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堂达标训练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堂达标训练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堂达标训练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堂达标训练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堂达标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堂达标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该国的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养生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2 . 我国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其位于(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欧亚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读部分板块示意图,完成问题3 . 图中甲板块的名称是( )A美洲板块B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4 .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下列哪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美洲板块B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D南极洲板块5 . 甲、乙板块的分界线是红海,受板块运动影响,红海将( )A面积扩大B面积缩小C面积不变D海底变浅6 .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C寒潮入侵,气温骤降,及时增添衣服D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日本是一个有名的“地震国”,公元六世纪就有地震记录。全国每年平均有一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五级以上的大地震在近百年中发生过100多次。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7 . 如果想要查找日本这个国家的位置,可以查阅A世界地形分布图B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图C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D世界人口分布图8 . 关于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正确的是A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处于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C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9 . 东非大裂谷和红海的形成原因是( )A这里地震频繁造成的B这里火山活动剧烈造成的C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D地壳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运动造成的读美国本土图,完成下面小题。10 . 关于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独占北美大陆C位于北温带D是四面临海的国家11 . 下列关于美国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A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大洲和寒、温、热三带的国家B五大湖中苏必利尔湖属于美国C东部是地势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D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是美国两个海外州12 . 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我们应( )A从高楼跳下来B就近躲在床下、桌下C乘电梯下楼D大声呼救13 . 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碰撞形成山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板块之间的张裂形成的。C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D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主要原因是板块之间的碰撞形成的。二、解答题14 . 读半球图,回答问题。(1)、两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2)、两大洲的分界线为。(3)大洲居民主要使用(语言)。(4)ABCD四大洋中,C大洋是。七年级(7)班某同学在学习了大洲和大洋一节后,画了如下一个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 . 下列数字和字母代表哪个大洲或大洋: _ _A _B_16 . 和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运河。17 . 和两大洲的界线是_、乌拉尔河、里海、_、黑海、 _海峡。18 .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填代号)19 .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东西半球上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半球。2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