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贵州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贵州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贵州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贵州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杏花雨”是指春雨,“杨柳风”是指春风。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其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而“五经”则指诗书礼易春秋。C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家父”则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安徒生是丹麦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分别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法国作家让乔诺。二、字词书写2 .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强饮(_)崇祯(_)喃喃(_)拏(_)正沸(_)更定(_)一芥(_)长堤(_)毳衣(_)雾凇(_)铺毡(_)沆砀(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猫(节选)郑振铎冬天的早展,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11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12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1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14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15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16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虚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17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8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19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2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3 . 下列两句话中的加点词“似乎”、“好像”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4 . 文中第15段写“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错”指的是_,“我”认识到“错”的根据是_。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项是( )。A第16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愧疚之情。B“我”之所以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是因为第三只猫的亡失,与“我”武断、粗暴有关,它让“我”良心发现。C作者通过侧重“我”和其他人的心理描写以及借物抒情的方法,曲折地表达了对人类虐待动物行为的批判之情。D“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在结构上有总结全文的作用。6 . 阅读文章第18段,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绘“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的情形。(50字左右)7 . 这只猫的遭遇留给我们哪些启示?说说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梨园有灵蔡雅迪家乡的锣鼓声虽至今兴盛不辍,然重温暌违已久的乡土野腔高甲戏,已是十年之后。高甲戏通常就在庙宇、祠堂或野台之上表演,名曰酬神,实则聚集村内男女老幼,共享数日之乐,同饱眼耳口之福也。回忆童年,戏台子就搭在自家门外,开演之时,每以锣鼓聚众。站在窗边就可听见胡琴、单皮鼓、堂鼓、大锣等催场的声音,大有“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绮罗管弦鸣”一般承平日久之况味。这些高亢的锣鼓,就这样回旋在红砖古厝高高扬起的燕尾脊上,一路跋扈,直至消散于深夜。A.小时,搬着板凳、踩着叮当响的月光就去看戏,实则是凑热闹的。尽管台上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我图的也不过是台下的小摊贩:豆腐脑、炸菜粿、水煎包、煮馄饨,小桌子一排连一排;还有卖荧光棒、拨浪鼓儿、小糖人儿的那时,伯父常带我买牛肉羹去:一对老夫妇推着铁车子就来了,碗里生粉、醋和姜都放得多,另加入食盐、少许味精、小苏打、碎葱花,配合着一派团团而上、生香活意的热气端上桌,只见透明鲜白的浓汤上是红棕色的挤挤挨挨的牛肉,配上零星的葱绿、碧青的蒜末以及漂浮着的“细若游丝”的姜黄色,煞是好看。用调羹一下一下舀着吃,只觉汤汁稠密咸鲜,牛肉香而不腻。朗朗圆月之下,只一盏昏灯、几粒飞虫、我与伯父一长一幼两道影子偕而缓归。如今,伯父已去,再回想起戏台子下的牛肉羹时总竟能嗅出高草飞虫、昏灯鼓声和当时明月那遥远而鲜活的“味道”来。后来,我离乡求学,常年如浮萍飘散在外,身影单薄此番回乡,仍有几分情怯。回家的这几日,一连在村南的新台子上演了两场戏,其一便是武松杀嫂。胡想间,戏便开演了,那老武将出场,和着节拍,昂然走七步,定住,转头,面向观众,眼睛一瞪,亮相。一连串动作,真干净利落,风度逼人也!B.接着用手一捧胸前长白胡子,周身一震,声如裂帛:“啊呀”我意外地喜欢这响遏空的腔调!也许是命运的残酷还未曾磨平我骨子里极原始、极狂野的那种凭将一腔热肝脏,烈作三江沸春水的情怀罢。当天的戏服也令人难忘:那青罗袍子就在武松吟唱舞将时飘开来,露出红里子,那玉色裤管里则露出玫瑰紫里子,踢蹬得满台灰尘飞扬,叫人目眩。高甲戏出身草莽而特有的一股大气恢宏、生猛激昂的英雄气就这样扑面而来。这是失落已久的精神吗?我想,是那种义无反顾、石破天惊、怒发冲冠的精神经过几场戏的洗礼,那个近乡情更怯的身影突然发现梨园是有灵性的,而这瞬间的感化便使之收获了生活的勇气、宇宙的点津:与家乡梨园高甲戏有关的一切,台下闹市、台前繁复的祭祀、台上流光溢彩的华服、戏文里的沸腾豪情与缠绵爱意,这些欢悦的细节,饱满的享受、热闹的追逐、情感的表达,实际上都是蓬勃蓊郁的生命热情对虚无的生存困境发出的形上挑战。这种反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因为梨园不是未发觉生命的虚无,其实,在它火炽、明朗的色彩里早已经潜伏着“必定散场”的人生暗喻。你看那水袖分明染尽了红尘,数声叹息也掩埋于衣香鬓影中,隔世经年的梦境一再搬上舞台,恨只恨满座衣冠无相忆,有多繁华就有多凋败也正因为如此,梨园对生命的昂扬积极,就不是肤浅盲目的鸵鸟式乐观和所谓的“正能量”,而是直面虚无后的觉醒:生命不应卑微绝望地生存,而要发现隐藏个体生命背后生生不息、不可摧毁的生存意志,这就是一个小生命本身的伟大和骄傲罢。于是,故乡梨园就在这样的景况中显示出灵性!我终于明白,生命即使孤独脆弱,也依然能够孑然一身地承担起一个大宇宙。(选自福建日报2018年5月22日)8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先声夺人,用锣鼓声引出下文对家乡梨园的描写,生动有趣。B文章第段在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使文章从儿时观戏的回忆转到现实的回乡观戏。C文中两次写“我”的“近乡情怯”,强调出“我”在外生活多年,经受许多挫折的脆弱。D本文通过写儿时及长大后观戏的经过,揭示了故乡梨园对生命昂扬积极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梨园的赞美与热爱之情。9 . 本文题为“梨园有灵”,为何第段却花了大量笔墨写儿时买牛肉羹的经历?10 . 按照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语句。A小时,搬着板凳、踩着叮当响的月光就去看戏(从加点词的角度)B接着用手一捧胸前长白胡子,周身一震,声如裂帛:“啊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11 . 通读全文,说说“梨园”的“灵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2 . 请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戏曲进校园”的看法。材料一:教育部在2016年就提出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2017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应加强戏曲通识普识教育,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基本实现全覆盖。”材料二:中国的戏曲如果灭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灭亡了一半或三分之一;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其中必然包括独立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它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文化学者冯其庸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战国策魏策(注)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质:做人质。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13 . 用“/”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家无井而出溉汲(2)寡人自为知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及其家穿井(_)(2)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_)15 . 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16 . 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7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军霸上上自劳军 天子且至改容式车1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之:天子之诏介胄之士不拜B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C以: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以备胡D而:已而之细柳军可得而犯邪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0 . 皇上劳军两次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才“按辔徐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六、情景默写21 . 古诗文(1)攀条折其荣,_。(曹植梁甫行)(2)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3)曹操的龟虽寿中千古传诵表现人虽然老了但是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_,_。(4)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_,_。(5)王绩的野望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_,_。(6)崔颢的黄鹤楼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_,_。七、诗歌鉴赏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后面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2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A23 . 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八、语言表达24 . 图表题。今年,苏州某网站随机抽取了540名中小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三点结论。抽样年级起始触网年龄平均上网时间/天无线上网方式所占比例小学三年级7岁20分钟80.3%小学六年级8岁36分钟83.5%初中二年级10岁1小时15分钟78.6%高中二年级12岁1小时48分钟80.5%结论:九、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2)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创作的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如鸭窠围的夜一文中,雪夜火光的夜渔,那似乎亘古不变的“人与自然的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