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磷酸铁锂的制备及应用。磷酸铁锂的制备与应用,磷酸铁锂的特性,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高温固相合成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2。磷酸铁锂的特性,理论容量:170毫安时/克电压平台:3.5伏质量密度:3.64克/立方厘米锂在磷酸铁锂中几乎可以100%嵌入/脱嵌,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60),3。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理。正极反应:磷酸铁锂=Li1-xfe po4 xlxe-负极反应:cxlxxe-=CLix电池总反应:磷酸铁锂C=Li1-xFePO4 CLix放电时发生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磷酸铁锂充放电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示意图,磷酸铁锂的反应机理,以LiOHH2O、Fe2O3、NH4H2PO4和碳源为原料,生成磷酸铁锂的反应机理如下:5、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高温固相合成水热合成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液相共沉淀法,6,FEC 2o 42 H2O;Li2CO3、LiOHNH4H2PO4、(NH4)2HPO 4;碳源,行星球磨;氧化锆球磨罐;氧化锆球,预处理:350-500;反应温度:600850,一般工艺流程,高温固相合成,备注,7,高温固相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缺点是研磨和混合的混合均匀性有限,热处理温度高,热处理时间长,产品能耗大,成分、结构、粒度分布差异大等。草酸亚铁在材料的电化学性质上难以控制,相对昂贵。此外,惰性保护气体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水和二氧化碳,会产生碳酸氢铵晶体颗粒,造成产品污染。8.水热合成法,可溶性亚铁盐(如FeSO 4);Li2CO3、LiOHH3PO4碳源等。按化学计量比搅拌混合均匀,处理温度约180,反应温度500800,一般工艺流程,备注9。优点:工艺简单,相均匀,粉末粒度小,缺点:耐高温高压反应器大,难度大,成本高。使用LiOH作为沉淀剂,这需要更多的LiOH消耗,并且增加了原材料的成本。亚稳态FePO4,水热合成法,10,溶胶凝胶法,Fe2AC 3/Fe3(NO3)3容易形成。Li2CO3、LiOHH3PO4、NH4H2PO4、(NH4)2HPO 4;柠檬酸;碳源等。先将各种原料溶解,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在搅拌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原料加热到60-80形成溶胶,焙烧温度:600-800,一般工艺流程,备注,11,优点前驱体溶液化学均匀性好,凝胶热处理温度低,粉体粒度小,分布窄,粉体烧结性能好,反应过程容易控制,设备简单,有效提高了产品纯度和结晶性能,缺点是干燥收缩率大,工业生产难度大,合成周期长,溶胶-凝胶法,12,微波合成法Li2CO3、LiOHNH4H2PO4、(NH4)2HPO 4;碳源等。可选用国产微波炉,反应时间:10-20分钟,行星球磨;氧化锆球磨罐;氧化锆球,一般工艺流程,备注,13,具有热能利用率高,加热温度均匀,操作简单,合成时间短,消除惰性气体保护,设备投资难以控制,工业化难度大,微波合成法,14,可溶性铁盐,锂盐,磷酸盐等优点。一般形成含有Fe2的深绿色沉淀,预处理:350-500;反应温度:600850,液相共沉淀,一般工艺流程,备注15,廉价无污染颗粒细小均匀,缺点是受沉淀条件限制,原料选择范围小,生产工艺复杂,存在沉淀废液处理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液相共沉淀、16、高温固相合成、高温固相合成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等特点。受到磷酸铁锂制造商的青睐,并已成为工业上最常用的合成方法。,18,FeC2O42H2O具有独特的性质。FeC2O4中的Fe2在常温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易被氧化成Fe3。因此,氯化铁已成为磷酸铁锂制备中最常用的铁源材料。目前,由于草酸亚铁的价格等问题,使用廉价的三价铁作为铁源的研究现在倾向于四价铁。高温固相合成。前体制备是将称量好的原料充分混合。前驱体的制备主要包括球磨、研磨、液相法等。其中,与球磨法相比,研磨法制备的磷酸铁锂颗粒相对较细。然而,通过液相方法获得的前体材料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混合原料,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球磨法原料混合程度有限的问题。高温固相合成,20,高温固相合成,倾斜湿磨,21,对于高温焙烧,目前公认的方法是两段焙烧。第一阶段:原料分解,此时温度约为380;第二阶段:磷酸铁锂的生成阶段,温度一般在600850之间。高温固相合成22高温固相合成23高温煅烧得到磷酸铁锂,其颗粒高度团聚,需要粉碎。实验室使用球磨和研磨进行粉碎。然而,市场上有专门的磷酸铁锂粉碎机。高温固相合成,24,高温固相合成,磷酸铁锂专用粉碎机,25,通过高温固相法获得的磷酸铁锂,粒径分布范围广,此时需要筛选和分级来选择所需的磷酸铁锂。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播放器、蓝牙耳机等便携式产品的普及以及未来几年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二次电池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据预测,未来10年,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增长约200%。27、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28、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29、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从表中也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8年,磷酸铁锂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7.25%,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单位:吨,30,磷酸亚铁锂电池特性,高效率输出:标准放电2 5C,持续大电流放电至10C,瞬时脉冲放电(10S)至20C;高温性能好:外部温度为65时,内部温度高达95,电池放电时温度可达160。电池的结构是安全和完整的。安全性是最好的:如果电池内部或外部损坏,它不会燃烧或爆炸。优异的循环寿命:500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大于95%;过放电至零伏不会损坏。快速充电;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31、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大型电动汽车:公交车、电动车、旅游车等。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小型平板车、叉车、清洁车、电动轮椅等。电动工具:电钻、电锯、割草机等。汽车、船只和飞机等玩具的遥控;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储能设备;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灯、警示灯和矿灯(最安全);更换相机中的3V一次性锂电池和9V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尺寸完全相同);小型医疗设备和便携式仪器等。32,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33,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34,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35,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36,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37。2009年,全球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有:化合价(美国)、A123(美国)、天津斯特朗。两家美国公司的总产能约为1000吨。天津斯特朗2009年的产能为2000吨/年,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同时,计划在2010年将产能扩大至4000吨/年。此外,烟台卓能、38、磷酸铁锂的发展现状,磷酸铁锂的发展前景,业内人士预测,在2010年国内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初期,磷酸铁锂的年需求量将超过15000吨。根据A123的预测,到2010年,全球磷酸铁锂的供应缺口将达到10万吨,导致严重的供应短缺。段介绍,2007年全球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仅为700吨,2008年增加到1800吨。从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的增量来看,每辆混合动力汽车需要50-100公斤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公交车需要约200公斤磷酸铁锂材料。锂电池发展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中的第一个是制造的一致性。由于锂铁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差距,我国锂铁电池制造工艺参差不齐,制造标准不一致。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节 电容 电容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沪科版(2020·上海专用)
- 2.1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化肥厂锅炉安全操作规章
- 第8节 编辑小报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 本课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人音版(主编:曹理)
- 本册综合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统编版(部编版)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主题3 灾害无情人有情说课稿 沪科版
-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政治与法治》配套教学设计+教案(统编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20.2开发新能源说课稿 (新版)粤教沪版
- 中医试题及答案讲解
- 项目需求分析文档(模板)
- 国际机场飞机维修机库施工组织设计
- 液压泵站使用说明书
- E190飞机舱门开关
- 儿科学腹泻病
- CT介入学及CT引导下肺穿活检术课件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 17840-1999防弹玻璃
- 文学鉴赏-课件
- 小军师面试万能绝杀模板-组织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