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16分) (共4题;共16分)1. (3分) 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chxunjin埋没彷徨缅怀探_告_讨2. (8分) (2019七上惠东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2) 夜发清溪向三峡,_。(峨眉山月歌) (3) 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4) 观沧海抒发诗人吞吐日月星宿的万丈豪情的诗句是:_,_;_,_。 (5) 次北固山下中暗示世间新旧事物更替快的哲理的句子是_,_。 3. (3分) (2019八上天台月考) 解释下列文言实词 丈夫之冠也_ 人恒过_ 达于汉阴_寒暑易节_ 上自劳军_ 天子且至_4. (2分) (2019七下嘉兴期中)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B .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朋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C .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大批东北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D . “万里赴戎机”中“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而“赴”则表现了动作之迅速、果敢。二、 阅读(50分) (共7题;共50分)5. (2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B .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C . “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断,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D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6. (5.0分) (2018七上杭州期中) 湘行散记和白洋淀纪事是七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湘行散记是一篇独特而别致的散文集,它呈现了独特的自然世界和别样的生命形态,在美丽而淳朴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着乡民的激情和无奈,表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沉静。白洋淀纪事写得很美,有一种淡淡的诗意,作者用清新、含蓄、明净的语言,讲述了冀中人民在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请你根据以上的点评,选择属于各自作品的片段。(各选两项)A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钢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B真没有再使我惊讶的事了,在黄晕晕的煤油灯光下,我原来又见到了那成衣人的独生子,这人简直可说是一个老人。很显然的,时间同鸦片烟已毁了他。C这水手结实硬朗处,倒真配作一个兵。那分粗野爽朗处也很象个兵。全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他。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D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微。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湘行散记:_;白洋淀纪事:_7. (8分) (2019八下福州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五月艾香五月,是个吉祥的月份,也是艾香恣情的季节。艾草,这种略显俗气的野生植物,有着独特的气韵,在人们的血脉里流淌了数千年可谓摇曳生姿、慰藉生灵。每年惊蛰前后,艾芽破土拱出,顶开头上厚实的沃土,开始迎接春风的洗礼。艾草的嫩苗为绿色,半月后呈灰白色。叶片椭圆,形似玉指伸展,饱满莹润。月余时间便长成了,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沟坎河畔、房前屋后、路旁荒郊,随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扛扛、争相拔节。艾草的素幽清香,一直氤氲在遥远的记忆里,并牢固地生长在每位故乡人的心头上。祖先的文字里,早已把艾草与人的生命连在一起。据本草钢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岁时广记中记载:“艾草能灸百病。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叶背苗短者为佳。五月五日采曝干作煎。勿令见风,经久方可用。孟子亦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据说扁鹊、华佗针灸病人时,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病者的穴道,可见用陈艾灸病,效果甚优。艾草是一种最早与人类肌肤相亲的植物。出生三天的婴儿,用艾草熬水洗浴,据说可以祛瘴气禳胎毒、避瘟驱邪。原本弱小的生命,经受人生的这第一次洗礼,一生茁壮少疾。若家中的老人患有眼疾,用五月带露的艾草在锅里煮沸后温熏洗,不几日眼睛便觉清凉舒适,疲倦与模糊也烟消云散。除了药用,艾草还可食用。艾草煮鸡蛋,清香可口,有清火消炎之功效;风寒感冒,用晒干的艾叶熬茶,连续喝上几天,感冒便不日而愈;在缺医少药、囊中羞涩的年代,正是这种野生野长的草科植物为人们除病去灾,成为寻常人家生活中的必备之物。经世流年,岁月如歌,乡下人与艾草的不渝情感,演绎成亘古不变的风俗,延续至今。“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上山采艾草,回来插于门楣,就像贴上一道灵符,趋利避害、招纳百福。这一插,就是上千年。那一束束斜插在檐下的艾草,卷起暗绿的叶子,露出银白的叶背,散发着草药味的清香,守护一方人平安,保佑一家人健康。神奇的功效赋予艾草一种独特的浪漫情怀。诗经里有如是佳句:“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多么缠绵热烈的爱意啊!想念挚爱的恋人,竟到了一日不見,如隔三年之境。这思念里虽有艾草淡淡的清苦,也有艾草执着的醇香原来,艾草竟是清纯浪漫的爱情象征。艾者,爱也。端午插艾,不仅是文化和习俗,更是家乡的味道。那艾香弥漫,恍若散发着母体的奶腥和温馨,从遥远的故乡飘来,浸润着游子的身心。于是,心中深切的祈愿和殷殷的牵挂,凝结成对母爱的期待,在故乡袅袅的炊烟里轻语呼唤。艾香的温丽,不仅让我们记住一个神圣的节日,更有对故土和母亲的深深眷恋。(选自光明日报,作者:叶剑秀,有删改)(1)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B . 艾草因为可食用,可药用,成了现在人们生活的必备品。C . 艾草淡淡的清苦和执着的醇香象征了清纯浪漫的爱情。D . 文章题日为五月艾香,是为了强调艾草生长的季节。(2) 本文写到了有关艾草的哪些内容? (3) 结合语境,品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随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扛扛、争相拔节。(4) 作者在文末说:“艾香的温丽,不仅让我们记住一个神圣的节日,更有对故土和母亲的深深眷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 (15分) (2018九上永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希望公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陈履生在央视开讲啦的演讲(节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14年被美国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评为全世界观众人数第二多的博物馆,位于法国卢浮宫之后。博物馆正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中最重要的窗口。我去过世界上160家博物馆,但是很难一眼看到底每一个馆的藏品,因为藏品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博物馆需要不断地去看,博物馆因展览而鲜活。博物馆除了有独特的藏品、宏伟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外,它应该是我们受教育的第二课堂,一个特别的休闲场所,还应该是我们公众的文化依赖。在世界范围之内,博物馆正在越来越多样化。阿姆斯特丹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这个电影博物馆每年的观众中,有三分之二不是来看展览的,是来喝咖啡的,来吃饭的。这就是博物馆独特的休闲功能,这是培养公众对博物馆形成独特的文化依赖的重要一环。可能你们都没有猜到我的“中国梦”是什么,我的“中国梦”并不复杂,很简单,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希望国家博物馆的护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一点我感到很伤心,因为国家博物馆的护栏是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多的。第二条,就是我希望我们的后裔能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他们的婚礼。因为全世界的重要的博物馆都是年轻人所向往的举办婚礼的地方。年轻人如果在这里举办婚礼,未来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他们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博物馆,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母是在这里结的婚,他们的父母对这里的文化的感觉。这种代代相传所形成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依赖,正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我的这两项,不算要求很高的中国梦,但在当下中国实现有相当的困难。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公共空间中,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不是一次、两次。因为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艺术品陈列在那里,它们每天静静地在自己的位置之上,向每一位过客发出它们的文化信号。这个信号,时间有长有短,有远有近,但是它们所表露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绵延不绝,这是我们今天博物馆所承担的独特的一个历史使命。陈履生在演讲后与青年代表的对话(摘录)青年代表: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婚礼是许多青年的愿望,如果我不是去年结了婚,我愿意一直为此等下去。陈履生:在博物馆举办婚礼,这是对文化的尊崇。但有小学生进去打牌,我叫保安请他们出去。我在微博上发了这条消息,结果被一些人围攻:哪条法律规定博物馆里不能打牌的?青年代表:我觉得您的“中国梦”并不难实现,我很想帮助您实现它,但不知道我们该在哪里发力?陈履生:我去过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比如巴西,展览馆里没有空调,很闷热,巨大的陶器全是裸展,没有护栏,没有玻璃罩。我们大厅里没有护栏的现代青铜雕塑,每个人都要去摸一下,都把青铜摸成了黄铜。我们曾经举办过法国艺术展,第一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很后悔的事情,观展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为了拍照,一个人的手机碰到了最重要的一幅作品法国马奈的作品画框上,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在博物馆拍照很傻。丽水市博物馆举办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2016年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丽水市博物馆正式开放后的第一个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5月18日上午,为了纪念汤显祖遗世400周年,丽水学院民族学院话剧团在丽水市博物馆序厅演出了音乐话剧牡丹亭。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曾任遂昌知县五年,期间写的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选文有删改)(1) 下面是4月21日开讲啦的官方微博,请依据陈履生演讲中的信息,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 (2) 陈履生为什么“希望公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请根据他的演讲内容阐述原因。 (3) 丽水市博物馆上演牡丹亭,记者釆访现场的某位观众时说:“博物馆是展出文物的地方,今天在这里上演牡丹亭,你认为这种方式好吗?”如果你是那位观众,你会如何回答? (4) 陈履生说他的“中国梦”在当下中国实现还相当困难,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9. (4分) (2019九下吴兴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50岁。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1) 诗歌尾联中哪些词扣住了题意? (2) 诗歌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古文旧唐书杜甫传和诗歌野望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10. (7.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布衣之怒 以头抢地耳 长跪而谢之曰 寡人谕矣(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臣未尝闻也尝趋百里外B . 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C . 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D . 先生坐满坐寂然(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4) 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1. (9.0分) (2019九下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 疏义 , 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选自元史)【注】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书疏义:为尚书旧注所作的阐释。(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俟其欣悦_遂辞去_尝暑中过河阳_(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B . 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C . 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