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物理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物理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物理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物理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若发光体与孔的距离不变,而改变屏与孔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屏越远,像就越大B不管如何移动光屏,像总是正立的C屏越近,像就越大D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像的大小总是不变的2 . 如图所示是热现象的一些情景或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BCD3 .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4 .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15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5 . 关于光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因为光发生反射而形成的B在墙上挂上平面镜,能扩大视觉空间C彩虹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6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吉他手在演奏前需要调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是为了调节音调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低些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上的污垢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7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8 . 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光在同种透明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9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C日食和月食的成因D人不能看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10 . 在完成课本隔着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看泥娃的实验后,路奕又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杯的一侧,透过杯子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铅笔所成像基本不变的是A铅笔的长短B铅笔的笔尖朝向C铅笔的粗细D铅笔的长短和粗细11 . 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ABCD12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瓶外壁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3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B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不遵循反射定律C凸透镜仅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4 . 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二、多选题15 . 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D生活中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三、填空题16 .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器件,它运用到光的_(填“直线传播”、“折射”、“反射”)原理。中间比边缘_的透镜是凸透镜,如图中的_(选填A、B、C、D);中间比边缘_的透镜是凹透镜,如图中的_(选填A、B、C、D)近视眼镜为_透镜,远视(老花)眼镜为_透镜(选填“凸”或“凹”)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此时底片在离镜头_的位置。(填“1f与2f之间”或“大于2f”或“小于1f”)17 . 如图所示,将远视眼镜放到凸透镜的前面,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_(选填“虚”或“实”)像。拿走远视眼镜,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的像再清晰,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拿走远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的像再清晰,应将烛焰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18 .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器件,它运用到光的_(填“直线传播”“折射”或“反射”)原理,中间比边缘_的透镜是凸透镜,如图中的_(填“A”“B”“C”或“D”);中间比边缘_的透镜是凹透镜,如图中的_(填“A”“B”“C”或“D”)19 . 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时,观察到与音叉接触的乒乓球将会摆动,这一现象说明,用力敲打音叉,小球摆动的幅度变大,说明20 .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_像,像成在目镜_,通过目镜观察时,目镜再把这个像_一次。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21 .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决定。它只透过本身相同颜色的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_决定,它只反射与本身相同颜色的色光,其他颜色的色光被它吸收。22 . 如图甲的电吉他,当用等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所发出的声音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图乙是电吉他的原理简图,当弦被拨动时,线圈中产生电流,继而还原成声信号传送出击。若某时刻产生ab方向的电流,则此时螺线管上端为_(填“N”或“S”)极。23 .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_像如果你要看到笔尖变为指向右侧需要将铅笔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杯慢慢移动24 . 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如图所示,时隔152年人们又见到了超级蓝色红月亮。发生月全食是光_(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的结果。可以猜想:红光与蓝光相比,_光穿越空气的能力更强。25 . 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周末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岸上的影子是光的_形成的,湖中柳树的倒影是光的_形成的26 .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 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 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_(缩小/等大/放大)的_(虚像/实像)的原理,实现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5cm、10cm 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焦距为_cm的凸透镜.27 . 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 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28 . 如图给出的三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答:A;B;C29 . 小刚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但刻度标记不准确,小红同学为了检测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显示为4,将它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显示为96,那么用此温度计测量某一物体温度显示为34,则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_30 . 小雨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时进行了如下操作:他在家中的空鱼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了大量的盐,过了几天,他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光线沿_(选填“直线”或“曲线”)传播,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的特点.四、实验题31 . 小皓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先后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且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_,该物质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皓用此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烛焰作光源,请回答以下问题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实验前正确安装器材,并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某次实验过程中焰心与光心间距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未画出)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2 . 小兰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u为烛焰至透镜的距离,v为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至透镜的距离。小兰调整u,测量相对应的v,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u/cm6030201513v/cm1215203045(1)此凸透镜的焦距f=_cm。(2)如果u=16cm,光屏上能得到烛焰的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3)设想光具座足够长,u足够大,则v的值接近_cm。(选填“0”、“5”或“10”)(4)若透镜的下半部以黑布遮住,则看到烛焰的像会变_。(选填“亮”或“暗”)33 . 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_.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_(填“增大”或“减小”).34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翻折,此时在纸板B上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这说明:_;(4)光线以30角入射进行实验,测得反射角也为30,由此可得结论: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可靠吗?_理由是_。35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_放置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2)再拿一支外形_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五、作图题36 . 在图中,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