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2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4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故乡运用了对比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二十年前后故乡的巨大变化。B .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德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C . 孤独之旅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D .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2013苏州)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岁月一般。粉墙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的古井依然。慈详的老人,端着茶杯,摇着扇子,闲闲地聊天,乡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绿草,每一丛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一个夏日,梦回苏州,阳光把我的记忆照亮错别字_改 正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七上盘锦期中) 古诗默写 (1) 水何澹澹,_。(曹操的观沧海)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_,_。 (3) 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更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 (4) 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是_,_。 (5) 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6) 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7) 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四、 课内阅读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9九上丽水期末) 翻译下面划线的字词。 至若春和景明_属予作文以记之_醉翁之意不在酒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5. (4分) (2019绍兴模拟) 下面的漫画“戏说武松”中哪几幅与水浒传的情节有出入,请写出不符之处,并说说你赞成这种戏说名著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19七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 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 .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 .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2) “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3)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 第二段有一处写的是作者的想象之景,请摘抄下来。 7. (20分) (2019八上宝山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说数沈致远自然数1、2、3是数学之起点,其他所有的数都是从自然数衍生出来的。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否则我们不会采用十进位制。 自然数均为正数,负数之引入解决了小数不能减大数的困难,例如1-2-1。负数也是有原型的,欠债不就是负资产吗?所以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其次,没有零就没有进位制,没有进位制就难以表示大数,数学就走不了多远。零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运算功能上,任何数加减零,其值不变;任何数乘以零,得零零的原型是什么?是“一无所有”还是“四大皆空”?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再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分数的引入解决了不能整除的困难,例如1313。分数当然也有原型,例如三人平分一个西瓜,每人得三分之一。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充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换句话说,所有的数都已被发现了。其实不然!有些数就根本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最著名的就是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圆周率既不循环,也无终结,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想想看!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所包含的信息虽然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数学家将像圆周率那样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有了无理数以后,原来的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对数的寻求是否到此为止呢?数学家并不满足,继续孜孜以求,寻找尚未发现的新数,果然被他们找到了。发现的契机是研究一些数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是2,是正整数;2的平方根是一个无理数,和圆周率类似。那-1的平方根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数的平方均为正数,据此-1的平方根就根本不存在。但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创造出来!这就是科学的创新精神。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以符号i表示之,并规定i的平方为-1,-1的平方根当然就是i了。同理,-4的平方根就等2i,即2乘以i。引入虚数固然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但也带来了另一个困难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虚数轴”,使之与改称为“实数轴”的原来之数轴相垂直。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平面称为“复平面”。实轴上的点是实数,虚轴上的点是虚数。复平面上其余的点就是“复数”,它包含实数及虚数两个部分。零就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是整个复平面的中心,仍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难怪最近在网络上评选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时,零也在被提名之列。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零赞_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飘渺,“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电工学中的虚功要用虚数表示,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要用复数表示。谁说数学太抽象?即使抽象如复数,其应用也实际得很呢。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pin章?我们且拭目以待。(1) 第段中“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pin章”的“pin”应写作_。 (2)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3) 段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分别是( ) A . 时间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过程及“数”的概念B . 逻辑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过程及“数”的原型C . 时间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时间及“数”的概念D . 逻辑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时间及“数”的原型(4) 第段末作者引了自己写的一首零赞,请你推测原文应该是( ) A . 你自己一无所有 / 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 / 难怪你这样美 / 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B . 你的存在是如此渺小 / 却把别人有限的生命无限延长C . 你每一次艰难的倒立 / 都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真理D . 你的出现 / 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5) 对于本文写作意图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普及“数”的概念,希望人们通过“数”的学习,提升思维能力。B . 揭示“数”的原型,敦促科学家继续探究“数”, 解决生活难题。C . 改变“数”枯燥乏味、抽象单调的感觉,带人领略“数”的美感。D . 联结“数”和“文”的关系,证明“科学”、“文学”的性质相同。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9八下邹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1) 词的上阕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2) “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请结合下阙说说作者借“孤鸿”传达的心境。 八、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8分)9. (18分) (2019北部湾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间愚人昔有长者子 , 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百喻经)【注】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方得一车 方:_不如烧之作炭 之:_(2)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3) 从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6年,王宝强的离婚事件一时成为热门话题;2017年,则我们把很多的目光集中到了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身上。一男一女,一中一韩,一戏一政他俩有很多不同,但似乎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败在自己最亲密的人身上。或许,这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吧。请以“最熟悉的陌生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注意:不得抄袭、套用;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教职工、同学以及本人的真实姓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