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随着“铁军丰bi( )、聚龙花语、荷兰花海、鹿鸣呦呦、鹤舞翩翩( )、西溪塔影、纵湖秋色、九龙神yn( )、黄海叠翠、洋畔飘樱”等“盐城十景”的隆( )重发布,盐城旅游将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较高的资源_(品位品味)、独特的景观形态和巨大的生态效应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铁军丰bi(_)鹤舞翩翩(_)隆(_)重九龙神yn(_)(2)为文中横线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较高的资源_(品位品味)二、现代文阅读大地的声音向迅1 秋虫唧唧的叫鸣,把个初秋的夜晚闹腾得丰腴而清凉。2 不是一颗枯叶上的露珠,我也沉浸于如此浓稠却又轮廓分明的夜晚像是有人握着橹,在墨绿色的水面摇落起一片一片珍珠似的水声。一整个夏天,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我经历的那些不算短的岁月,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那些唧唧声,好似就是时间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呈现形式。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近三十个夏天,竟被我故作大方地一掷而去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聆听那些动人的唧唧声。直到这个晚上,我才坐在一方池塘边,平心静气地聆听了一次那来自山野和草木间的小提琴交响曲。3 繁星一般密集的鸣叫声,从池塘对面的一叠浓墨泼就似的小山里和岸边的草丛中不断地传诵出。4 唧唧啾啾5 此起彼伏,高低错落,远近有致。6 初闻其声,以为杂乱无章,重复无趣,只是风吹草动惊起的回声罢了。但倘若把眼睛闭起,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详的大地,就如一架巨型琴键,而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呢,都是一些技艺绝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树叶下,或站在一块爬满了青苔的石头上,或攀在一根草茎上,对着渺远的夜空,优雅发声,忘乎所以地尽兴弹奏但我总是在它们的声息中,闻见了那么一点淡淡的哀戚和愁绪。我想,这大概是因它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更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声的呢。7 可这样的比喻总是有些欠妥它们的鸣声,是那般有序,节奏分明,层次丰富,像是从天上落下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8 我又想它们到底为何要这么不辞辛劳地夜夜长鸣呢?是在低声祈祷吧,是在高声歌唱吧,是在朗诵诗篇吧,是在念诵经文吧,是在呼朋引伴吧,是在促膝长谈吧有那么一个时刻,我躺在池塘边湿漉漉的既做绿化树的围栏又充作了坐骑的条凳上,双手情不自禁地和着那隐秘的节奏,在空气中像音乐指挥家那么划动起来那些音乐竟惊奇地在我的手臂和呼吸间流动起来;那些音乐,像低垂的夜幕里极柔和的云朵,更像来自我的身体,我的灵魂。9 我在一处草丛边蹲下来,捕捉到了两首独奏曲它们分别来自两只我并未发现身影的促织啾一啾-一我学不来它们的叫声。我莫名地惊诧,继而又莫名地激动起来。我感觉天与地在此刻与我离得特别近,我就像一个睡在襁褓中的婴儿,在旋律优美的摇篮曲中,抵达天堂。10我心底还是无比清楚的,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旗帜!是大地的声音。11不止是那池塘对岸林深叶茂的山林,只要是那些没有被水泥覆盖和倾轧的泥土里,夏秋时节,就会有虫子们的歌唱和伴奏,这无言的故乡,生长着无数生命。即使是那些密实而堡垒森严的水泥地之下,也有生命在无声活动;即使是干净而空荡的水泥地之上,那些哪怕是仅仅落得下一粒草籽的小小坑洼里,也会有精瘦的绿色,可怜巴巴地冒出来呢。12我知道,很多虫子的生命仅止于夏秋两季。秋天一过,它们要么深入泥土预备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要么连同它们飘荡在草木间的歌声和一缕精魂,化成了那么一小点泥土。生命究竟是短暂的,可它们用歌声构筑的那个音乐世界,是多么宽广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它们的舞台,大地万物,都变成了它们的听众。不仅是包括我在内的人,就是那些树木与月儿,也都静静地聆听着那生命精彩的绝唱。13虫子们的精神世界,真是海阔天空。14歌者的一生,哪怕繁华落尽,却仍然余音不绝。2 . 请概括1-4段虫鸣声有何特点?3 . 围绕虫鸣声,作者的情感主要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 画线句子在写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写出一点并分析。5 .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11 段在文中的作用?6 . 文章多处描写虫鸣之声,能否把标题改为“虫鸣之声”?结合原文分析原因。阅读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完成小题。在短短一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担当是一种责任。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了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A)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担当是一种勇气。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地保家卫国。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B)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7 .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8 .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9 . 下面这则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在(A)(B)中的哪一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材料)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三、句子默写10 . 根据课文要求默写古诗文:(1)有约不来过夜半, _。(赵师秀约客)(2)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_,_。(李白行路难)(4)学习和思考有机结合能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_,_。”(5)默写杜牧的赤壁。_,_。_,_。四、课内阅读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谈笑有鸿儒(_)(2)阅金经(_)(3)有仙则名(_)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孔子云:何陋之有?1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是前后矛盾的。B本文以陋室为喻,将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C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往对象的角度来写“陋室不陋”的。五、名著阅读(题文)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题。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里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趟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14 . (小题1)从文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祥子的痛苦来自:(1)_ (2)_15 . (小题2)文章最后将哆嗦的祥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16 . (小题3)原著中这一章的结尾这样写道:“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结合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六、综合性学习17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不容易的。道路多么艰险,只要勇于奋斗,都是对自己的超越。那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1)第2句有语病,请格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请给第3句的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3)请写出第4句中“成为”的宾语。_七、作文18 . 生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