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2020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yn )静谧疲倦不堪 (kn )人际罕至B酝酿(ning )绽开逝者如斯 (sh )咄咄逼人C贮蓄(ch )烂漫恍然大悟(hng )戳然不同D着落(zhu )凋傥混为一谈 (hn )各得其所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陡峭修葺大庭广众妇儒皆知B悠闲妥帖言外之意峰芒毕露C循环简陋深恶痛绝忍俊不禁D笼罩垦切微不足道当之无愧二、现代文阅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新闻事件)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快10岁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蜡烛是何物,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了?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毕竟,在现在的生活中,除了蛋糕上五颜六色又细又长的生日蜡烛,能用到这种白蜡烛的地方微乎其微。(摘自钱江晚报)(媒体观点)很多孩子的生活有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比如,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剥的。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钱报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摘自钱江晚报)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摘自新浪网)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娇生惯养问题。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摘自人民网)(网友评论)网友一: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网友二: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3 . 针对“稚子不识白蜡烛”,各方见解莫衷一是,请阐述两种主要观点。4 .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内涵。(1)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2)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5 . 新浪网引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网友引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处古诗文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宛敏渭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的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6 . 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领悟考验感悟B领略考验感觉C领悟考证感悟D领略考证感觉7 . 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8 .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9 . 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三、句子默写10 . 古诗文积累。(1)_,寒光照铁衣。(2)_,何人不起故园情。(3)独坐幽篁里,_。(4)_,对镜帖花黄。(5)故园东望路漫漫,_。(6)草树知春不久归,_。(7)_,安能辨我是雄雌?(8)_,散入春风满洛城。四、课内阅读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后面的题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下车引之(4)元方入门不顾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3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14 . 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五、诗歌鉴赏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5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观点是什么?16 . 诗人借历史故事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17 . 古人对写文章有很典雅和精当的说法,比如:开始写作叫“试笔”,不假思索随手一字写出叫“信笔”。请你依照例子,用“笔”组词填写。写文章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叫_。谦称自己的文字叫_。七、名著阅读18 . 名著阅读题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1)“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_一文。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_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_的反感和批判。(2)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段话中的“她”指的是_。请再写出一件与这一人物有关的事件,并结合事件概括这一人物的性格品质。_八、综合性学习19 . 综合性学习八年级(5)班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请你为“低碳生活”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15字以内)(2)为了让大家了解此次活动的意义,宣传委员特意找了一些资料。请仔细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不少于2点)相关链接: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海平面的不断上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积极制定了减排40%的目标,提倡国民进行低碳生活,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资料显示,如今城市每户家庭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约2.7吨,作为普通的居民,我们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养成良好的节能生活习惯。20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18日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材料二:回归纸质图书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数字化阅读虽然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但只适合快速的碎片化的浅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更适于系统的体系化的深阅读。读者对深阅读的需求不会消失,因此纸质图书就不会消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仍将会并存。(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表,说说我国目前国民阅读的情况。 (2)张同学习惯拿着手机在网上阅读,他认为网上资源丰富而且在手机上阅读极为方便,不用拿着厚重的图书,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2025江西上饶市广信区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专岗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永康市2025浙江金华永康市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徽州区2025安徽黄山市徽州区事业单位统一笔试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延安市2025陕西延安市事业单位校园招聘16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宁波市2025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招聘108人(宁波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特殊体质幼儿托育机构入托免责及健康监测协议
- 2025广东湛江市雷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员工4人(第二批)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车位租赁合同担保范围及违约责任承担
- 节能减排型办公楼租赁与全面物业管理合同
- 离婚补充协议书:共同债务处理及房产分割
- 幕墙UHPC施工专项方案 (评审版)
- 苏东坡人物介绍下载
- 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电力储能运行人员培训规范》
- 轻钢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 DB3702T 31-2023 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工作规范
- 2024-2025年历年成人高考民法真题及复习资料
- 幼儿园课程教研活动
- 幼儿烫伤课件教学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1-01 砌筑工 人社厅发20235号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