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1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2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3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4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4分)1. (5.0分) (2012湖州) 古诗文名句默写。月的阴晴圆缺,每每牵动敏感的心。“晨兴理荒秽,_”,是陶渊明隐逸避世,沐月山抒;“我寄愁心与明月,_”,是李白牵记朋友,托月寄情;“共看明月应垂泪,_”,是白居易骨肉离分,望月抒怀;“_ , 明月来相照”,是王维淡泊宁静,守约独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是李煜心系故国,对月伤怀;“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_ , _ , 化作相思泪”,是范仲淹乡愁情浓,睹月泣泪;“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 , _ , 盖竹柏影也”,是苏轼携友同游,赏月怡情。2. (5分) 这篇小说展现了驮队的汉子们面对怒江峡谷的_(特点),不慌不忙,在领队的带领下从容地_。面对大自然创造的这一无比凶险的峡谷,他们用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战胜了它。表达了对以领队为代表的溜索驼队的汉子们那_的精神深表赞叹,对他们即使面临如此险境也_的生活态度深表钦佩。 3. (2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用到敬谦辞,用于自谦的词有“愚”“卿”“不才”“鄙人”等。B . 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 .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品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D . 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4. (2分) (2019广安)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雷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B . 端午节如期而至,嘉陵江上美轮美奂的龙舟大赛成为炎炎夏日里广安人民关注的焦点。C .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D .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二、 阅读 (共5题;共46分)5. (10分) (2019九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空尤美,望之肝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游游,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串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中自谓也。太中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明,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朗,风霜高活。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捉携。往来而不绝者,君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中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航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中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中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野,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两禽鸟知山林之乐,两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中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 本文作者是_(朝代)文学家欧阳修。 (2) 下列横线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醉能同其乐B . 宴酣之乐C . 回也不改其乐D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3) 滁州“四时之景不同”,请你用优美的语盲描绘出此地四季的美景。 (4) 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5) 作者在文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自称“醉翁”的他,真正的情趣只是在山水的美景吗?说说你的理解。 6. (5.0分) (2017八上腾冲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念无与为乐者 念: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月色入户 户:_盖竹柏影也 盖:_(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盖竹柏影也 盖以诱敌B . 念无与为乐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C . 遂至承天寺 遂成枯落D . 相与步于中庭 即更刮目相待(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 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炼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B . 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触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C . “闲人”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D .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5) 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7. (16.0分) (2019八上保山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汤小小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1) 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2) 请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3) 细读选文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 (4) 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5) 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8. (10.0分) (2019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刘根生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1) 从全文来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3) 指出第段运用的任何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9. (5.0分) (2018九上义乌期中)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乙)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 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林冲性命的人,请分析林冲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2) 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林冲误入白虎堂_林冲棒打洪教头_林冲看守草料场_(3) 林冲和众多草莽英雄人生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但最终都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请你探究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原因。 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共2题;共60分)10. (10.0分) (2019七上珠海月考)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_;_。11. (50分) (2018九上哈尔滨月考)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天地,一般是指自然界中的天地山川,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天地来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有学习的天地,活动的天地,家中的一片小天地等等。请以“我的一片天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