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宋代周敦颐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兴思(_)更胜一chu(_)瑰宝(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给女儿的一封信刘墉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你记不记得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时,有人在席间谈到太空人杨利伟?说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门外听,里面传出呼呼大睡的声音。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气层,那最危险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居然也不过七十几下。养精蓄锐,临危不乱,他才能成功啊。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2 . 信中作者希望女儿记住的“这番道理”是什么?3 . 文中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理?有何作用?4 . 文中第段列举杨利伟的事例阐述了什么道理?5 . 向年轻人讲道理的文章不少,本文却耐读易接受,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试着以回信的方式,结合自身谈谈你读了这封信的收获(不少于100字)。联系上下文,分析第(4)段中母亲说话“吞吞吐吐”,并指责父亲“胡说八道”的原因是什么?(2分)6 . 第(7)段写母亲眼见穷水手于勒浑身哆嗦,但她为什么还要让父亲去跟船长打听证实一下?(2分)7 . 联系全文分析第(11)段“母亲突然暴怒”的原因是什么。(2分)并指出(2)(4)(6)(7)(11)段是对母亲哪方面的刻画描写(2分),从中你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特征。(2分)8 . 第(15)段中加点的“亲”字可否去掉?为什么?(2分)三、句子默写9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诗经关雎)(2)蒹葭采采,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3)佁然不动, 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只要知心,即使远隔天涯仍如同近邻的千古名句是: _,_。(5)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第下面小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清慎,既就外傅,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注)操履:操行。外傅:老师。监酒:监管制酒。10 .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俟其欣悦(等待)B未尝稍降辞色(颜色)C有余则市笔札录书(买)D人寿几何(多少)1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卒获有所闻/以卒其业B益慕圣贤之道/炊藜苋而食之C则又请焉/有余则市笔札录书D有余则市笔札录书/故余虽愚12 .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加冠”就是行冠礼,在古代指男子20岁的成人仪式。B(乙)文中的主人公曾因家贫中途辍学。C(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都是因为断绝与他人的交往闭门苦学才有所得。D(甲)(乙)两文中的主人公的经历都启发我们:要想学有所成就应向学高的长者虚心请教。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2)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_五、名著阅读14 . 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A“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人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C简爱中的罗切斯特与简爱互相倾诉衷肠的情形,是全书最感人的篇章之一,罗切斯特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而简爱则极力维护自己敌人的尊严,最终导致简爱没能接受罗切斯特的爱情。D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架起干柴,发起烈火。顷刻间,那油锅热腾腾。大圣见那台下西边有一个石狮子,便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油锅滚透后,大仙说:“把孙行者抬下去!”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掼,“砰”的一声响,溅起些滚油点子,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只听得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原来是一个石狮子在锅里。以上文字出自西游记,这位大仙是_(名字)他惩治唐僧师徒四人是因为_。六、综合性学习1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为贯彻落实“广阅读” 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 读书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长久地开展下去。(1)选文第_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_改为_。(2)选文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第_句,修改意见:_。第_句,修改意见:_。(3)为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加入本次读书活动,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张贴宣传标语,请补全标语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