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中考语文试卷(练习)_第1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试卷(练习)_第2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试卷(练习)_第3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试卷(练习)_第4页
浙教版中考语文试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运用(22分) (共6题;共22分)1. (2分) (2019八上长春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悄(qio)然 咆哮(po xio) 屏(bng)气敛声 摧枯(k)拉朽B . 要塞(yo si) 颁(bn)发 锐不可当(dng) 殚精竭(ji)虑C . 国殇(shng) 篡(zun)改 惨绝人寰(yun) 卓(zhu)有成效D . 镌(jun)刻 娴熟(sh) 杳(ch)无消息 清荣峻(jn)茂2. (2分) (2017七下大石桥期末)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 荒涎 犀利 筹划 招摇过市B . 暝顽 引吭 嘹亮 相提并论C . 伶俐 皎洁 蜂拥 粗制滥造D . 眯缝 变故 轩昂 锋芒必露3. (2分) (2019白云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在不断改变着观点,例如昨天鼓吹革命,今天讴歌保守,昨天崇洋,今天尊儒,但是这些变化与他们的灵魂无关,我们从中看不到精神历程,只能看到时尚的投影。他们或_,或_,把他们先后鼓吹过的观点搜集到一起,我们只能得到一堆意见的碎片,用它们是怎么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个性的。所以,知识分子首先要自教,在踩动中保持静观沉思,在_中做智者,守护好人类和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基本价值。A . 随遇而安 标新立异 凡夫俗子B . 随波逐流 标新立异 芸芸众生C . 随遇而安 异想天开 芸芸众生D . 随波逐流 异想天开 凡夫俗子4. (2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与朱元思书中的“说”“铭”“序”“书”都是古代的文体。B . 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令”,如令父、令母、令叔、令兄等。C .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学巨著,我们学过的三峡就出自其中。D . 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时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5. (6分) (2019安徽) 默写。 (1) 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 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 (3) 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5) 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 (6)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表现了诗人对抱负中能施展的坚定信念。 (7) 人生中,难免会受到不良风尚的干扰,我们只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能力,就不会为之所惑,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说“_,_”。 6. (8分) 学校举行“阅读点亮人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调查分析】有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一组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数据,请阅读下面的数据,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国民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单位:分钟/天)纸质媒介数字化媒介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198195855665128487关于纸质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论是:_。关于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沦是:_。将纸质媒介阅读情况与数字化媒介阅读情况对比,你的结论是:_。(2) 【广告宣传】你的同学李明为本次读书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语:“读经典,如春风拂面;品味诗歌文章,好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你看了这条标语,觉得句式不够对称、美观,请对后半句作一些改动,使前后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 读经典,如春风拂面;_,_。(3) 【重温经典】课本里的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请你从以下作品中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示例一:一家四口,春日田野散步。(散步)示例二:互敬互让,歌颂传统美德。(散步)二、 阅读理解(48分) (共5题;共48分)7. (4分) (2019八下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蛱蝶:蝴蝶。(1)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 (2) 这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8. (14.0分) (2017八上无锡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注释】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1) 与“臣之子皆下才也”句中“之”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至之市B . 齐之习辞者也C . 皋之所观D . 婴闻之(2) 下列对文段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 A . 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B . 文段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 . 伯乐认为自己的子孙都是才能很平庸的人,不可能找到天下最好的马。D . 由文段可以看出,伯乐非但善于相马,还善于发现人才,他对人才的理解有独到之处。(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三月而反_ 使人往取之_穆公不说_ 果天下之马也_(4) 翻译下面句子。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9. (8.0分) (2018七下顺德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漫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1) 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并举例分析。 (2) “鱼”在文章结构和表现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3) 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 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成就”的含义是什么?)(4) “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10. (14.0分) (2019七上揭西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走,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 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B . 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C . 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D . 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2) 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B .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C .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D .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3) 试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写法及作用。 11. (8.0分) (2019南浔模拟) 老师建议将有关范进的下列章回内容一起阅读。你觉得这样阅读有什么意义?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第四回 荐亡斋和尚契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三、 写作表达(50分) (共1题;共50分)12. (50分) (2019苏州模拟)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写道“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晏殊在浣溪沙中咏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