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题 (共15题;共88分)1. (2分) (2019重庆)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B . 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C . 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D . 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2. (2分)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怨怅 吹墟 劈头劈脑 对答如流B . 羡幕 寻思 自暴自弃 地灵人杰C . 伶利 朦胧 忙忙碌碌 挖心搜胆D . 褒贬 班师 犹豫不决 有感于怀3. (2分) (2019九上湛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B .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C . 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D . 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 , 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4. (2分) (2017九下万盛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袁隆平先生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B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陈代谢类疾病患者正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C . 谈及山城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乃至全球化的视野,不盲目乐观。D . 我们要自觉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读整本书,让“书香满城”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5. (2分)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保姆 胸脯 摩难 玩耍B . 哀悼 淡薄 和蔼 怨恨C . 翅膀 疏懒 寂寞 竹竿D . 麻烦 惧惮 推测 骇死6. (2分)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在北宋哲宗朝首次修撰颁行,到徽宗朝由将作监李诫重新编修。在正文之外,全书前还有目录和“看详”。_。_,_,_,_,_,在世界建筑史和整个人类文化遗产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编订的建筑设计与施工规范专著对当前的古建筑修复、仿古建筑施工与古典风格室内外装饰等也有直接的参考指导作用这样一部既有理论根基又有详尽工程技术细节指导的专著被学界称为“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看详”主要是对各种“作”制度中若干规定的理论依据的简要阐述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参考书A . B . C . D . 7. (2分) (2019八下福田期末)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柳宗元都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杜甫、白居易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是唐代文人。B .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角色没有台词”。C . 写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D .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民炎。”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8. (2分) 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余幼时/即嗜学B . 益慕圣贤之道C . 腰白玉之环D . 门人弟子填其室9. (3分) (2019七下长春期中)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世界需要爱。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1) 应该选择的标点是_。 (2) 应该用的关联词是_。 (3) “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修改病句。 (4) 仿写划线句子,要求符合语境。 10. (4分) (2017八上东台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木受绳则直,_。 (2) _,绝知此事要躬行。 (3) 山河破碎风飘絮,_。 (4) 五岭逶迤腾细浪,_。 (5) 春望中采用反衬手法以乐衬悲的名句是:_,_。 (6) 曹操在龟虽寿中唱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 11. (10分) (2019七上温州期末) 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 “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_的氛围。 (2) “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2. (14分) (2018七上开平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尊君在不_相委而去_入门不顾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 .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是蒲松龄。C . 本文记述了七岁的元方据理责备父友“无信、无礼”,表现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及聪颖机智、正直不阿的性格。D . “尊君”和“家君”,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3. (20分) (2018九上潮南月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 , 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做“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1) 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B . 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C . 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D . 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2) 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 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14.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答案在风中飘【虚假消息】【网民声音】土豆泥的故事2046;村上一直关注着这个事情的动态。焦仲卿:得不到的水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情无恐。张_XiAozhao;诺贝尔都不要,造诣要上天了。海特维拉X:村上哭晕在厕所。maslkwong边伦: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satow;可能是电话没有按时实名注册。各大句话:迪伦先生!恭喜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尽快与我联系领取百万美元奖金!只需缴纳五万元人民币手续费即可!请把手续费打到我农行卡,卡号6228*【学者反思】首先,迪伦是一个以反叛和行为难以预测著称的艺术家,我头脑里已经有了这个先入之见,他的拒奖理由与我头脑里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把这当作他拒奖的真实理由,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一种“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误又称肯证偏见或验证偏见,是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的一种,指的是,当我们主观上已经有某种看法或观点时,我们往往领向于寻我或直接接受那些能够支持原有看法的信息,而忽视那些可能橡翻原有看法的证据。这种偏误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能觉察自己的偏误,不等于他在其他事情上也能觉察自己的偏误。其次,我也没有给这条消息太多的停留时间。我们只是对特别注意或在意的信息才会产生认真的怀疑,有了怀疑也才会去进一步核实,我们对每天接收到的许许多多信息会作一个快速的评估,一般会只关注自己认为是重要的信息。对信息的重视是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必要条件,只有重视了才会细加思考。我对这条假消息觉得奇怪,但并没有将此转变为认真的怀疑,因此也就没有想到要核实它的真低。【风凰评论】人们热传这些炮制出来的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或者没有养成核实、验证的习惯。这一方面与教育缺失有关我们的教育往往不会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事实上,只要动一下鼠标,搜索一下相关信息,摆明了骗人的洋葱新闻就不会被那么多单纯的人“信以为真”了。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有些人在刷存在感与点击率。在我看来,这部分人在接受和传播这些洋葱新闻时,未必真“信”,他们可能无所谓真相如何,而更在乎在信息俗播链条中的“不可缺位”。因此,对于“拒奖”信息的传播者来说,他们完会可以不在乎信息的真伪、质量,他们只在乎新的噱头在热情的过程中,自己是否缺位,是否抢占了先机,从这个角度看,“谣传”也好,“传讹”也罢,参与传播者基于传播竞争的优势而先转发了再说,也就不难理解了。(以上材料摘编自相关网站)(1) 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A . 偏误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能觉察自己的偏误,他在其他事情上也能觉察自己的偏误。B . 我们对每天接收到的信息会作一个快速的评估,只会关注自己认为是重要的信息。C . 人们热传假新闻,与我们的教育不会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有关。D . 确认偏误是指当我们主观上已经有某种看法时,往往会忽视那些可能推翻原有看法的证据,倾向于寻找或直接接受那些能够支持原有看法的信息。(2) “他们只在乎新的赚头在热传的过程中,自己是否缺位,是否抢占了先机。”你赞成【风凰评论】中这样的判断吗?结合【网民声音】,说说你的看法。 (3) 人们为什么会轻信施勃追伦拒奖的消息?结合【学者反思】环【风凰评论】进行分析。 15. (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