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一项是 ( )A度已失期(估计)等死,死国可乎?(同样)B楚人怜之(可怜)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C遂用猖獗(失败)置人所罾鱼腹中(鱼网)D大王加惠(给予恩惠)长跪而谢之(感谢)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B“别在那儿偷偷笑了!”“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这两句话都是感叹语气,句子结尾用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C深深眷恋家乡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我在扬州等你来,留下了美好的印象。D近400名左右扬州人大代表肩负扬州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3 .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而简洁地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C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六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D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中国” 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暇想。yun ( )远流长的文化长河,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nng ( )练丰富的核心价值观,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增添了xun( )丽的风景。树立文化自信,创作更多植根传统土壤、容合时代气质的文化精品,我们的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hu ( )煌。(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un(_)远流长 nng(_)练xun(_)丽 hu(_)煌(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改成_ _改成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合欢树史铁生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5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B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6 . 第段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7 . 结合语境,品析第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8 . 第段运用哪一种记叙顺序?说说它的作用。9 . 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抒发什么情感?这是何种抒情方式,这样抒情有什么作用?散文阅读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10 . 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11 . 第段说玉兰花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请简要概括原因。12 .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13 . 请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14 . 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四、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默写填空。(1)_,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2)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3)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陆游卜算子.咏梅)(6)李清照在武陵春里赋予抽象的愁情以可触可摸的形象,写到 “_,_。”(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直抒胸臆,表达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 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材料二)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 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 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 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蒲松龄聊斋志异16 .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王经少(_)贫苦某益窘(_)17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文言小故事。材料一:材料二:18 .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母语之曰语: (2)鸭乃某甲所盗 乃:(3)翁乃骂乃: (4)卒不骂卒:19 .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不从母教,以至今日。(2)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20 . 请结合下面内容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1)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2)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21 . 请使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歌一、二两句所写的美景。22 . 这首诗写出山客怎样的心境。七、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中,除了二十四孝图外,鲁迅先生还提到三本印象深刻的书,分别是_、天演论和山海经。这三本书分别出自篇目五猖会、_和阿长与八、作文24 . 题目一:很多时候,人回忆过去,放眼未来,却一点儿也不喜欢当下,总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