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件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100以内的笔加和减主要难点:1 .不进位加法(一)在具体情况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探索和把握2位和2位的计算方法。(3)让学生感受到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位加法(一)在具体情况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搜索把握2位和2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3)通过两位数的加法解决单纯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不退位的减法(一)在具体情况下,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2)搜索并把握2位减去2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三)提出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四、退位减法(一)在具体情况下,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2)搜索掌握从二位到二位的漏位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3)通过两位数的减法解决单纯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五、“多数”、“少数”的应用(1)具体情况下,理解“比某个数量少几个”的现实问题。(2)利用工具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明确与哪个数量相比发生了什么,最后用公式进行记录。(3)能够以适当的排列方式解决对应的实际问题。(四)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六、加、减(1)搜索并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100内加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性。7、加减混合(1)搜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二)提高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8 .加减法估计(1)具体情况下,了解加减运算估计的实际意义。(2)一般把握100以内的加减运算的推定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推定。(三)发展推断意识,提高推断能力;实践活动(1) :我长高了(一)加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推断能力和手工操作能力。(3)渗透统计知识,感到成长的喜悦。知识点:1、用纵式计算2位数的加法运算时:同一位数对齐,加号写在上位下行的前面。从第一名开始增加。第一名不足第十名时,进入第十名。用纵式计算2位减法时:相同位的对位,减号写在上位下行之前。从第一名减去。位不够时,请记住从10位减去1,减去10位,减去10位,减去1,然后再计算。2、概算:将接近一个整数百的数据视为整数百来计算。方法:第1位少见少于5,第1位多见多于5,视为最接近的整数十数或整数百数。例如49 429028 45 24100注:问题出现“大体”一词时,需要报价。3 .用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的减法计算,从“比”字两侧的比较数中减去小的数。4、多、少的已知问题。 比谁都少,从谁里减去数量如果未知数比谁都多,给谁加什么?例题1 .会计51-30=60-35=59-28=10 13=12 10=42 24=10 55=25 66=89 10=66 16=99-85=80-40=65-41=71=68=26=61-53=53-48=17 35=83-40=61-57=74-52=35 46=18 12=86-51=22 60=87-40=29 43=87-53=2、公式计算:比29多17个数是多少?7的3倍是多少?8个6是多少(2)两步纵向计算45 5 40=83-50-4=30-14-8=70-33 7=96-70 6=94-60 4=7 23-4=93-49 27=3 .应用(1)参加二年级一组课外美术班的有9人,参加音乐班的是美术班的两倍,参加音乐班的有多少人?(2)二年级有8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 一共有多少人?二、米,厘米与角成直角重点难点1、(1)通过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可以用给定的“工具”进行报价和测量。(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含义。(4)可以用厘米估计小物体的长度,用尺度测量小物体的长度。2、(1)了解大米,了解大米的实际意义,可以用大米估计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可以适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识别米,用米测量物体的长度。(4)可以初步识别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画出长线段3、(1)结合生活状况,认识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在“寻找”、“说话”、“折叠”和“画画”等活动中,首次认识和认识角度。(3)知道角落各部分的名字,正确画角落。4、(1)根据具体情况,直观认识直角,画直角标记。(2)可以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用工具画直角。(3)可知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知识点1、常用长度单位:米,厘米。2 .短物体的测量通常以厘米为单位,长物体的测量通常以米为单位。3、测量时:将尺寸“0”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笔记的右端,其数量为几厘米。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特征:线段笔直。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测量长度。六、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边。 那两边不是线,而是线。 辐射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长度。这将是:7、角的画法:从一点出发,用尺子在不同的方向画两边,角就会变成一个。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教科书第41页的图)。8、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一个是直角。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个角,都是直角。9、要知道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就比较三角板的直角。10、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度无关,只与两边开放的宽度有关。例题1.1米21厘米=()厘米53厘米18厘米=()厘米2、一条线段有()个端点,可以直接测量。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个边,边不能一直测量。比较4,1米的绳子和100厘米的绳子,()两条长度1米的绳子长度100厘米的绳子长度5、明亮的身高是85厘米,玲玲比明亮的身高高10厘米,玲玲身高是多少厘米6、一根绳子对折后,长3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三、表内乘法重点难点1 .乘法的初步认识(1)数一数,结合钟摆的具体活动,经历同样的加数和式子的抽象过程,感受这样的运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2)根据具体情况,经历将相同的加法运算式抽象化为乘法运算式的过程,首次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联系和差异。(3)将相同的加法运算式改写为乘法运算式,了解写法、读法,应用加法运算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式的结果。2 .乘法的初步认识(1)可以根据加算式列举乘算式,知道乘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2)乘算式中表示“相同的加算式”很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算奠定了基础。(3)从生活状况中发现并提出乘法可以解决的问题,学习初步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三五口子(1)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5的乘法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制作过程。(2)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乘法口诀的优势。(3)生活中简单的现实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解决。四、二、三、四的挂口(1)根据具体情况,经历2、3、4乘法口诀的制作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口诀的制作方法。(2)发现各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整齐的思维习惯,逐渐发展数感。(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按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运算,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1)根据具体情况,掌握乘法、减法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2)用含二级演算的公式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问题解决办法的多样化。(4)在编写两个问题中,适当拓展,发现与学生相邻的两个词语口诀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六六个挂口(1)体验独立探索、创建6个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现有知识中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2)掌握6个关口,用它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七七嘴(1)根据具体情况,探索、编制7个乘法口诀,学习如何从现有知识中探索新知识。(2)把握7个关口,用它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8、“倍”的含义及应用(一)根据具体情况体会“倍”的含义;(2)利用操作和图表了解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探索“求一个数量多少倍”的计算方法。(3)“求个数的几倍”的现实问题可以乘法解决。(4)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九八挂口(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和把握8个乘法口诀。(2)用学过的乘法计算表内的乘法,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十九个口子(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制作和把握9个乘法口诀。(2)用学过的乘法计算表内的乘法,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实践活动(二) :让我们看看(1)用主题图复习关于第3、4、5、6单元的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识别、表内乘法)。(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点1、几个同数的连续加法除了用加法表示之外,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更简单地表达。2 .当将相同的加法运算乘以相同的加法运算时,相同的加法运算的个数或相同的加法运算的个数变为相同的加法运算的个数。示例: 555表示54或453 .加法写为乘法时,加法之和与乘法之积相同。4、乘式中,两个系数交换位置,乘积不变。5、公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计算公式。乘法:因子=乘积加:加=加减:被减数-减数=差积分系数=系数和-加数=加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在6,9的乘法口诀中,数乘9或9乘法可视为从数十减去数,其中“数”指相同的数。范例: 19=101 95=5057、看图,写乘法、减法式时:乘法:用乘法表示相同的部分,加上其他部分。乘法减法:先将所有部分乘以相同的乘法,然后再减去很多部分。计算时,先乘以,然后加减。这将是:加: 3、3、3、2=14乘法: 34 2=14乘法减法: 35-1=148“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的倍数或倍数计算。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那个是这个相同的加数的几倍。 例如3个5个是五的三倍。例题1、判断、()中正确的“”,错误的“”(1)“八比五是多少?”比八多五是多少? 全部加()(2)“九比十六少多少钱? “比16少9的数量是多少? 和求。 减去()(3)求几个同样的加数之和,乘法计算很简便。 ()(4)55=25读书:两因子均为5,乘积为25。 ()2、先看图,然后填空(1)总共有多少加工公式,如下所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求和总共有多少乘法公式,(3)第1个山有3个,总个数是第1个山的()倍,求总共有几个式子。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画使的个数为的4倍。先生在(86=48 )处,8和6都被称为(),并且48被称为()(6)首先填写乘法口诀,然后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公式。(1) () 84(二)七()六十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口算77=32=54=13=49=29=43=23=99=27=19=38=61=88=65=57=51=22=58=24=52=25=62=26=35=3 18=59=47=17=37=42=48=66=79=33=78=31=14=34=15=11=4、接下来不能直接改写为乘法运算式的是()773343888四、观察物体重点难点1 .建立观察角度(1)通过观察活动,根据体验的场所不同,观察物体,观察到的形状有可能不同。(2)能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2、轴对称(1)通过欣赏照片,感知到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2)通过“折叠”“剪切”“说明”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如果是合适的直线,可以找到对称轴,对称轴两侧部分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则完全重叠)。(3)识别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在方格纸和构思图上画出简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熟食店市场调研与经营策划案
- 高校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政策
- 企业用工需求调查表模板
- 施工准备工作联系函标准格式
- 《论语》经典章节教学设计与课件
- 银行信贷业务操作规程及风险防范技巧
-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 建筑施工合同条款应对解读
- 紫藤萝瀑布教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 销售团队2023年度业绩分析报告
- 医药行业市场营销计划书药品销售预算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