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基础培训_第1页
呼吸机基础培训_第2页
呼吸机基础培训_第3页
呼吸机基础培训_第4页
呼吸机基础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机基础培训,第一章呼吸、循环解剖学,1.肺、心脏器的解剖和生理,呼吸器官可分为1.上呼吸道2.下呼吸道.3.肺脏.肺功能分为通气和换气.通气即空气靠胸廓和横膈运动使空气经气管吸入和呼出肺脏.而换气是空气中氧气从肺泡进入肺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正好相反.上述的气体交换即弥散呼吸气体经上.下呼吸道往返于肺脏为人体提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机即是仿造肺通气的仪器,1-1.上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腔,咽喉和总气管所组成,即解剖死腔(VD)无气体交换作用.鼻腔除嗅觉外,对吸入的空气尚具有清洗、加温和湿化的作用.气管插管由鼻孔或口腔均需经上呼吸道插入总气管内.呼吸机中的湿化器即是仿生上呼吸道生理作用的仪器-湿化和加温.,喉部,总气管,1-1-1.鼻腔,*鼻腔功能其鼻毛清除空气中的尘埃.*鼻腔表面存在大量血管散发热量加温吸入空气.*其腺体分泌物使鼻腔湿润也湿化了空气.*不论外界温度是多少,吸入的空气经鼻腔、咽喉、总气管至隆突时加温已到35.,纤毛,毛细血管,粘液腺,呼吸机吸入气过滤器有似鼻纤毛作用,加温,湿润,1-2.胸腔,两肺均有胸膜所包裹分脏层和壁层,两层之间有微量液体.脏层包裹着肺,壁层覆盖在胸壁侧.这两层之间是胸腔存在着恒定的负压.吸气时因胸廓扩张产生较大的负压使肺扩张导致空气吸入肺内,至吸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平衡压力为零,呼气开始时稍正压,呼气末恢复为零.而呼吸机吸、呼气均为正压是反生理的机械通气.,脏层,壁层,肺内压,胸内压,肋骨,1-2-1.机械通气和自主呼吸的压力变化,休息时自主呼吸的肺内压吸气为负压,呼气为正压,与胸内压之差为8cmH2O.机械通气时,肺内压吸、呼气均为正压,吸气开始和呼气末才为零,肺内压和胸内压均比自主呼吸时稍高一些.,肺内压,胸内压,机械通气,肺内压,胸内压,自主呼吸,吸气,呼气,1-3.横膈,横膈是一层平坦的肌肉片附在下部肌骨将胸腹腔分开.它是主要的呼吸肌肉.吸气时横膈向下移动,呼气时回复原来位置,上下移动范围7-10公分.,吸气,呼气,1-4.吸气力和弹性回缩力,吸气时因横膈下降和胸廓扩张导致肺泡呈负压而使空气进入肺泡.呼气时因肺和胸廓弹性回缩力使肺泡压大于大气压使气体排出肺外.在机械通气中吸气力即“吸气触发”,肺弹性即监测“顺应性”,吸气肌力,吸气,呼气,肺弹性,2,2,1-5.呼吸时气管内径的变化,吸气时因胸廓扩张和横膈下降,气管长度及内径均增大,肺泡充气.呼气时则相反.休息时呼吸作功很小,气管插管后由于插管内径小于总气管内径一半,吸气时阻力增加16倍,吸气作功显著增加,故有“插管补偿”功能即TRC或ATC,用于自主呼吸模式.机械控制呼吸时呼吸作功由呼吸机承担.,气管内径,吸气,呼气,1-6.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它们中间所含血液所组成.循环系统将来自肺部带氧的动脉血运输至细胞,同时将携满二氧化碳但缺少氧气的静脉血运输至肺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血液占人体重8%,血液分为两部份其中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占血液总量45%,(即血球压积)剩余的是血浆占55,1-7.心脏剖面圖,1.右和左心房2.右和左心室3.下腔静脉腔:PEEP影响回心血量4.肺动脉5.肺静脉6.主动脉7.上腔静脉:PEEP影响回心血量,7,1,1-7-1.动、静脉血管系统,全身的动脉由主动脉分支出来将含有丰富氧气和养料输送至各脏器.全身的静脉将血液(含较多的二氧化碳)经上、下腔静脉返回心脏.全身的毛细血管网是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养料在血液和细胞之间交换的场所.,1-8.呼吸、循环系统的总结,呼吸系统功能是提供细胞所需的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肺外,循环系统为上述过程提供运输支持.呼吸系统由鼻、咽喉、胸廓、气管、支气管、肺、肺泡所组成.鼻腔有加温、湿润和清洁空气作用.气管、支气管为空气进入肺泡提供了通道.肺泡是气体交換的场所.循环系统包含心脏、血管和血液,红血球是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携带者.心脏作用是将血液泵入血管运输至全身各脏器.血管分为动、静脉,动脉将血液带离心脏,静脉将血液带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血液中的气体、养料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场所.,第二章呼吸生理,2.呼吸生理目彔,外、内呼吸过程呼吸生理引言肺容量肺顺应性呼吸阻力呼吸作功通气功能气体分布弥散功能通气/血流比,2-1.外、内呼吸的过程,呼吸机的作用,细胞,2-2.肺容量,潮气量(VT):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呼出气量,以NIP监测.残气量(RV):最大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体量.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留在肺内的量,PEEP即将基线上移增加FRC.,呼气基线(呼气末压力为零),Vt,FRC,RV,2-3.肺顺应性,肺顺应性代表肺的扩张性,有动态(Cdyn)和静态(Cstat)之分。CL=肺容量改变/肺压力改变.(ml/cmH2O).CL与压力呈负相关,与容量呈正相关.静态CL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动态CL兼受气道阻力影响.,高顺应性,低顺应性,2-4.呼吸阻力,气道对气体流速(量)所存在的阻力,呼吸机输送气体到肺泡所须的压力,以克服此阻力,以Raw表示.阻力决定于气道的长度、内径、分叉和内壁情况,及气体流速的形态.形态呈层流即阻力低.湍流产生漩涡而阻力高.阻力尚决定于流速大小【呈正相关】.,层流,湍流,2-5.通气功能,肺容量是某个解剖位置所测的容量(静态),若加上时间因素即为通气.(动态)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呼吸频率(次/分)分钟肺泡通气量(MValv)=(VT-解剖死腔量)次/分解剖死腔量(VDaw):即上、下呼吸道的本身的容积(量)它们不参与气体交换.肺泡死腔量(VDalv):即肺泡通气不足或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血流灌注不足所造成的无效通气量.VD/VT正常应小于0.3,2-6.气体分布,吸入气体理论上应均匀分布于每一个肺泡,事实上仅相对均匀,但不影响换气功能.1.分布不匀原因:解剖位置、肺部重力梯度改变、肺扩张的程度、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等各因素.2.分布不匀的结果:a影响进入肺泡气体量即肺泡通气量.b使肺泡通气/肺血流量(MValv/PCBF)的比例失调,正常为4/5=0.8,大于0.8或小于0.8均不利于气体交換.c.最后导致PaO2的降低,呼吸生理总结,1.呼吸的过程是肺通气分布弥散(气体交换)血气,正常吸气是主动的呈负压,呼气是被动的.吸、呼气结束时压力均为零.2.顺应性代表肺的扩张性,阻力代表气道对气体流速的阻力,气流分为层流和湍流,吸气作功代表吸气肌用力情况.3.V/Q比失调会引起低氧血症(PaO260mmHg).4.血气分析是对整个呼吸生理过程的结论.5.呼吸机是通气机只能起肺的通气功能的作用.间接对换气功能有帮助.,第三章呼吸机的构成,吸气阀,呼气阀,控制器,流量阀,PEEP阀,气源,3.呼吸机的构成,1.空气、氧气气源2.气体混合装置3.呼吸机控制阀4.触发器5.呼吸机的驱动6.压力、容量传感器7.湿化器和雾化器8.呼吸回路9.监测部分10.报警部分11.波形显示器,3-1.气源,呼吸机所用的气源可使用钢瓶气源或中心管道供应气源.中心供气站的各供应点均有专用的连接器(内有控制阀控制气体压力)才可打开气源.氧气钢瓶:氧气最大压力约14.5Mpa左右,而氧气减压器将压力降至0.4Mpa.中心供气站的各供应点也约0.4Mpa.正常控制在0.3-0.5Mpa即可保证呼吸机正常工作.(空气压力也如此)若气源压力降至厂方规定最低限值以下气源不足发生报警且不能关闭报警音响.,3-2.气体混合装置,高压空气,高压氧,FIO2,空气-氧气混合器,氧浓度的误差为5%.,比例电磁阀(PSOL)此技术反应时间短,精度高,0.3%,3-4.呼吸机的吸气触发,吸气阀,呼气阀,气道压力,吸入流速,气道压力,吸入流速,输送流量,回入流量,输送,回入,吸入,压力触发,流速触发,3-4-1.压力触发和流量触发的比較,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压力触发额外多做的功.黄色为流量触发,红色为压力触发.流量触发因呼吸管道中有持续恒定的气流以满足吸气起始时所需的流量.大大地降低了触发吸气所作的功,且反应时间快.可补偿漏气稳定PEEP.,持续流速,压力触发,隆突压,潮气量,3-4-1a.PCV和PS的压力上升时间,#PCV,PSV均需要调节压力上升梯度,其意义即在整个吸气时间内达到预设的目标压力所需时间.#实质上是调节吸气峰流速大小使达标时间长或短.,压力,流速,PCV,PSV,3-4-2.自主呼吸的呼气触发灵敏度ESENS,ESENS:即在吸气过程中当流速递减至峰流速值的25%左右时呼气阀打开,病人呼气开始时无阻力感觉ESENS调节范圍是从5%至80%均可调.它与压力上升梯度配合調节使人机更合拍.,吸气,呼气,ESENS,峰流速,100%,100%,25%,流速,3-5.呼吸机驱动分类,驱动是呼吸机的一部分,它通过呼吸机提供的流置而产生容量和压力的改变气动式:空气、氧气均须高压气源供应,某一气源供应中断即由另一气源继续工作,空气需压缩泵供气.电动式:空气无需高压而由内置的涡轮电机提供空气,氧气需高压气源亦可常压气源,氧气供空中断可继续工作;因有内置电池停电时可继续工作0.5-2.0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