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采掘新技术(煤监局讲课)_第1页
现代采掘新技术(煤监局讲课)_第2页
现代采掘新技术(煤监局讲课)_第3页
现代采掘新技术(煤监局讲课)_第4页
现代采掘新技术(煤监局讲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采掘新技术,弓培林博士教授,放顶煤开采技术,大采高开采技术,其他新技术,一、放顶煤开采技术,1.引言2.历史及发展3.目前应用范围4.顶煤冒放性问题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6.安全问题7.发展方向,1.引言,3.5m以上煤层为厚煤层,超过8m为特厚煤层,厚煤层开采方法是世界性的难题。世界范围内,厚煤层储量占40%左右,产量占32%;我国厚煤层储量占45.6%左右,产量占44.8%;传统的厚煤层采煤方法为分层开采;我国1984年开始试验和使用综放(systemoflong-walltop-coalcaving),放顶煤工作面布置,1.引言,放顶煤开采优势明显,但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我国独特的放顶煤开采技术。,2.历史及发展,20世纪4070年代,法国、南斯拉夫、前苏联试验研究综放,50年代初,上述国家正式采用综放;前苏联是试验和推广放顶煤最早的国家之一,1957年,首先采用综放技术,KTY支架,煤层倾角518,厚度912m,预采顶分层铺网,采底向中层打眼爆破,开天窗放顶煤。,2.历史及发展,法国也是最早采用放顶煤国家之一;起初,预采中间层,采底放顶;1964年,布朗齐矿试验成功了一次采全厚综放开采,装备了前后两套刮板输送机,采放平行作业;南斯拉夫1962年引进德国、英国支架,实现综放;匈牙利、捷克7080年代实现综放;美国曾采用放顶煤开采西部410m厚煤层。,2.历史及发展,我国1984年研制首套FY400-14/28综放支架,在沈阳矿务局蒲河矿工业性试验,从此,拉开了我国大规模采用放顶煤技术序幕,我国采用综放开采是厚煤层开采技术的一次革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厚煤层开采技术,是我国20世纪重大科技进展之一,2.历史及发展,试验探索阶段(1984-1990)1984年,在沈阳矿务局蒲河矿工业性试验长壁综放,失败。1985年,急倾斜综放在窑街二矿试验成功,随后,东北若干矿区试验缓倾斜综放,不够成功(单产低,自然发火,安全差)1987年,平顶山一矿引进匈牙利VHP-730支架,单输送机,高位放顶煤,月产4万吨。1990年上半年,阳泉一矿和潞安王庄达到月产8万吨水平。1990年下半年,阳泉一矿8603面在煤厚6m、倾角37、面长120m实现月产14万吨,比分层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提高一倍以上,采出率超过80%,是该阶段的标志性成果。,2.历史及发展,推广应用阶段(1990-1995)1990年后,一批缓倾斜厚煤层推广综放,阳泉、潞安、兖州为代表,均突破年产百万吨。1995年,煤炭工业部正式颁发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暂行规定,综放开采技术列为“九五”期间煤炭工业科技进步重要课题之首。1994年、1995年全国综放产量分别达到3680104t和4556104t,年递增800多万吨,两年合计全国综放产量超过前10年全国综放累计产量。1995年,全国采用综放技术的单位已发展到30个局(矿)、71个综放开采队。1995年,全国65个年产100104t以上的综采队中有综放队23.5个,其中年产200104t以上的9个综采队中综放队为7个,年产300104t以上的2个综采队中综放队为1.5个。,2.历史及发展,推广应用阶段1992年,郑州米村矿“三软”煤层综放试验成功,1995年突破100万吨。同时,在倾斜和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用水平分段放顶煤;对地质构造复杂的小块段,采用短工作面综放开采;用综放开采回收矿井残留煤柱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坚硬煤层的综放开采技术也开始进行探索试验。支架型式又中位转到低位。工艺、采出率、煤尘、瓦斯、防灭火有了较大进展。标志:1995年兖州兴隆庄达到300万吨。,2.历史及发展,提高完善阶段(1996-)1997年,兖州东滩煤矿在6-9m的中硬煤层年产410万吨。1998年,兖州东滩煤矿在6-9m的中硬煤层年产540万吨,工效235t/工。“三软”、“两硬”、大倾角、高瓦斯、易燃等煤层的放顶煤开采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北京开采所与兖州集团完成600万吨综放成套装备试验,达到国际领先。2006年,两柱放顶煤液压支架自动化放顶煤成套装备研制成功。2005年,提出大采高放顶煤概念。2008年-2009年,平朔安家岭创月产130万吨记录,大同塔山创日产5万吨记录,实现工作面年产千万吨目标。,3.目前应用范围,倾角小于35缓倾斜、倾斜厚煤层,经济效益显著。倾角45以内均可采用走向长壁综放。倾角45以上的特厚煤层(20m以上)可采用水平分段放顶煤。厚度小于15m一次采全厚,中等强度以下煤层厚度可以更大(20-40m)。“三软”“两硬”,4.顶煤冒放性问题,顶煤冒放性是综放技术的根本问题顶煤的运移规律,完整区(弹性变形区)破坏发展区(塑性变形区)裂隙发育区垮落破碎区,4.顶煤冒放性问题,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可冒性开采深度煤层强度节理裂隙夹矸层基本顶,4.顶煤冒放性问题,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可放性直接顶采放比放煤步距放煤口位置及尺寸顶煤冒放性的分类,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支架-围岩关系,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综放面矿压显现基本规律支承压力分布范围大,(煤软,分布范围大)工作面支架载荷小(煤的强度低,载荷小)容易漏冒、片帮端头压力和平巷压力缓和前柱压力普遍大于后柱大采高放顶煤工作面另当别论,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支护强度基本顶的作用直接顶的破断情况、自承能力统计回归,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架型,ZF15O00/28/52型四柱大采高放顶煤液压支架(正四连杆、塔山),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架型,ZFQ6500/18/35型大倾角放顶煤液压支架(正四连杆),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架型正四连杆支架特点国内使用最多,最成熟(600万吨,兖州,1000万吨,平朔)稳定性好,抗偏载能力强,可靠性高。,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架型,ZF12000/23/35H型四柱反四连杆放顶煤液压支架(甘肃华亭),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架型四柱反四连杆支架特点顶梁长,对硬煤、中硬煤适应性好。通风断面大,对高瓦斯矿井适用。重量较重,支护强度略低。人行道宽度与支架高度变化有关,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架型,ZFY10200/25/42型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保德矿),5.支护强度及支架选型问题,架型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支护强度高。水平推力。支柱受力均衡。移架速度快,对电液控制系统适应性好。是综放支架的发展方向,6.放顶煤的安全问题,规程68条未采动区爆破高瓦斯矿井的易燃煤层,本煤层瓦斯含量不大于6m3/t或工作面风速不大于4m/s严禁木支柱、摩擦支柱放顶煤30以上煤层、冲击地压煤层严禁单体液压支柱放顶煤。煤层平均厚度小于4m严禁放顶煤。采放比大于1:3严禁放顶煤回采率不达标突出危险煤层坚硬顶板、顶煤,充填不能达到采放高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可能与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强含水层沟通的,严禁放顶煤,7.综放问题及发展方向,问题发展方向大采高综放特殊条件下的综放(残煤、浅埋、大倾角、近距离等)高可靠性装备安全技术,二、大采高开采技术,1.大采高开采实例2.矿压特点3.大采高覆岩整体结构模型4.支架-围岩关系5.适用条件及发展方向,目前,大采高技术在神东矿区、内蒙古矿区、榆林矿区、晋城矿区、潞安矿区等类似煤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煤机装备除个别工作面的采煤机进口外,其余皆实现了国产化,工作面产量达到了年产1000万t水平,我国大采高综采最大采高可达7.0m。国产成套煤机装备在煤厚46m的工作面已达到了年产600万t的水平,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的国家十大装备研发项目“年产600万t大采高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大采高开采实例,典型的大采高高产高效工作面的配套设备,神东补连塔煤矿,矿井生产能力为年产2000万吨。,22303综采工作面安装的设备:143台郑煤7.0m液压支架(支架宽度2056mm)9台郑煤6.3m液压支架(支架宽度1750mm)DBT31000kW刮板运输机一部JOY7LS7/lws629(改造)采煤机一部DBT522kW转载机一部DBT522kW破碎机一部自移机尾一部通讯系统、照明系统、660V排水系统,顺槽及工作面电缆管路。,神东大柳塔煤矿,矿井年生产能力为2000万吨。,2.矿压特点,大采高综采的矿压显现特征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护强度高,工作面支护强度平均达到832kN/m2,较我国顶板分类所要求的支护强度高1030。动载系数小,虽然统计工作面的顶板类型不同,但动载系数差别不大,一般为1.21.3,均较普通综采的动载系数小。支架载荷分布以正态为主,与普通采高随顶板级别不同而出现的四种分布不同。,3.大采高覆岩整体结构模型,大采高采场直接顶厚度较大,那么该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在直接顶较小的情况下基本顶即形成砌体梁结构,这是研究大采高采场结构须回答的问题。,大采高直接顶厚度的确定,大采高直接顶厚度的确定,按照滑落失稳及回转失稳两种可能性计算基本顶的稳定性,从而判断直接顶的厚度,基本顶平衡结构,我国顶板分类成果,根据我国顶板分类成果汇总,统计的120个工作面中,级顶板数目为44,占37%,级顶板数目为65个,约占54%,级为11个,约占9%。可见我国大部分工作面的顶板为软岩或坚硬岩层厚度较小的顶板。,我国顶板分类成果,、级顶板相对应典型柱状见图,结论,原老顶分级中的、顶板的基本顶,在采高增大的情况下,都将变为直接顶,直接顶厚度与采高的比值N为2.93.22,采高越大,N值越大。,大采高开采上覆岩层整体结构模型的建立,覆岩破坏空间模型“梯形台体结构”,4.大采高支架围岩关系,采场支承压力与采高的关系大采高直接顶分类直接顶变形破坏规律及工作阻力确定大采高支架围岩关系大采高顶板分类及支架选型,采场支承压力与采高的关系,采高5.0m采场支承压力分布,采场支承压力与采高的关系,煤壁前25m支承压力分布,煤壁30m以外支承压力分布,不同采高支承压力分布比较,采场支承压力与采高的关系,大采高支承压力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近煤壁峰值低,影响范围小,远离煤壁支承压力大,影响范围远。,大采高直接顶分类,型直接顶,型直接顶,型直接顶,型直接顶破坏规律,数值计算模型,X向应力,Y向应力及反力,剪应力,应力分布图,型直接顶破坏规律,大采高采场直接顶的变形破坏是以两点的破坏逐步扩展而形成的随着支护中阻力的增加,能够减小破坏发生的范围及程度大采高直接顶厚度大,支架阻力对直接顶上位的影响小初撑力的大小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顶板下沉,但增加初撑力可以减少顶板下沉量,同时改变下位直接顶端面距部分的应力状态,快速达到较高的初撑力有重要意义,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考虑直接顶变形特征的工作阻力的计算,采场结构图(长梁型),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考虑直接顶变形特征的工作阻力的计算,采场结构图(短梁型),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考虑直接顶变形特征的工作阻力的计算,给定变形压力由下式得出:,支护阻力,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考虑直接顶变形特征的工作阻力的计算,用寺河矿实测资料验算,给定变形估算型直接顶的工作阻力适用性不强,根本原因是大采高直接顶厚度很大,准确确定支架上直接顶的变形特征及相关力学参数在目前条件下尚不成熟。,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给定载荷的估算方法,老顶以载荷形式给予支架P1力,支架支护阻力为,通过验证,用给定载荷估算型直接顶的工作阻力基本可行,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用采高倍数估算工作阻力,支架载荷可按35倍采高的岩重加顶梁末端悬向采空区相应厚度的直接顶重力,系数35是来压程度的综合反映,与实际采高M不直接相关。选取时应分析采场结构及来压程度大小,老顶断裂步距大,其下自由空间大,则取大值,反之,取小值。,型直接顶变形破坏规律,“直接顶关键层”概念的提出,型直接顶的变形破坏特点增加了“悬顶”的概率,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的计算,前提条件是判断直接顶关键层的断裂位置本文通过弹性基础上的悬臂梁的破坏方式判断,直接顶关键层受力图,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的计算(中位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原则:支架阻力应在断裂线刚进入煤壁上方时阻止其大幅度的旋转造成的破坏,同时要防止直接顶关键层在断裂线处的滑落而造成工作面的台阶下沉,型直接顶支护阻力的计算(下位直接顶),支护阻力确定原则:防止直接顶台阶下沉防止发生冲击载荷使悬顶在顶梁后端折断破坏,大采高围岩控制的重点是:杜绝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