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sh(_)足,我在那路口久久zh(_)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_)人的足迹。二、现代文阅读AI是如何做决策的?最近一段时间,AI(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AI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人眼根本难以觉察,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AI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I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驶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AI控制的监控摄像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AI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AI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AI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点其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的,他也不见得清楚。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AI对一个图像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像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换之后,是否会对AI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AI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AI判断的关键所在。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AI上测试了他的系统。这个AI被训练把图片分成10个类,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AI对图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所倚重的,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I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举个例子。当AI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AI完全忽略了。从这里我们看出,AI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但对于“死板”的AI,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了。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AI有重要的价值。(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B,有删改)2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I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B除设计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C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AI有重大缺陷。DAI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3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AI是如何做决策的。B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C第段加点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4 . 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被运用多很多方面,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工智能也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请你根据文段及自己的经验列举人工智能的利与弊。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蚕豆毕飞宇蚕豆主要种植在南方,它不是主食。因为这个缘故,它被种在田埂或河岸一类“边角料”的地方。蚕豆最好的吃法是炒。香极了,嘎嘣脆。唯一的缺点是太硬。可是,孩子们的牙更硬有了金刚钻就不怕瓷器活。不过,我小时候吃炒蚕豆的机会并不多,只是过年的时候操练操练。我要写下我和蚕豆的故事,这是我终身不能忘怀的。我出生那一年,父母在杨家庄小学做代课教师。他们决定请个人帮着烧午饭,附带着带孩子。奶奶就这样成了我的奶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我五岁,父母工作调动。奶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我十一岁,父母要调到很远的地方工作。临行前,我去了一趟奶奶家。奶奶格外高兴,她的孙子来了,都“这么高了”。那时,奶奶守寡不久,爷爷的遗像挂在墙上,奶奶高高兴兴地对着遗像说了一大通的话。可无论奶奶怎样高兴,我始终能感觉到她身上的重。她的笑容很重,很吃力。奶奶和我谈起了爷爷,她很内疚。她对死亡似乎并不在意:“哪个不死呢?”但奶奶不能原谅自己,她没让爷爷在最后的日子“吃好”。奶奶说:“家里头没得唉。”奶奶让我到锅里铲了一些锅巴,放在了爷爷遗像前这是让我尽孝,我得给爷爷“上饭”。奶奶望着锅巴,笑了,说:“死鬼嚼不动咯。”傍晚,奶奶决定让我早点回家。她在犹豫,想。她在想让我带点什么东西走。现在回想起来,她当时真是太难了,穷啊。真的是家徒四壁。奶奶拿过来一根丫杈,从屋梁上取下一个竹篮,里头是蚕豆。奶奶最后的决定是炒蚕豆让我带走。多年后,我知道了那些蚕豆是奶奶预备着第二年做种用的。蚕豆炒好了,她把滚烫的蚕豆盛在簸箕里,簸了好长时间,给蚕豆降温。然后,奶奶高兴地让我把褂子脱下来,把两只袖口给缝上了袖管就成了两个大口袋。奶奶把褂子绕在我的脖子上,口袋像两根柱子,立在了胸前。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我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炒蚕豆。你可以想象我这一路走得有多欢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奶奶当时有多艰难!一路走,一路吃,路的一侧是河流,我还可以一路解渴。杨家庄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奶奶在我的身后远去了。后来的岁月里,我不停地回想起这个将预示着我和奶奶长久分离的画面。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1986年,我在扬州读大学。有一天,接到父亲的来信,说我的姑姑,也就是奶奶唯一的女儿,死了。回到了杨家庄,我已经是个二十二岁的大小伙子了,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了。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天一亮我又忘了。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我再一次站在奶奶面前,她老人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她的个子那么小,却坚持要摸我的头,我弓下腰来她才能如愿。奶奶看上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悲伤,这让我轻松许多了。她只是抱怨了一句:“死丫头她不肯活咯。”事实上,奶奶没多久就下世了。她一定承受不住这样的伤痛了。但奶奶就是这样,从来不轻易流露她的伤心与悲痛,尤其在亲人面前我是从另一个可亲的老人那里理解了我的奶奶的。她们时刻愿意承当亲人的痛,但她们永远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人分担她们的痛。1989年,奶奶的孙女小妹来南京读书了,我去看她。小妹说:“哥,你的头发很软。”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妹说:“奶奶告诉我的。奶奶时常唠叨你,到死都这样。”小妹的这句话让我很受不了。我知道的,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但是,我每一次想起奶奶总是从那些蚕豆开始的蚕豆成了我最亲的食物。5 . 文章主要叙写了“我”和奶奶交往的事情,请继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填空。一岁到五岁,奶奶被请来烧饭、照顾我;十一岁,我临别前去看奶奶、_、 _;二十二岁,我回杨家庄奔丧,又见奶奶,奶奶不久去世了。6 . 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划线句,探究括号中的问题。(1)奶奶的手在我的头发窝里摸了老半天,说:“你走吧乖乖。” (这句话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心理?)(2)等我到了一定的年纪,我想起一次就难受一次。这些,我想起一次就羞愧一次。(“难受”和“羞愧”的原因各是什么?)7 . 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思呢?8 . 题目是“蚕豆”,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我和奶奶的故事”,为什么?写出你的理解。三、句子默写9 . 岳阳楼记(范仲淹)(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2)登斯楼也,则有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4)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_,_。(5)孟子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孟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_,_”。(6)文中运用比喻与对偶的手法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微波与无风时月影的句子是:_,_。(7)文中描写花草茂盛,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_,_。(8)在成长路上,时而阳光,时而风雨。无论是欢笑还是苦痛,我们都要用“_,_”的旷达胸襟泰然处之。(9)文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四、诗歌鉴赏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0 . “寄书长不达”中“达”的意思是:11 . 本诗颔联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下诗句所表现的画面。12 . 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五、课外阅读张良拾履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注释)下邳:地名,故址在江苏邳县东。圯(y)上:桥上。圯,桥。长跪:蹲下身子。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顾谓良曰顾:_(2)至良所至:_14 .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父以足受,笑而去。15 . 读了这则短文,你觉得张良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六、语言表达16 . 下面是同学手抄报中评价书法家颜真卿的一段话,有两个句子表达不得当,请你找出来并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颜真卿以极高的造诣,为后世树立了一种书法美的典型。他端庄严整,结体方正,大气磅礴,打破了东晋之后几乎一直为“二王”书风所笼罩的局面。富于创造性的颜体奠 定了颜真卿在唐代书坛的领袖,影响了以后一千余年的书法发展。颜真卿书法的杰出成就, 同他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时,他立身刚正,忠贞义烈,这正是他书法艺术的精神基础。句子:_, _。七、名著阅读17 . 名著阅读:(1)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_写的一部讽刺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深受_毒害的封建儒生形象。(2)请简要阐述小说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形象:_。八、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诺贝尔奖是一个举世瞩目、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奖项,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为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诺贝尔奖并联系相关实际进行思考,初三(1)班准备出一期题为诺贝尔奖与我们的专题板报,板报设立三个栏目。请你协助宣传委员,完成以下任务。18 . 在第一个栏目中,你要向同学们概述诺贝尔奖的性质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请依据以下材料,提取两条主要信息。(材料)1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增设经济)等种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1年,诺贝尔奖正式颁发。一百多年来,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与科学家相继获此荣誉。得奖者中,有8位华裔科学家,他们是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英籍华人物理学家高锟,美籍华人化学家钱永健、李远哲。答:19 . 宣传委员准备根据以下材料,为第二个栏目拟写一个标题,他写了前一句,请你补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材料一)近来,人们对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3)具有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4)具有独立性、求异性和创新性;(5)具有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材料二)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创新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中国孩子认为自己有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栏目标题:展开想象翅膀20 . 为号召同学们向诺贝尔奖得主学习,班级准备开展以“巨人的引领,我们的行动”为主题的活动,宣传委员请你在第三个栏目中写出一条活动建议并说明理由。答:九、作文21 . 作文。一只老鹰从高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