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题文)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B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C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D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二、字词书写2 . 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来。(注音要写清楚,字要写工整)(4分)重创创伤以头抢地抢呼欲绝钥shi汤chcng海桑田一叶pin舟三、现代文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伤和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B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表达了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C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细腻传神的描绘紫藤萝花,同时,也和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D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停的生长”既表现花繁花盛,也蕴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4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这个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命中总会遇到不幸,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B人和花是相同的,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无数个体汇成生命的长河,永不枯竭,永无止境。而正是这一个充满活力的个体,汇成了创造社会的大军。社会群体生命也就是无数个体生命的延续。C自己和家人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弟弟又身患绝症生命垂危,作者由此感悟到人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与困难,人这一辈子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滴水,语句中多少有些消极与忧郁,文章的基调是忧伤的。D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点明中心,将文章的感情升华了。5 . 选文结尾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阅读课文藤野先生节选部分,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吧!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6 . 选文主要记述了两件什么事?对作者有什么影响。7 . 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8 . 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括。四、句子默写9 . 古诗文填空。(1)鞠躬尽瘁,_。(诸葛亮后出师表)(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4)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5)大漠孤烟直,_。(_)使至塞上)(6)陶弘景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尽。江南的春天在杜牧的眼中是“_,水村山郭酒旗风。”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虽乘奔御风,_。”王绩在秋天的傍晚眺望远方,看到的是“树树皆秋色,_。”而刘桢眼中冬天的松柏是“_,终岁常端正。”五、课内阅读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0 .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11 .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12 . 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 .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学而不厌。”孔子对学习为什么感到愉快而不厌倦呢?你在学习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谈一谈你的感受。六、诗歌鉴赏1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灞上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注释)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开头两联的画面。(2)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15 . 名著园地。(1)填空:“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这首小诗出自诗集,作者是,原名。(2)鲁迅的狗猫鼠中狗和猫是怎么成了仇家的?请简述。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在班级举行的“书信人生”语文活动中,同学们品读了两封父亲写给孩子的信。材料一思成:吾欲汝以近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次则将左传战国策全部浏览一遍,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读荀子则益善。荀子颇有训站难通者,宜读王先谦荀子集解。父1923年5月(选自梁启超家书有删改)(注释)梁启超,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材料二孩子:我认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了沙漠,要来何用?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钟,不够我享用。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过于单调。若你的学问趣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会我的教导,你全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了不少。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法子告诉你。佛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冰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喝一口。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原因恰在于此。我每历若干时候,体验到新鲜的学问趣味,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爹爹XX年XX月XX日16 . 材料一中梁启超依次向儿子推荐学习论语孟子和左传战国策,他的意图分别是什么?17 . 材料二中父亲对孩子谆谆教诲,与其探讨对人生的认识,对学问的看法。如果你是收到这封信的孩子,请你写一封回信。写作提示:只写书信正文部分;围绕材料二内容进行回复;不少于100字。九、作文18 . 命题作文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是啊,谁在成长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