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朱自清现代作家朱自清全集B济南的冬天舒庆春现代作家一些印象C雨的四季刘湛秋当代作家散文D次北固山下李白唐代诗人全唐诗2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的木器,珍奇的古玩。住宅的寒碜,墙壁的,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她看着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的梦想。梦想到盛在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A精巧黑暗疯狂贵重B精美黑暗狂乱珍贵C精美黯淡疯狂珍贵D精巧黯淡狂乱名贵3 .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喧嚷萌发温声细语一代天娇B喑哑伫立润如油高无与伦比C深邃真缔弥留之际一抔黄土D蕴涵嬉戏无恶不作黎民百姓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从“享”字的发展演变来看,它是一个会意字。B“开朗活泼”“手脚勤快”“坚持信念”这三个短语的结构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C“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中的问号使用有误。D“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一棵椿树的存在方式,完成小题。一棵椿树的存在方式地坑院的日子很缓慢。太阳从窑脑上开始,在院子里一寸一寸地挪,从东墙挪到西墙,才过去一天。在这一天里,娘可以做很多事。跟着生产队的钟声下地出晌,回家做饭,喂猪喂鸡,缠线纺花,洗洗涮涮,纳鞋底,补衣服袜子,还有,打大姐。和哥的瘦弱文静不同,大姐实在是有点疯长。娘说:这女子也不知道随了谁。大姐不光是长得高,长得皮实,最主要是性子野,在她的人生里,似乎就不知道怕。小孩子都喜欢住姥姥家。奶奶舍不得哥,一直让哥在她的手里牵着,背上背着。大姐就不一样,爱去姥姥家自己跑去,穿过两个苹果园,一个水库,半坡麦田,就到了姥姥的村庄。从没有人想起来接她回来,有时候她一住就是三个月半年,家里人似乎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孩子存在。每次从姥姥家回来,大姐似乎都比之前更高更野了,用娘的话说:地坑院里盛不下她了。她手里经常拎个棍子撵鸡逮狗,要么整天架在柿子树上,或者领一帮孩子打架、闯祸,为自己招来娘的巴掌、笤帚疙瘩、布尺、烧火棍老孙奶奶家有一颗石榴树,每年五月开花的时候,那些红色的花朵从院墙里探出来,惹得大姐蠢蠢欲动。在她的带领下,一群孩子爬上墙头,去够那些花。够到手,也没什么用,看一看,扔了。老孙奶奶是豫东人,和豫西的口音差别很大,也许大姐他们就是喜欢听老孙奶奶骂人:鳖孙孩儿,看我不敲断恁类腿。石榴长到核桃那么大,大姐的队伍就像一群守卫,天天在墙角转悠,看着老孙奶奶锁了大门,蒯着篮子下地干活了,他们就立马上墙,骑在墙头,歪着身子去揪石榴,一直从白籽揪到石榴熟。当然,大姐也有不走运的时候,石榴枝闪一下,她就掉进老孙奶奶院里,但她愣是一声不吭,在院里待了一下午,直到老孙奶奶回来,才飞蹿出去。和大姐截然相反,哥在奶奶和娘的精心呵护下,长成一个心思柔软、细密的男孩。废弃的场院里除了野猫野狗,还生长着各种树,槐树、榆树、苦楝树、皂角树、楸树,最多的是椿树,苦椿。椿树的种子随风飘荡,四处发芽生根,椿树苗和草一样铺排成一片。哥大概是去挖笨笨牛的,心血来潮,居然挖了一棵椿树回家,宝贝似的要种树。娘忙得顾不上管他,父亲压根不屑一顾,但奶奶不同啊,孙子要种树,不能马虎。于是,那棵草一样的椿树从此命运发生了变化,被哥种在了渗坑边上。也许是哥的玩伴实在太少,奶奶又不放心让他独自出去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疯,哥就把那棵椿树当成了他的好朋友,不时地浇水、施肥。一棵被改变了命运的椿树,果然不负众望,长得和别的椿树大不一样,树干直溜通顺,春天的时候,一簇新叶在顶端花一样绽放。大姐就在这时候从姥姥家回来了。原本不起眼的椿树此刻引起了她的兴趣,大约是把这簇嫩芽当成了香椿,大姐拉着指头粗的树干,想把那簇新叶掰下来,但她的力气实在太大,手还没有够到叶子,树干咔吧一声,折了。大姐才不管那么多,折了就折了,她拿着那段树干,把上面的嫩叶掰得干干净净。尝了一口,不对,怎么这么苦,随手就扔了。哥从学校回来,一眼就看到了大姐搞的破坏。他扔了书包,把大姐摁在地上一顿揍,边揍边把那些苦哈哈的叶子往大姐嘴里塞:吃嘴毛,你吃啊,吃啊。大姐再野再胆大,但她不敢反抗哥,因为她知道后果。看到哥哭着揍大姐,一家人心疼的不是大姐,而是哥。奶奶一边抱着哥说好话,一边骂大姐。娘回来,大姐的嘴里还充满了绿色的汁液,听到奶奶学话,娘又逮着大姐打了一顿。这一次,大姐刚回来就被关在门外,一直等到父亲回来才放她进院。那棵椿树在哥的哭声中被包上了塑料布,到第二年,又发出了新芽。大姐可能是长了记性,也可能是知道那不是香椿,从此饶了那棵椿树,没再折腾它。树和哥、大姐、二姐、我一起长,长得枝繁叶茂,树干长出了崖头,只有我偶尔会爬上去看看。大姐出嫁的头一年,木匠来做嫁妆,两口箱子,一对柜子,可大姐非要一个大立柜。哭,摔东西,不吃饭,但父亲依然不吐口。家里没硬料了,现成大立柜又买不起。哥那会已经上大学了。他说:把椿树刨了。那棵椿树经历了大姐的打击后,大家都把它看成哥的心头肉,奶奶死的时候都没敢刨。哥说:这几年,大女子太辛苦了。不说辛苦则罢,一说辛苦,大姐的委屈随着眼泪就往下淌。在砖瓦厂拉砖,在家里挑水盖房,男娃女娃干的活她都干了,这也许就是她坚持要一个大立柜的原因,这是她在这个家最后的权利。树刨了,解成板子晒干后,做了大立柜的硬撑。送大姐出嫁那天,哥说:还好你嘴下留情,第二年你再吃了就没有大立柜了。大姐笑着笑着,又哭了。注释:窑脑:这里指窑洞顶端。5 . 本文以“一棵椿树的存在方式”为题,讲述了同一家庭内两个孩子的成长故事。请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 人物大姐哥小时候的身体条件和性格瘦弱文静,心思柔软细密。小时候在家里受到的待遇被娘和奶奶精心呵护。长大后不同的经历和发展道路拉砖、挑水盖房、男娃女娃的活都干,结婚成家。6 . 本文语言朴素自然但很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画线段落中任选一句说说你的理解。7 . 针对文章题目“一棵椿树的存在方式”你有何疑问?请写出一条,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你产生疑问的原因。阅读冷冻食品一文,完成下列小题。在超市的冷冻食品销售区,摆放着饺子、家禽、海鲜等商品,此外还有什锦蔬菜等经过基本处理的半成品菜肴。冷冻食品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为冷冻是一种很好的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被冷冻后,食品中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食品中自身成分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以及干燥就很难发生;虽然无法完全杀死微生物,但是可以中止它们的活动。目前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冷冻食品的保存温度为-18以下,家用电冰箱也有很多将冷冻室的温度设置为一18。所以家庭中也常常会将肉、鱼和蔬菜等冷冻保存。但是许多人会觉得,食品解冻后口感发生了改变。这是由于家用冰箱中的冷冻温度与冷冻食品公司操作间中的冷冻温度不同造成的。在冷冻食品公司的操作间里,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食品冷冻,需在约-40的强风中进行冷冻操作,这也叫做“快速冷冻”(速冻)。而另一方面,家庭所使用的电冰箱,大多数是在约-18的无风状态下对食品进行冷冻。在这种条件下要将食品完全冻结需要数小时,因此叫做“缓慢冷冻”。快速冷冻和缓慢冷冻不仅仅是在冷冻所需的时间方面有所不同,其实在食品的内部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同。根据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铃木徹教授对于食品冷冻的研究,在对食品进行冷冻时,温度低于O时就会产生“冰核”(极小的冰的结晶)。冰核不断汇集水分子,就会变成冰晶。铃木徹教授认为:“冰晶的增大,对细胞产生了破坏,细胞间的空隙也随之增大。”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解冻,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流出。此外,由于细胞间的空隙增大,食品也会变得更易碎。口感之所以发生变化,也正是这个原因。冰晶在-1-5之间最容易增大。在对食品进行冷冻时,快速冷冻过程中通过这一温度带只需要约30分钟,而缓慢冷冻则需要数小时。因此,在家用冰箱的缓慢过程中,冰晶更容易增大,口感也更容易发生改变。(选自科学世界,有改动)8 . 根据要求,简要概括后完成填空。(1)结合第段内容推断:食品若不经过冷冻直接储存,会因为哪些方面的原因而降低品质?被空气“氧化” 食品中自身成分产生“化学反应”_ _(2)阅读第段,说说“缓慢冷冻”需要哪些条件?家用电冰箱 _ _ 食品完全冻结需要数小时9 . 请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10 . 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链接)材料一 “对蔬菜进行解冻后,与冷冻前相比,酶的活性更强。从而会促进化学反应,导致蔬菜变色或者气味变大。”(日本东京海洋大学铃木徼教授语)材料二酶,有机化合物,由生物体的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加速有机体内的化学变化,如促进体内的氧化作用、发酵等。(新华大字典)(现象)市场上出售的什锦蔬菜等,会在冷冻前稍作焯水处理。有的家庭对蔬菜冷冻保存前也适当进行热烫处理。注:焯,把蔬菜放进开水里略煮一下就捞出,也叫做“热烫。会破坏细胞结构和蛋白质的活性,减少水分。三、句子默写11 . 默写。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怒而飞,_。(庄子北冥有鱼)在送友人中,李白借离群之马的萧萧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_,_”的诗句,展现了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四、课内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题。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2 . 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1)媵人持汤沃灌(2)腰白玉之环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同舍生皆被绮绣( )(2)主人日再食( )(3)右备容臭( )(4)缊袍敝衣( )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5 . 选段依次从、住、食、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材料链接)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16 . 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五、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石钟山记(有删节)宋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余韵徐歌,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闭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回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吆者相应,如乐作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彭蠡:鄱阳湖的别称。郦元:指水经注作者郦道元铿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硿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后文的“噌吰”、“窾坎镗鞳”都是类似敲击钟鼓洪亮的声音。磔磔:鸟叫声。罅:缝隙。17 .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下临深潭(_)(2)而此独以钟名(_)(3)徐而察之(_)(4)噌吰如钟鼓不绝(_)18 . 给下面句子用“/”划出正确的断句(限两处)。今 以 钟 磬 置 水 中 虽 大 风 浪 不 能 鸣 也 而 况 石 乎!19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0 . 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这篇文章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B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C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写两处水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写两处鸟鸣则大致相同,都先写叫声,再写鸟名。D本文巧用各种修辞手法,生动的比喻有“如钟鼓不绝”,形象的拟人有“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有“噌吰”、“铿然”。21 . 苏轼因一二小诗而遭诬陷(乌台诗案),在被贬黄州途中写下此文,与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创作时间相近,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学过的苏轼作品,谈谈苏轼创作此文的心境。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2 .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飘转出“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中文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感受。23 . 首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了什么内容?七、语言表达24 . 下面是2019年5月8日实验中学李老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对话内容,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字。李老师:王艳同学,学校把“端午诗会”活动安排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开始,你们节目组准备好了吗?王艳: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计划明天下午再最后彩排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