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名著精读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二)(戏剧),长亭送别,王实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李叔同,课前欣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描写男女爱情,刻画封建阶级叛逆形象。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入百家,创造了五彩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作者介绍,在山西省永济市城西十二华里(即古蒲州城东五华里)的峨嵋岭有一座古寺,称为普救寺。它始建于隋,扩建于唐;后虽曾毁于地震、大火,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特别是1958年以来,更按原貌重修,今已成为山西省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人们对这座古寺之所以如此关注,就因为家喻户晓的古典戏曲名著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它的故事题材取自公元九世纪唐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亦名会真记)。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四百年左右的时候,即金代章宗时,说唱家董解元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后人习惯称之为董西厢),使崔、张恋爱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为便于区别,也有人称作王西厢)的基础。从三千言的传奇文莺莺传变化到五万言的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内容、格局、人物、情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唐元稹会真记(莺莺传)崔莺莺性格软弱,屈服于命运;张生始乱终弃。有“女色祸人”之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男女主人公为争取婚姻自主,共同抗争;“才子配佳人”。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理想,突出双方纯真爱情;表现男女主人公反抗封建势力,追求婚姻自由的自觉要求。,西厢记故事演变,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故事梗概,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故事梗概,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故事梗概,惊艳,匪惊,赖婚,传简,赴约,赖简,佳期,饯行,插图欣赏,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续编录鬼簿,第六才子书金圣叹,西厢记的评价,以离骚为第一才子书,南华经(庄子)为第二才子书,史记为第三才子书,杜诗为第四才子书,水浒为第五才子书,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也。西厢记,必须与道人对坐读之。与道人对坐读之者,叹其解脱无方也-明末清初著名书评家金圣叹,西厢记的评价,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双璧。-赵景深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元代音韵学家周德清西厢记是有永恒而且普遍生命力的伟大艺术品。-著名诗人郭沫若,西厢记的评价,封建卫道士要视之为“移人性情”的洪水猛兽,明、清两代统治者都曾明令禁毁,甚至道光二十四年浙江学政还在省城设局收毁之,后来类似情况还不断重演。一些封建帮闲还大造舆论:“西厢、玉簪等,诸淫亵之戏,亟宜放绝,禁书坊不得卖也”。他们说西厢记是“淫书之尤者”,“看了西厢记,到老不成器”,千方百计诋毁之。更有甚者,他们还瞎编什么西厢记作者“嚼舌而死”,死后被打入地狱不得超生,连那些推崇者如李卓吾、金圣叹,也因评点西厢而不得善终云云。,按照崔莺莺的行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深秋霜林图,黄叶衰草图,古道烟霭图,赏析“深秋霜林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图画,整幅图画有什么特点?在整折戏中起什么作用?,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渐紧,北雁南归,霜林红染,空间广阔、色彩斑斓。衬托出了莺莺为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萧瑟的秋景与悲惨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经霜的叶子怎么会和莺莺有关系呢?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染”,枫林“红”是自然现象,而在这自然现象中却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泪染”。全篇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就这么一个“泪”,是所有的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光。经霜的树林,在充满离别愁绪的莺莺眼中,尽是离人的斑斑血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蒙上了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词曲中思王太白。,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诗意浓郁,哀愁绵长,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这幅图画中,崔莺莺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会这样?,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滚绣球】【叨叨令】和【端正好】相比,艺术手法有什么区别?,【端正好】主要采取因景生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主要采取由情及景的手法,通过心理描写(希望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随),抒发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之情。【叨叨令】则更是直白的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直抒胸臆。,赏析“黄叶衰草图”,“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食不下咽“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整个宴会笼罩在萧条的气氛中,莺莺的形象是怎样的?,运用夸张、比喻、对比的手法,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思考:“恨塞满愁肠胃”,莺莺“恨”的是什么?从中看出莺莺的什么性格?,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莺莺这种“轻功名、重爱情”的精神还在哪里得到了体现?,【么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二煞】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用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怕,“停妻再娶”;“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赏析“古道烟霭图”,长亭目送何见何愁?,青山疏林、青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与【端正好】两相辉映(甚至气氛更加萧瑟更加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烦恼胸臆愁野云飞,填,逐,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离愁渐远渐无穷,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古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夕阳: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烟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林),自由朗读两支曲子,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出她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欲见却不能的惆怅和欲离却不忍的的眷念。,看似平易,其实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无人语”,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偏偏这时候从张生所在之地传来马的嘶鸣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她的心情可想而知!“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李煜将愁变成了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自然贴切,不着痕迹,意境完整。,意象的精心选用情景的密切交融情态的传神描摹典故的适当运用修辞的广泛使用诗词的巧妙化用,意美:性情美情态美意境美,形美:整齐美错落美声韵美,神美:神韵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曲词警人,余香满口,“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夸张“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将来的酒和食”比喻夸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比喻夸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用典“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比喻对比夸张引用,“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的原句。“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未饮心如醉”“一春鱼燕无消息”来自秦观的鹧鸪天;“伯劳东去燕西飞”来自乐府诗东飞伯劳歌;“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化用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红楼梦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四大悲剧,拜月亭记(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倩女离魂(郑光祖)墙头马上(白朴),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梧桐雨(白朴),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知识梳理,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催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拓展延伸,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吗?“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拓展延伸,中国古代戏曲单元小结,学习目的:,1、从感性和理性上较系统地把握中国古代戏曲。2、带动课外对读本的学习。,回顾本单元所学古代戏曲,窦娥冤,王实甫,长亭送别,闺塾,孔尚任,哀江南,阅读短文古代戏曲鉴赏并写出提纲,一、中国传统戏曲概念(综合性舞台艺术。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二、古代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古代戏曲鉴赏提纲,1、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曲词、宾白、科介),2、如何鉴赏古代戏曲语言,(一)鉴赏戏曲语言,(二)鉴赏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借景抒情,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小令套数,散曲:杂剧:,13世纪初叶在中国北方大都(今北京市)、平阳(山西省临汾县)等地兴起的戏曲艺术(北曲),在金院本与诸宫调基础上综合其他伎艺而成,盛行于元。,(词余),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小令,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故说是鸾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袖衫,畅好是妆么大户。-哨遍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三煞,套数高祖还乡,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且。二煞春采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涂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一煞,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卒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尾,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单刀会,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明清传奇:,宋元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北宋末年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到元末明初较为成熟。也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在南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物指用南曲写成的长篇戏曲剧本。荟萃了南戏和元杂剧的精华。,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区别,(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光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未、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体会古代戏曲中的浪漫主义,古代戏曲往往用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这种看似荒诞实则严肃的内容,是浪漫主义艺术处理的一个范例。幻想的世界产生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并且是为反抗和否定现实世界而存在的。,窦娥发出三桩誓愿,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现了思想和现实的矛盾。杜丽娘所追求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环境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在梦想、幻游的境界里,她终于摆脱了礼教的束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牡丹亭艺术特色-浪漫主义。,王文举和张倩女原是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妻。倩母嫌文举功名未毅,不许成婚。文举上京应试,倩女相思成疾致辞魂魂离体,追文举赴京。文举得官后回家,倩女的灵魂和躯体合而为一。,郑光祖倩女离魂,单刀会中的关羽豪气四溢,也是个被理想化了的英雄。,陈州粜米中包公的机智、沉着,寄托了人民的理想。,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正宫端正好,(情景交融),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比较乌衣巷和哀江南写景抒情有什么不同,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与诗歌的借景抒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乌衣巷“用笔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维护保养培训课件
- 皮线光缆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工作接待礼仪课件
- 皮带工安全培训课件
- 疾病模型改善-洞察及研究
- 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 政治安全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学校食堂卫生检测与隐患整改流程
- 政府采购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眉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卷(解析版)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南
- 2025年材料管理岗位考试题库
- 年级主任职责详解及管理要点
- 储能项目投资测算方案
- 【25秋】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设计》课件
- 2025年长沙中考化学试卷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
- 舆情安全管理办法
- 替换车管理办法规定
- 厨房4D管理课件下载
- 临床营养学病例报告
- 危险作业票 安全作业票格式模板 动火登高煤气受限空间作业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