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_第1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_第2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_第3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_第4页
西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升学考试3月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徐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蜷曲(jun) 熟稔(rn) 祈愿(q) 惩恶扬善(chng)B . 雏形(ch) 亘古(n) 嗔怒(chn) 心无旁鹜(w)C . 回溯(shu) 戏谑(xu) 慰藉(j) 通宵达旦(xio)D . 缄默(jin) 羸弱(li) 懊悔(o) 风雪载途(zi)2. (2分) (2019七下盐田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学无术的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发些海阔天空的议论。B . 面对小丑滑稽的表演,最严肃的陈教练也忍俊不禁地笑了。C . 经过全盘谋划、励精图治,属于整个团队的成功不期而至。D . 每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奋斗者都应该有海市蜃楼般的梦想。3. (2分)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各路神仙把美猴王塞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四十九天后美猴王炼就了火眼金睛,冲将出来。B . 父亲的病(选自朝花夕拾)一文,回忆作者儿时给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C .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东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D . 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4. (2分) (2019哈尔滨模拟)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初春,丁香花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依然挺立,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_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A .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她的芳香令人流连忘返啊!B . 她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团团,一簇簇,如海如霞。C . 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D . 她外表柔媚,内心婉约,虽无牡丹之富贵,亦有别样之情怀,深得哈尔滨人的喜爱。5. (2分) (2019八下潮阳期中)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B .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C .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D .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删去“使”)6. (2分)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在老师您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的新作已出版。今日登门拜访,送一本给您,敬请指教。B . 杜衡的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吩咐杜衡:“别玩游戏了。去,邀请你的舅舅来家里一起进晚宴。”C . 我校初二(2)班在这次汉字书写大赛中胜出,获得班级优秀奖,在此向他们表示慰问和鼓励。D . 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 (2019三门模拟)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 (2) 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 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 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 (5) 竹篱茅舍,_。(白朴越调天净沙冬) (6) 登山,则情满于山。杜甫登临泰山,“_,_”抒发了自己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壮志豪情;王安石登上飞来峰,“_,_”,表达了他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政治抱负;温庭筠行走在“_,_”的商山晨景之中,却仍无法抑止思乡的愁绪。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8. (17分) (2018七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高手中村一条黄土小道时隐时现在荒山野岭之上。荒山野岭上骄阳似火,蝉鸣阵阵,灌木茅草疯长正盛。惟独不见人影。此语自然夸张,说时就有两人沿着黄土小道去来,一东一西,相向而行。都是刚爬上了一面大坡,气喘吁吁,汗水渗渗,于是都不约而同地到路边一棵大树的浓荫下歇憩。荒山野岭上仅有的两个行路人就这样在荒山野岭上相遇了。向东去的一个看上去身材瘦小,肩着一付剃头挑子。向西去的是一个彪形大汉,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既同在一棵树下歇凉,就不能不搭话。大汉剜了剃头匠几眼,问道:“老兄,剃头的?”剃头匠眯眼微微一笑:“这还用说么?”大汉语塞。半晌,没话找话:“你能猜出我是干什么的吗?”剃头匠仍旧眯眼一笑:“我知道。”大汉再问:“干什么的?”“你哪,”剃头匠道,“既不是种庄稼的,也不是当官的,更不是做生意的。但你本事不小,挣钱不费力气。干你这行多在夜半三更之时,动若脱兔,静似猫行,跑跳腾挪,来去如风。只是得先把脑袋卸下挂在裤腰带上”大汉脸色陡变:“嚯,看不出你还真行!”剃头匠坐在剃头挑子上,笑而不答。大汉摸摸自己丛生的头发胡髭,里面蕴藏着粒粒热汗:“既然老兄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就请给我剃个头吧?”大汉拍拍屁股下的包裹说,“我照价付钱,敢不敢?”剃头匠站起来,依旧是那一副笑模样:“剃头匠以剃头为天职,没有不敢剃的头,也没有什么头不敢剃。”“嗬!来吧。”大汉笑了。“留发,还是剃光?”剃头匠问。“剃光,”大汉叫道,“热死球了,剃光爽快!”剃头匠到不远处的凹坑里汲了水,用石头支起烧锅把水烧热了。将大汉的头摁入盆中,烫透,洗净,取出,用毛巾揉吸了水份。尔后,让大汉坐在用绳子网成的躺椅中,围了白围布,把剃刀在那块被人油污垢漆得乌黑闪亮的刀布上啪啪地篦了几个来回,就正式给大汉剃头。喳喳喳喳!大汉丛生的毛发像黑雪一样纷纷飘落。剃完头,刮胡。剃头匠将躺椅支开放平,让大汉全躺在躺椅上。剃头匠刮得仔细,从嘴边到腮旁,然后转到脖子上。大汉感到剃头匠冰冷的刀锋在他的脖子上疾速飞走,旋来绕去,嗖嗖生风。刀刃接触皮肤,若即若离的游走所产生的那种微痒,确实使他感到惬意。他舒服地闭上了眼睛。许久,剃完了头。剃头匠拿出镜子给大汉照照:“咋样?”大汉看到平日那个须发丛生的自己不见了,镜子里出现了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光亮光亮的白葫芦。“嗬嗬,”大汉摸着舒服的光头,连赞:“不赖,不赖,看不出老兄手还真高,多钱?”“二十五块大洋。”“什么?”大汉惊了一跳,“二十五块大洋!?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剃头匠仍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儿:“多吗?不多。”大汉叫道:“怎么不多?剃一个头最多两吊钱,就算我这头难剃,加倍,也不过四吊钱。你敢要二十五块大洋?”“不多,真的不多。”“即使我给你10倍的价钱,也不过两块大洋,你敢要二十五块,还说不多?”剃头匠将手中的剃刀往上一抛,剃刀在空中像风轮一样呼呼转了半天,落下时又轻轻接着。大汉看到那刀刃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你仔细想想看多不多吧?老弟。”剃头匠把玩着剃刀,侧脸笑眯眯地看着他。大汉猛然幡醒。剃头匠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也知道了他包裹里是什么东西。刚才剃头匠刮胡时,刀锋在自己的脖子上绕来绕去,如果剃头匠处心不良,只晓在脖子上轻轻那么划拉一下,自己就会一命呜呼,那自己包裹里那几百块大洋还不全是他的?在这杳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之上,剃头匠想杀他真是易如反掌。大汉只觉得从脚底里冒出一股冷气,这冷气从脊梁直达脑门。大汉手脚冰凉。二十五块大洋买一条命?大汉浑身哆嗦着嚅嚅道:“不多,是不多。”大汉从包袱里摸出了二十五块大洋交给了剃头匠。剃头匠收了钱,微微一笑:“老弟,好走。”便肩起挑子向东走去。走了一阵,忽听背后大汉在喊:“老兄,慢!”剃头匠止步,扭转身。见大汉气喘喘追来,到他跟前,扑通一声跪倒,磕了一个响头:“大哥,你是高手。”剃头匠还是那么微微一笑,并不多言。扭转身轻飘而去,倏忽不见。只留下一颗锃亮锃亮的白瓢梦一样呆在荒山野岭之上。(名家名篇社会问题小小说欣赏之中村卷)(1) 仔细研读小说,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把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互猜身份剃头过程讨价还价结局剃头匠眯眼一笑_玩着剃刀,笑眯眯倏忽不见大汉_惬意、连赞_(2) 请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结合语境谈谈它的作用。 (3) 小说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高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9. (17分) (2019岳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柔软地带菜市场外,路边小贩在和城管交涉,对收摊的要求,讨价还价。“再等会儿,再等会儿。”“不能再等了,你再不走,我就要丢饭碗啦!”我饶有兴致地驻足倾听,观看。我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一种存于人的内心的柔软地带。社会总是在进步,几年前,在我的印象中,城管跟小贩交流只用动作他们飞起一脚,小贩的菜篮子随即像足球一样飞起。同样这个地点,我看到过多起。我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想,好像谁都没有错:小贩提篮卖点小菜能有什么错?城管为交通道路畅通有序而整顿又能有什么错?需要那么尖锐地对立吗?几天前,我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个细节: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士兵亨里奇受到审判。在柏林墙倒塌前,他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的青年。法庭上,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亨里奇仅仅是在执行命令,别无选择。而法官西奥多不以为然,他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在法律管辖的范畴之外。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的内心不是铁板一块,应该都能做到。法律和法规是坚硬的东西。如果不够坚硬,人们可以自由触碰,久之形同虚设,除此,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人的内心,也应该有软硬两个地带,硬的是原则,软的是良知。绝对的“神圣”,许多都化成后来的“荒诞”。因为世间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常识更为强大的东西,它们的检验,能够摧毁人们心中曾经毫无怀疑的确信与坚守。因此,在是与非之间,在权力与欲望之间,需要建立一个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能给后来的进与退留一点余地,给调整与纠偏留一点空间,而这,需要人们的内心有一块可以松动的柔软部分。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就和鲁迅商量着要改写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到了1934年,胡适终于将西游记的最后一回做了改写。“观音点薄添一难,唐僧割肉度群魔”,单看题目就知道唐僧做了些什么。唐僧的内心始终有个柔软地带,不似悟空见了妖魔一棒打死那么简单,因为妖魔是打不绝的,而且它们中的许多,还是天神们的坐骑或宠物。改写的部分,胡适让唐僧终于割肉了,妖魔被唐僧的大慈悲感化,为自己的欲望羞愧,每位只吃一小口,或者不吃。最后,待到东方满天红霞时,唐僧摸摸全身,肌肉复生,丰润如初。这就是柔软的力量对立被缓解,和解也已达成,唐僧也终于将大慈悲进行到底(文/查一路,有删改)(1) 通读全文,说说“柔软地带”具体指什么? (2) 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 将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可以吗?为什么? 【链接材料】在机场办机票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是看到带2岁以下的孩子坐飞机的乘客,只要飞机上的座位坐得不是特别满,他们往会把这类乘客安排在一个空座位的旁边。(4) 第段画线句“生活还需要刚性之外的柔软地带”,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四、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9分)10. (12分) (2019成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巴山夜雨钱歌川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于是乎雨又可话了。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深夜人倦拋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早晨出门,路面已千,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然而好景不常,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好几处。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好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巴山多夜雨,室内少晴天,又熬了一年。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他果然满口答应,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我只希望早点动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他们答应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巴山之雨,与夜俱来。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办法。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恶感。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1) 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 本文题为“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3) 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4) 文章第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 11. (7分) (2018八下綦江期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八年级(1)班将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 (2) 请你参照下列活动形式,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形式。 形式一:分门别类辑古诗形式二:_形式三:_(3) 与古人对话:请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古诗人,仿照示例与他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示例:刘禹锡,你一生坎坷,风雨中,你依然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你的豁达与乐观,鼓起了我前进的风帆。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2. (11分) (2017七下徐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蒙辞以军中多务_ 但当涉猎_见往事耳_ 及鲁肃过寻阳_孰若孤_ 蒙乃始就学_(2) 写下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指出出它们的具体含义(3) 翻译下列各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4)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