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河南省2019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河南省2019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河南省2019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河南省2019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19版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是一位杰出的工匠。B东兰的一山一水,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C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同学们自身的努力。二、字词书写2 . 请将下面的名言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推崇(_) 和谐(_)惟妙惟肖(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笔下犹能有花开一文,回答下列小题。笔下犹能有花开肖复兴初冬,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天坛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在天坛偶遇一位坐在斜对面的老太太,心里对她充满好奇:她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想下来,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心里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她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也很自信的样子,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那个高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令我的心中充满惊叹。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已经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我的心里顿时充满羡慕。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心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选自北京晚报,原文有删改)4 . 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场景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_得知其年龄“我”的心理_惊叹_5 . 任选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句子。她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6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中的“扫”是快速地看,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B“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中的“很仔细”“一点也不抖”表现的是老人画画认真细致、技艺纯熟。C“我”画画很专业。这一次在马路边为一位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的老太太认真地画速写像,是为了参加比赛。D文章第自然段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写一位八十八岁老太太勤劳辛苦的一生,赞美了她坚强质朴的品质。E第自然段中“漂亮的花”有多层含义,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7 . 请你谈谈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責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責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杜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責任,那良心便时时劇蒯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1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是最快乐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阃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責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責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然则为什么盂于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責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巳,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小孩,本来没有責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8 . 对选文第段画线句子“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C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D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9 . 下列对选文第段加点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卸却”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B“解除”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C“这种苦乐循环”一句中的苦是指负责任带来的身心劳苦。D“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句中的苦是指别人施加给的痛苦。10 . 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段多种句式的变换使文章显得不单调使语言生动活泼。B选文语言凝重轻灵又流畅简洁。C选文第段使用了引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D选文排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行文气势的流畅,有力地支撑了论证。四、文言文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3)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1)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然如抱深忧。(2)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砞m(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纪昀阋微草堂笔记)11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湮于沙上( ) 不亦颠乎( ) 终不反顾( )1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诈为卖药者以往B其子稍长如其言C以罪戍黑龙江以钱覆其口D当求之于上流归途于窝集遇三盗13 . 翻译下面的句子。(l)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顾及不能耶?14 . 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分别得到怎样的启示。五、情景默写15 . 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表现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把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_,_。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_,_。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对国事忧虑和对故园思念之情的诗句:_,_。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绘寒冷、凄凉的边塞夜景的句子: _,_。 _,不亦乐乎?三军可夺帅也,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6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17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从蕴含哲理的角度,作简要赏析。七、名著阅读18 . 阅读下列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内容。经典名著的内容往往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如娄家公子、杨执中之流。与之相对比,吴敬梓着力塑造了“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_)(填人名),作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个性,轻财好义,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羁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