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明的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的生肖属相是鸡,姐姐比她大2岁,小明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礼物送给姐姐作为生日礼物,他选择了一个可爱的绵羊抱枕。B小明对朋友小王说:“家父常常告诫我,做人要踏踏实实才行。”C小明告诉奶奶:“农历八月份的节气有处暑和白露。”D农历除夕,小明和家人一起张贴对联、吃年夜饭、放爆竹。2 .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人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对于一朵美丽的花,_对于一道绚烂的彩虹,_。对于一场精彩的电影,_。对于一个珍贵的陶器,_。它前面的乌云与暴雨是一样有意义的。包装它的破报纸和碎纸屑是与它相同珍贵的。它脚下卑贱的泥土是样珍贵的。它周围的黑暗与它是同等价值的.ABCD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D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氛(fn)酒肆(s)遗嘱(zh)锐不可当(dng)B悄然(qio)凛冽(ln)畸形(j )杳无消息(yo)C翘首(qio)屏息(png)踱步(du)深恶痛疾(w)D粗鄙(b)滞留(zh)锃亮(zng)颔首低眉(hn)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他那衣衫褴褛的窘状,其经济的拮据境况是可想而知的。B他秉性淳厚,又淡泊名利,闲居乡村,日子过得洒脱而又恣睢。C国家的强盛是个人幸福生活的根基和保障,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D四家邻舍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都面面相觑,不敢作声。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阿健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忽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毕业后,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条。”我当然没有要一条。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珍惜。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6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说:“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三件往事做好铺垫。B文章以总分的形式结构全文,回忆了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深情。C“我”不把这三件事告诉母亲是因为母亲是乡下人,没有文化,给我的爱也是最朴实的。如果告诉了母亲,反而会让她增加了担心与忧虑,此时善意的谎言是最美的。D文中第段加点词“欣然”和第段加点词“喜悦”,表现母亲的“幸福”情绪,母亲为自己能为儿子做这些事情感到由衷的满足。7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所写的三件往事。8 . 认真阅读第段,揣摩加点的词语“兴奋”和“认真”,通过合理想象,简要描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0字以内)9 .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1)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从人物描写角度)(2)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从修辞角度)10 . 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可感的。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儿子的“幸福”。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DNA存数据2016年4月,全球最大的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存储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数据的拷贝。DNA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它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内,因此也是最高效的载体: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体细胞核内,DNA约包含30亿个碱基对,后者是其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的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立方纳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大概0.1立方纳米。那么,DNA是如何记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专家作为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能被电脑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种碱基(A、T、C、G)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种能自动拼接A、T、C、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们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份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存空间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间就可以长达数世纪,甚至更长。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数百万年前猛犸象的毛发,还成功将其DNA从中提取出来,并破译出了有效信息,这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有的其他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过了这个期限,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读取它的机器了。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巨大,单是合成成本便达上千美元。但数十年后,DNA储存或许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室,还有诸如亚马逊、谷歌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个DNA分子,用于研究数据存储。这次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有删改)11 . 根据情境完成题目。(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一致的一项是(_)A碱基对是DNA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BDNA片段如头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可见DNA储存都是在液体里。C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数万年前猛犸象的毛发,还成功将其DNA从中提取出来,并破译了有效信息,这说明DNA储存可以取代现有的其他储存载体。D2016年4月,全球最大的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将购买100万个DNA分子,并已存储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数据的拷贝。(2)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明DNA储存的优势和不足。12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3 . 请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三、句子默写14 . 根据要求默写。(10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七律 长征(2)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3)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4)唐陆龟蒙别离诗中“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的“ _,_ ”两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_,_。(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 (7)橘生淮南则为橘,。(晏子使楚)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5 . 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B乃悟前狼假寐(睡觉)C屠暴起(暴躁)D止增笑耳(只)16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以刀劈狼首B屠乃奔倚其下屠自后断其股C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8 . 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小题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释)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陂: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19 . 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20 . 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豕(sh):猪。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几:差不多,几乎。服田:驾牲口耕田.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21 . 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加点字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字义(1)大豕不肯就轭接近,靠近。就职,赴任。从事。成,成功。_(2)子过矣经过。超过,胜过。犯错误,错误的。拜访,探望。_(3)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罪过,错误。抱怨,指责。优异,杰出。尤其,特别。_(4)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放牧。放牧的人。整治,治理。牧地,牧场。_22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耕当以牛”中“以”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项?A子以予颠之倒之B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23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吾 悯 而 诏 子 子 乃 反 怒 而 弗 答 何 也2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豕纵大,安能耕耶?(2)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25 .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商於子为什么会这样说?七、名著阅读26 . 选段中的“她”是谁?选段中“元旦的古怪仪式”是什么?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