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妖娆(ro)箴言(zhn)相德益彰(d)李代桃僵(jing)B秘诀(ju)嘶哑(s)随机应变(yng)抽丝剥茧(bo)C灰烬(jn)勃发(b)丰功伟绩(j)金戈铁马(g)D恪守(k)瞥见(pi)言不及义(y)随心所欲(y)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刚搬到这个小区,交往面有限,很多邻居还不认识。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霎时渐渐受到全世界关注。3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B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C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D陆轩经过六年的苦练,谈得一手好琴,终于在我市比赛中获得金奖,真是当之无愧。4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D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葫芦瓢子林清玄(1)在我的老家,母亲还保存着许多十几二十年前的器物,其中有许多是过了时,到现在已经毫无用处的东西,有一件,是母亲日日还用着的葫芦瓢子。她用这个瓢子舀水煮饭,数十年没有换过,我每次看她使用葫芦瓢子,思绪就仿佛穿过时空,回到了我们快乐的童年。(2)犹记我们住在山间小村的一段日子,在家的后院有一座用竹子搭成的棚架,利用那个棚架我们种了毛豆、葡萄、丝瓜、瓢瓜、葫芦瓜等一些藤蔓的瓜果,使我们四季都有新鲜的瓜果可食。(3)其中最有用的是丝瓜和葫芦瓜,结成果实的时候,母亲常常站在棚架下细细地观察,把那些形状最美、长得最丰实的果子留住,其他的就摘下来做菜。(4)等葫芦瓜完全熟透在树上,枯干以后摘取,那些长得特别大而形状不够美的,就切成两半拿来当舀水、盛东西的勺子。长得形状均匀美丽的,便在头部开口,取出里面的瓜肉和瓜子,只留下一具坚硬的空壳,可以当水壶与酒壶。(5)在塑料还没有普遍使用的农业社会,葫芦瓜的使用很广,几乎成为家家必备的用品,它伴着我们成长。到今天,葫芦瓜的自然传统已经消失,葫芦也成为民间艺品店里的摆饰,不知情的孩子怕是难以想像它是论语里:“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与人民共呼吸的器物吧!(6)葫芦的联想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甚受欢迎的人物,像李铁拐、济公的腰间都悬着一把葫芦,甚至水浒传里的英雄,武侠小说中的丐帮快客,葫芦更是必不可少。早在后汉书的正史也有这样的记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7)在云芨七签中更说:“施存,鲁人,学大丹之道,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夜宿其内。”可见民间的葫芦不仅是酒器、水壶、药罐,甚至大到可以涵容天地日月,无所不包。到了乱离之世,仙人腰间的葫芦,常是人民心中希望与理想的寄托,葫芦之为用大矣!(8)我每回看美国西部电影,见到早年的拓荒英雄自怀中取出扁瓶的威士忌豪饮,就想到中国人挂在腰间的葫芦。威士忌的瓶子再美,都比不上葫芦的美感,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在葫芦的壶中,有一片浓厚的乡关之情,和想像的广阔天地。(9)母亲还在使用的葫芦瓢子虽没有天地日月那么大,但那是早年农庄生活的一个纪念。当时还没有自来水,我们家引泉水而饮,用竹筒把山上的泉水引到家里的大水缸,水缸上面永远漂浮着一把葫芦瓢子,光滑的,乌亮的,琢磨着种种岁月的痕迹。(10)现代的勺子有许多精美的制品,我问母亲为什么还用葫芦瓢饔,她淡淡的说:“只是用习惯了,用别的勺子都不顺手。”可是在我而言,却有许多感触。我们过去的农村生活早就改变了面貌,但是在人们心中,自然所产生的果实总是最可珍惜,一把小小的葫芦瓢子似乎代表了一种心情社会再进化,人心中珍藏的岁月总不会完全消失。(11)我回家的时候,喜欢舀一瓢水,细细看着手中的葫芦瓢子,它在时间中老去了,表皮也有着裂痕,但我们的记忆像那瓢子里的清水,永远晶明清澈,凉人肺腑。那时候我知道,母亲保有的葫芦瓢子也自有天地日月,不是一勺就能说尽。我用那把葫芦瓢子时也几乎贴近了母亲的心情,看到她的爱以及我二十多年成长岁月中母亲的艰辛。5 . 阅读全文,概括葫芦瓜的作用。6 . 文章多次引用古代典籍中有关葫芦的内容,有什么作用?7 . 文中第11节划线句有何含义?母亲保有的葫芦瓢子也自有天地日月,不是一勺就能说尽。8 . 文章第8节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9 . 文中“葫芦瓢子”寄托了哪些情思?阅读寒青的节制是心灵的闸一文完成后面题目。著名学者梁漱溟说,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我们常常打败别人,却很难战胜自己。也就是说,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从而丢失了自我。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节制,心灵往往盛放了不该盛放的东西,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xi)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李醯非但没有成为医学名家,还为后人所不齿。如果李醯不让噩运的种子发芽,能化忌妒为动力,发愤提高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没有节制,放纵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虞国君主贪欲膨胀,不加节制,为得到晋献公的良马宝玉,不惜借道给晋国,最终落了个亡国丢身的下场。可见,不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轻则会伤身害己,重则会祸国殃民。给心灵加个节制的闸,就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达成自己的目标。(A)浅水大鱼不游,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就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修养。(B)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一个闸,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装满人间美好。(有删改)10 . 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 . 下面这则小故事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合适,请说明理由。(材料)一天,台湾作家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了,他不吃;冰糖肘子端上来了,他又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了,他还是说不能吃。最后八宝饭端来时,他说要这个。朋友提醒他里面有糖和淀粉。他说:“我当然知道。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节制着、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2 . 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在文中的含义。(1)似与游者相乐乐:_(2)其岸势犬牙差互差互:_(3)以其境过清清:_(4)才美不外见见:_(5)策之不以其道策:_13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4 . 诵读下列句子,每句至少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1)皆若空游无所依(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5 . (甲)(乙)两文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别概括。四、句子默写16 . 用诗文原句填空,第(4)题需填写作者。(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2)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云横秦岭家何在?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_,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6)不应有恨,_?(苏轼水调歌头)(7)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8)国庆七十周年庆典彰显了大国雄风,百年“中国梦”并不遥远。我们坚信“_,_”。(请填入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五、综合性学习17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每篇作品,都是反复修改而成的。他的小说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发表时只有5页,可是手稿却有800页。他写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时,仅开头就改过12次。最后才定稿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