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同步练_第1页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同步练_第2页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同步练_第3页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同步练_第4页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同步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课时同步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对古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春望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C愚公移山中“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迁也“一句,“塞读“sai”,可译为“要塞”。D周亚夫军细柳中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然而汉文帝出军门后不由得说“此真将军矣”,赞赏有加。2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B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它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进行刻画。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莫泊桑,这篇小说以主人公“我”的见闻为线索,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D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3 . 下列文言文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但是我觉得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4 . 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蝉则千转不穷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殉职:因公务而牺牲生命。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B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C淫慢:放松懈怠。险躁:冒险浮躁。D嗔怪:对人表示不满。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6 . (题文)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i)抖擞(su)憔悴(ci)拆散(chi)B一霎时(sh)贮蓄(zh)匿笑(n)仿膳(shn)C搓揉(nin)讽刺(fng)难堪(kn)碣石(ji)D咄咄逼人(du) 菡萏(hn dn)黄晕(yn)应和(h)7 . 下列各项,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跳往助之A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8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是( )A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B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李白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斥,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答谢。9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地制宜B与人期行不期而遇C非宁静无以致远闲情逸致D一狼径去春去秋来10 . 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二、字词书写11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i(_),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m(_)。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qi(_)。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节选自曾文正公全集(注释)制义: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种诗歌体载。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诚子书1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亦不必尽废他业(_)(2)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_)(3)非宁静无以致远(_)(4)淫慢则不能励精(_)13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B可以告我共赏之C凡专一业之人D诸弟各有专守之业14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5 . 这两篇文章都告诫了我们治学之道,甲文重在强调_,乙文重在强调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候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什,父母寝睡之后,然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1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2)援疑质理_(3)好学眈书_(4)由是声誉甚盛_17 .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十二为中书学生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以衣被蔽塞窗户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C尤好属文属引凄异(三峡)D父母寝睡之后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8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19 . (乙)文中写祖莹父母、亲属和中书监对祖莹的态度和看法,其作用是什么?20 .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课内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1 . 给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俟( )其欣悦。22 .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 )(2)无从致书以观( )23 .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B媵人持汤沃灌。C同舍生皆被绮绣。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4 . 翻译下列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5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用原文回答)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26 . 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