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_第1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_第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_第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_第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5/26,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非常高兴和大家一块来交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感谢大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心和高度重视!,一、农产品安全典型事件回顾,还有能吃的东西么?,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览表,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5年PVC保鲜膜致癌事件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2011年染色馒头事件2011年塑化剂事件(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地沟油事件,染色橙事件,2004年11月24日,广东省中山电视台报道该市水果市场发现“染色橙”;27日,香港旺角水果市场也发现“染色橙”;12月3日,香港食物卫生署发现有13个样本含有禁用的添加剂色料“桔子红2号”。“染色橙”是指对还没有完全成熟、未转成橘红色的脐橙,先用乙烯利脱氢催熟,再在加入染色剂的温水中浸泡,使果皮表面呈橙红色,冒充自然着色橙销售。上述事件导致国产脐橙在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销量急剧下降,价格下跌,给江西果农带来至少3.6亿元的损失。农业部门采取的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果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进程。,“苏丹红”鸭蛋,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苏丹红号。大连等地也陆续发现含苏丹红的红心咸鸭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号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邻氨基偶氮甲苯和邻甲基苯胺均列为二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孔雀石绿污染事件,2005年6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一种名为“孔雀石绿”的成分;6月8日,河南商报收到举报,称郑州市上的鱼很多都是使用孔雀石绿处理过,并于29日对此事进行了公开报道。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农业部门采取的措施:在2002年4月农业部193号公告中就把孔雀石绿列为禁药,严禁在所有食品动物中使用;2005年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已将孔雀石绿列为监控范围;在9月上、中旬组织对部分淡水养殖和出口重点地区开展孔雀石绿专项督查行动。,2006年11月底,香港地区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对15个桂花鱼样本进行化验,结果发现11个样本含有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癌。它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可用作治理鱼类或鱼卵的寄生虫、真菌或细菌感染。现已禁用。,“瘦肉精”污染事件,1998年中国大陆首次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后,我国又发生多起集体中毒事件。“瘦肉精”被各级政府和社会舆论关注,我国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药品行为进行查处。“瘦肉精”是盐酸克伦特罗的俗称,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医疗上用于治疗哮喘等肺部疾病。人吃了这种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尤其是猪内脏后,会出现心动过速、心悸、心慌、恶心等中毒症状。农业部门采取的措施: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从2002年开始全面启动“饲料和畜产品中违禁药物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工作。,浙江嘉兴70人瘦肉精中毒(2008年),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双汇瘦肉精事件(2011年),毒酸菜,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吨。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部分菜农在冬季储存生姜时,使用“六六粉”和“敌敌畏”驱虫保鲜,而“六六粉”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毒生姜”事件(2011年),公安部侦破地沟油大案,摘要:近日,公安部对位于山东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展开围捕行动,抓获以柳某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32名,同时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图为被查获存在非法使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美丽的厂房,存放地沟油的车间,这么漂亮的厂房,哪象地沟油加工厂?,中国人每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中国人一年吃油2250万吨其中地沟油200万300万吨10顿饭有1顿地沟油,地沟油是用剩饭剩菜等餐厨垃圾加工处理而成的油脂,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毒素,不法商贩将收集来的潲水,经过水油分离、过滤、去味等程序处理后,重新得到油脂,一旦被人食用后将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食品安全网络自嘲版,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熏鱼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用途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和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吊白块和硫磺馒头,食品安全:持续成为当下中国民生焦点问题,成为“爆炸性”的公众话题,并上升为国家政治层面的命题,如此下去或有动摇国本之嫌,来自权威部门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10万余家。食品安全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为何危机事件依然无休频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1.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二)造成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行业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前些年疯牛病在英国等13个欧洲国家蔓延,欧盟为疯牛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首先,欧盟牛肉消费市场遭到重创,疯牛病导致欧洲牛肉市场一蹶不振。其次欧盟肉骨粉加工业遭到重创,这一项的经济损失达12.9亿美元,而且还要为焚烧动物下脚料支付25.8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欧盟的牛肉事件已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并引起市场萧条。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近几年发生的有毒大米、含“瘦肉精”的猪肉、劣质奶粉等的销毁也造成了上千万元的损失,并对本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三)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据美国FDA向中国卫生部透露,近年来美国FDA之所以扣留了多批中国进口食品,其原因是:食品卫生差,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色素问题,沙门氏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另外,我国近年来出口的食品也有多起因为食品卫生问题,纷纷被进口国退货。货物被扣或退货不仅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使我国食品丧失了良好的信誉。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会造成人民群众的心理压力,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中毒、死亡及其他事件,也会激发受害者与国家政府机关、生产企业的矛盾,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解析,1、出台的背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被称之为社会四大问题之一(人口、资源、环境)。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食物中毒事件不断发生,食品质量问题近年居消费者投诉之首。近年来全球有数亿人因为摄入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而生病。,1、出台的背景中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为2万-4万人,专家估计每年实际食物中毒例数在20万-40万人;2004年卫生部通报的381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由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有140起,占37%,中毒1466人。04、05年我省食物中毒分别为5303人、2519人,死亡72人、33人,其中05年由有毒动植物引起的中毒733人,死亡4人;农药及化学物引起的分别为155人、20人。,1、出台的背景(总结)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公众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瘦肉精、孔雀石绿、甲胺磷中毒,张北毒菜、香河毒韭菜、广州绿色和平组织入世后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太大技术壁垒、欧盟动物源产品封关、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政府强化职能需要促进产业发展和维护公共安全政府转变工作方式的需要依法行政,2、立法过程,要符合国情农情核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标:保障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解决无法可依、职责不清、制度缺失从农田到市场全程控制现代农业的雏形,3、立法的指导思想,填补空白与现有法律衔接相结合全程监控与突出源头治理相结合从严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借鉴国际惯例与尊重国情农情相结合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4、基本原则,第一章总则(10条)第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4条)第三章农产品产地(5条)第四章农产品生产(8条)第五章农产品包装和标识(5条)第六章监督检查(10条)第七章法律责任(12条)第八章附则(2条),共八章,五十六条,5、法律框架,第一章总则,共10条(第一条到第十条),主要对立法目的、调整范围、管理体制、政府职责、风险评估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发展优质农产品、科研与推广、宣传引导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第三条政府职责,第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政府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基础,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控的准绳,是消费者判断农产品质量是否安全的依据,是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依据,更是各级政府部门开展例行监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的依据。,第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共4条(第十一条到第十四条),主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制定要求、修订要求和组织实施进行了规定。,第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十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第十一条和第十四条,第三章农产品产地,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源头。不符合标准的产地环境中不可能生产出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共5条(第十五条到第十九条),主要对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基地建设,产地要求、产地保护、防止投入品污染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第三章农产品产地,第十七条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第十八条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十九条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农用薄膜等化工产品,防止对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第十七、十八条和第十九条,第四章农产品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者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农产品生产,科学合理地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适时地收获、捕捞和屠宰动植物或其产品,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品,才能保证消费安全。,共8条(第二十条到第二十七条),第四章农产品生产,主要对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制定、投入品许可和监督抽查、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科研推广机构职责、生产记录、投入品合理使用、产品自检、中介组织自律与服务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一)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二)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三)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禁止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国家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第二十四条,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第二十七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对其成员应当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自律管理。,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第五章农产品包装和标识,是实施农产品追踪和溯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前提,是防止农产品在运输、销售或购买时被污染或被损坏的关键措施,是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共5条(第二十八条到三十二条),主要对包装标识管理规定、保鲜剂等使用要求、转基因标识、检疫标志与证明和农产品标志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第五章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所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第三十条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标识。第三十一条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附具检疫合格标志、检疫合格证明。,第二十九、三十及三十一条,第六章监督检查,是法律规定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保证。本法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与授权、责任与手段相匹配的原则,规定了农业部门监督检查的情形和要求。,共10条(第三十三条到四十二条),主要对禁止销售要求、监测计划与抽查、检验机构管理、复检与赔偿、批发市场和销售企业责任、社会监督、现场检查和行政强制、事故报告、责任追究、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进行了规定。,第六章监督检查,(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二)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四)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五)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现场检查,调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情况,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对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有权查封、扣押。,第三十九条,共12条(第四十三条到五十四条),第七章法律责任,主要对监管人员责任、监测机构责任、产地污染责任、投入品使用责任、生产记录违法行为处罚、包装标识违法行为处罚、保鲜剂等使用违法行为处罚、农产品销售违法行为处罚、冒用标志行为处罚、行政执法机关、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第四十五条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依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四十六条使用农业投入品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销售的农产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九条有本法第三十三条第四项规定情形,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责令停止销售,对被污染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七、四十八及四十九条,第五十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有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或者第五项所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销售,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农产品销售企业销售的农产品有前款所列情形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处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理,对农产品销售者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罚。农产品批发市场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第五十二条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至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一款、第四款和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处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第五十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处理、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法律对行政处罚及处罚机关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但是,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处罚。,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四条生产、销售本法第三十三条所列农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消费者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责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权追偿。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向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主要对生猪屠宰管理和实施日期进行了规定。,第八章附则,共2条(第五十五条到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五条生猪屠宰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五十六条本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五条和第五十六条,6、法律解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本制度,法律突破,争议问题,五个遗憾,涉及主体,六个禁止,八个不得,三个鼓励,两个支持,两个引导,六个关系,三个关键,40个应当,涉及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标准)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公众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任何单位、个人和相关当事人,职责,各级政府职责,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经费(第4条)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第5条)加强知识宣传,引导生产者、销售者加强管理(第10条)批准禁止生产的区域(第15条)加强基地建设并改善条件(第16条)事故报告与处理(第40条),涉及主体,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在法条中出现35次,1、县级以上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2、部设立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3、部省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4、各级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5、省市县禁止生产区域的划分和调整6、县级以上建设各类标准化示范区7、部省制定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8、部省对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和结果公布9、县级以上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和引导10、县级以上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涉及主体,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在法条中出现35次,11.部省及授权质检机构资质认定和审核12.县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13.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14.县以上对不符合标准农产品的查封扣押15.县以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理16.县以上处罚权17.县以上因检测结果错误,依法赔偿18.各级监管人员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9.各级各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六个禁止,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第8条)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第17条)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第18条)禁止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第24条)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第25条)禁止冒用前款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志。(第32条),八个不得,生产企业与合作组织自检中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第2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第33条)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符合本法第35条规定条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费用,抽取的样品不得超过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数量。(第34条),八个不得,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监督抽查的农产品,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另行重复抽查。(第34条)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第36条)农产品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查验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第37条)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处罚。(第52条),三个鼓励,鼓励和支持生产优质农产品(第8条)国家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第24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社会监督。(第38条),两个支持,鼓励和支持生产优质农产品(第8条)国家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第9条),两个引导,国家引导、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第8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第9条),基本制度,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管,其他有关部门的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质检:标准/认证/进出口;卫生:标准;工商:市场主体及除批发市场外的销售违法行为查处;环保:产地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商务:生猪屠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性实施制度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六个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扶持的关系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与生产者自律之间的关系市场准入中产品准入和主体准入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小规模生产和组织化生产之间的关系原则性规定和具体制度之间的关系,三个关键,法律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从农田到市场”整个链条的监督地位,而不是就生产管生产法律坚持了责任与权力、责任与手段的一致性,避免有责无权、无手段的尴尬局面法律厘清了政府的责任、定位和角色,明确了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具与手段,主体准入:认可质检机构投入品监督抽查和信息公布产品检测和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生产记录、包装、标识、标志、进货查验对产品现场检查、查封扣押、责令改正、罚款追究责任人,涉及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考核合格经计量认证合格,监督抽查检测,伪造检测结果,造成损失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结果不实,赔偿,撤销检测资格,立法中争议问题,调整范围与法律名称生产环节与全程管理、食用与非食用、农产品与林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工与初加工初加工如何界定仍将争议,起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