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_第1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_第2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_第3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_第4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 (7分) (2019七下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 “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冬至”是“_”(指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九月九日”是_节。 (2)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没有从自身写起,而是运用了想象,分别从哪个词语看得出来? (3) “抱膝灯前影伴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6分) (2018七上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 有人说“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最妙,你认为它妙在什么地方?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10分) 阅读课文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完成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诗人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 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4. (10分) (2018七上朔州开学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 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诗人_。 (2) 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 ) A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B . 风吹草低见牛羊。C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 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 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有异曲同工之妙。“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极为相似。(5) 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7分) (2019兴化模拟) 阅读韦庄的早发,回答问题。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注】珪:一种玉器。(1) 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四联分别是如何体现“早”字的。 (2) 请选择合适的角度,简析尾联运用的手法和蕴含在尾联中的思想感情。 6. (6分)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然后回答问题。 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解释下面诗句中画线的词语。 狐裘不暖锦衾薄_ 都护铁衣冷难着_中军置酒饮归客_ 风掣红旗冻不翻_(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历来为人所传诵,品读这两句诗的妙处。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 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幅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5) 请分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诗的作用。 7. (4分) (2016九上镇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王昌龄:盛唐诗人,写作本诗时被贬为江宁县丞。(1) 根据诗歌内容填空。首句中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2) 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3) 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8. (10分) (2019鹤岗模拟)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9. (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1) 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 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10. (4分) (2019九下吴兴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 根据上面两首词,说说“长相思”词的写作特点。 (2) 两首长相思都写到“山”“水”,但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 (10分) (2019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 , 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1) 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光彩正艳、_的特点,后两句运用了_手法。 (2)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12.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1) “欲去问西家”中的“问”字可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2) 本诗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就此作具体赏析。 13. (10分) (2019八上嘉兴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杜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1) 诗中“_”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_的心情。 (2) 此诗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分析。 14. (10分) (2019八上萧山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螺川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释】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王猷定(y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棹(zho):船桨。孤亭:这里指螺江。(1) 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 (2) “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 (10分) (2019七上金华期末) 古诗阅读 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释】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与韦应物常有唱和。属:正值,恰逢。幽人:幽居隐逸的人。(1) 本诗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我们还可从诗句的_、_等地方看出。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6. (7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的家乡在,表现了诗人的的思想感情。(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清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17. (10分) (2019八上鄞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东钱湖明范钦澄波四望空,画舸沂冷风。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菰蒲临水映,洞壑与天通。即拟寻真去,花源杳无穷。注释:画舸: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沂y:超越极限。野寺:野外庙宇。菰蒲g p: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可食。“菰”的嫩茎称“茭白”,“蒲”又称“香蒲”。洞壑:深谷。(1) 这首诗展现了景物_的特点,诗的末联化用了_这篇课文的意境。 (2) 结合全诗,说说本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 (10分) (2017鄂州)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 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19. (7分) (2018九上东阳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宗泽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 , 缓步徐行静不哗。【注】(宗泽)南宋抗金名将,义乌人。(伞幄)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的仪仗。幄,伞边布幔。(垂垂)飘挂状。(策)策略。(1) 这首诗写宗泽率领自己的军队于清晨出发,去进行一次军事活动的情景。全诗突出了一个“_”字(用诗中的一个字回答) (2) 结合诗句,说说宗泽是一位怎样的大将。 五、 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20. (8分) (2019杭州)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注】素:不加装饰的船。唯应:只有。(1) 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的氛围。 (2) 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21. (6分) (2019荆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驿:驿站。阳月:农历十月。殊:实。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1) 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 22. (10分) (2019八上宝山月考) 古诗词理解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 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 _。 (2) 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怅然若失之感B . 岁月沧桑之感C . 忘我陶醉之情D . 思乡念家之意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1、1-2、1-3、2-1、2-2、3-1、3-2、3-3、4-1、4-2、4-3、4-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