的经验,能给处于发展颓势的国产品牌什么启发?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乙)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注释)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o),字季常。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矍(ju)然:惊奇注视的样子。13 .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遂至承天寺_(2)相与步于中庭_(3)余告之故_14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15 .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俯 而 不 答仰 而 笑 呼余宿 其 家16 .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7 .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竖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澈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18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取消句子独立性B不蔓不枝蔓:藤蔓C山门圮于河山门:佛寺的外门D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19 . 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经过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B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C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佩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D可据理臆断欤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20 .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的文体不同。“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一事一议,甲文借描绘“莲”以抒情言志。乙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笔记小说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创作。B甲乙两文的写作特点不同。甲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着力塑造莲的形象。运用了正衬、反衬相结合的衬托手法,表达情感。其中以牡丹作正面衬托,以菊作反面衬托。乙文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C甲乙两文脉络分明,逐层深入,文字简洁生动。甲文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有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乙文以两次不同的“笑”引出两大段推理分析,读来一波三折,趣味盎然。D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不同。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乙文先分别叙述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在河中的石首的三种不同结论,在此基础上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春晖:春光。便拟归:就打算回去。纵使:纵然,即使。21 . 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的“弄”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你能说说这个字好在哪里吗?22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七、综合性学习23 . 下面是某校七年级(8)班的学生在开展“走进巾帼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从网络上摘抄的一篇描写花木兰的作文片段。其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按照要求帮助她修改。是的,作为一个织布的柔弱女子,竟能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中,奋勇厮杀,成为流传千古的英雄,怎能不让人万分敬佩呢?面对这征兵的军书,面对年迈的父母,面对正处于危害之中的国家,她毅然决定A披上了战袍,B剪去了长发,C拿起了武器,女扮男装,替父从军。(1)文段中有一处用词不当,应将“_”改为“_”。(2)文段中A B 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_)与(_)调换。(只填序号)八、作文24 . 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成长需要_ _提示与要求:请你从“担当”“挫折”“读书”“舞台”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或套用别人的文章。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