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方甘草合剂是止咳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甘草八角茴香油,甘油,浓氨溶液等配制而成的。(去掉“配制而成的)B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今年11月国内油价迎来2014年12月以来最大单次降幅,油价至少下调0.5%左右。(“左右”去掉)C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把“无时无刻不”改为“时时刻刻都”)D对爱迪生救妈妈等选文出现的一些争议,人教社表示,在编写新教材过程中,编写组对选文严格把握标准,听取广泛意见,分专题审查。(把“广泛”移到“听取”前)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B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C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D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我喜欢这个季节的瘦西湖。那湖面的烟,那萧条凛冽的景,还有那荡起涟y(_)的舟雪中的瘦西湖很美,是鹅黄娇nn(_)的腊梅染雪怒放,是挺直高sng(_)的寒枝雪中坚韧,是飞yn(_)翘角假山流水的江南柔情遇上雪色浪漫扬州的雪也很少见,下了雪的扬州美得不像样!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蝴蝶结龙应台“阿婆,我要这一束!”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几枝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老祖母粗声骂起来,还推了他一把。“没要紧,阿婆,我有时间,让他慢慢来。”安抚了老祖母,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件零乱的花铺。我,坐在这儿,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王爱莲,补习费呢?”林老师眼光冷冷的。王爱莲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她个子也矮。六十个学生冻冻地缩在木椅上,没有人回头,但是不回头,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团一团的,好像从来没洗过。穿着肮脏破烂的制服,别人都添毛衣的时候,她还是那一身单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远是蓝紫色的,握笔的手有一条一条筋暴出来。“没有补习费,还敢来上学?上来!”王爱莲抽着鼻涕,哆哆嗦嗦走到最前排,刚好站在我面前:今天,她连袜子都没穿。光光的脚架在硬邦邦的塑胶鞋里。我穿了两双毛袜。“解黑板上第三题!”林老师手里有根很长的藤条,指了指密密麻麻的黑板。王爱莲拿起一支粉笔,握不住,摔在地上,清脆地跌成碎块。她又拾起一支,勉强在黑板边缘画了几下。“过来!”老师抚弄着手里的藤条。全班都停止了呼吸。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来。王爱莲两手捂着脸,缩着头,不敢躲避,不敢出声;我们只听见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的“簌簌”声。然后鲜血顺着她纠结的发丝稠稠地爬下她的脸,染着她的手指,沾了她本来就肮脏的土黄色制服。林老师忘了,她的头,一年四季都长疮。一道一道鲜红的血交叉过她手背上紫色的筋路,缠在头发里的血很快就凝结了,把发丝黏成团块。第二天是个雨天。我背个大书包,跟母亲挥了挥手,却没有到学校。我逛到小河边去看鱼。然后到戏院去看五颜六色的海报,发觉每部电影都是由一个叫“领衔”的明星主演,却不知她是谁。然后到铁轨去看运煤的火车,踩铁轨玩。并不是王爱莲的血吓坏了我,而是,怎么说,每天都有那么多事要“发生”:隔壁班的老师大喊一声“督学来了”,我们要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用黑裙子遮起来;前头林老师换上轻松的表情说:“我们今天要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做“鸡兔同笼”。要不然,就是张小云没有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到男生那一排去;要不然,就是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要不然,就是张炳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我每天背着书包,跟母亲挥手道别,在街上、在雨里游荡了整整一个月,记熟了七贤三路上每一个酒吧的名字,顶好、黑猫、风流寡妇、OK被哥哥抓到、被母亲毒打一顿,再回到林老师面前时,我发觉,头上长疮的王爱莲也失踪好几个星期。我回去了,她却没有。(21)王爱莲带着三个弟妹,到了爱河边,跳了下去。大家都说爱河的水很脏。(22)那一年,我们十一岁。(23)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24)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往上抽长(25)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26)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注)本文选自龙应台以母亲的身份写下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记录了许多作者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生活镜头。蝴蝶结一文为该书的“序”,上文略有删改。4 . 第段画线句中“领衔”一词加了引号,其作用是( )A引用话语B特殊含义C否定讽刺D着重强调5 . 第段画线句中“太”和“又”反复出现,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_;第段开始由对小男孩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这是因为_6 . 第段“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冒号后,大量运用了_描写塑造王爱莲,其作用是_。7 . 从第、段看,“我”逃学的原因不是“_”,而是_。(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一空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8 . 阅读(23)(26)段,回答:(1)请从“结构照应”和“记叙顺序”角度分析第(23)段在文中的作用:;。(2)下列对(24)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个分句以空间顺序排列。B三个分句合在一起,即是人“出生”、“结婚”到“死亡”的一生。C引发了作者思考成长问题。D引出了下文作者“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和“慢慢来”的回答。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自然界的射击手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界,植物们为了传播种子、繁衍后代,大多会依靠媒质,如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等。但还有少数植物是靠自身弹射来传播种子的。“铁西瓜”是著名的热带观果植物。它的果实外观青绿光亮,极像一个绿色的大西瓜高高地悬接在树干上。它诱人的外观让无数前来观赏的游客垂涎欲滴,但馋嘴的你们可别打它的主意。它的外形虽然好看,果实却不可食用,而且果肉黏稠有异味。当果实成熟时,它的果壳会自动炸开,并发出声响,锋利的碎片四处飞射,如同一颗小型手榴弹。炸开的碎片最远可飞出20多米,以此散播种子。因此,“铁西瓜”又被称为“炸弹树”。喷瓜是自然界的“远程炮弹手”。它的果实酷似大黄瓜。种子不像大家常见的瓜果那样埋在瓜瓤中,而是浸泡在粘稠的浆液里。当果实渐渐成熟时,包裹着种子的多浆组织会慢慢变成黏液,充满果实的内部。随着果实内黏液的增多,果皮所承受的压力也日渐增大。当果柄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时,果实便脱离果柄,跌落地面。在落地的瞬间,果皮内的黏液会带着种子立刻从果柄脱落的洞口飞到几米以外的地方。这样的场面犹如炮弹出膛,因此人们也称它为“铁瓜炮”。马勃多生长于园中久腐或湿地腐木上,外形千姿百态,有的小巧如高尔夫球,有的则大如南瓜,它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还是一种战斗神器。未成熟前,它呈现为白色,味道鲜美;成熟后会变成棕色。成熟后要是不慎被路过的人或动物踩到,它的表皮便会猛然裂开,向外释放灰色的烟雾,让人的鼻孔和喉咙奇痒难忍,喷嚏打个不止。印第安人曾发现它的这一特点,安排它充当战场上的“催泪弹”,协助他们抗敌。当无知的敌人一脚踩在它身上时,会瞬间被浓烈的烟雾弄得泪流满面、狼狈不堪。这些烟雾其实是由数以万计极小极轻的孢子构成的。成熟后的马勃一旦受到触碰,这些孢子便飘散到空气中寻求新的繁衍之地。植物利用各种方式让种子远离自己,去往远方,有助于扩大族群的领地,避免了植物本身与自己的子女争抢阳光、空间和养分,增加了繁衍生长机会。选自读者校园版2019年第7期,有删改9 .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10 . 文中第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1 . 第段中加点词语“多”能否删除,为什么?12 . 植物利用各种方式,让种子远离自己有什么好处?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多感官参加活动,能够帮助背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如鸟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作者:唐晓敏)13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是怎样提出的?14 . 请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15 . 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材料一:唐宋以降,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材料二: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四、句子默写16 . 用课文原句填空(1)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2)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3)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浩黄鹤楼)(4)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节选)(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其景为仁智者所喜,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此为隐者服饰。英英:声音和盛之貌。办:具备。仁智者:仁人智士。语:虚妄之语。17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负势竞上(_)窥谷忘反(_)既素重幽居 (_)遂葺宇其上(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例句:梅溪之西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B但微颔之(卖油翁)C何陋之有(陋室铭)D山川之美(答谢中书书)18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1)仆 去 月 谢 病(主谓之间)(2)还 觅 薜 萝(动宾之间)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景为仁智者所喜,岂徒语哉!(2)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0 . 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21 .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所表现的画面。22 . 赏析最后一句中“睡”字的妙处。七、名著阅读23 . (题文)名著阅读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