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PPT课件_第1页
传播学PPT课件_第2页
传播学PPT课件_第3页
传播学PPT课件_第4页
传播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播学授课教师李忠昌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2,教学大纲,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3课时二传播学的创立与发展3课时三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2课时四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课时五传播学的调查研究方法3课时六、传播与符号3课时七、认知心理与传播5课时八、人际传播4课时,.,3,九、大众传播3课时十、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3课时十一、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4课时十二、大众传播的受众4课时十三、传播效果研究4课时十四、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6课时十五、复习答疑3课时,.,4,参考书目,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3、邵培仁著: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4、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5、美沃纳.赛佛林等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6、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7、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5,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第二节传播学研究的对象,.,6,一、传播现象与传播学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类的基础性活动。人类的传播行为与饮食男女等行为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是人类活动的本体。无论如何,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传播。传播与生俱来。,.,7,我们处在一个充满着相互联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全世界的人们都遵从一种单一的信息秩序。从个体的面对面交流,到全球范围内的流行音乐、新闻、电影及电视节目,我们充分感受着传播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人类传播工具、传播行为、社会行为的日新月异。,.,8,新的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例子:1、移动电话模糊了个人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9,2、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互动的传统形式提出了挑战和威胁。人肉搜索网络生活(既是现实的,也是虚拟的)微博还有许多.,.,10,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网友拍乞讨儿童照片一个新的微博正式开通,微博页面的头像是一个六岁的乞讨男孩,他名叫杨伟鑫,一年半前被拐卖后,腿被打断、沿街乞讨,网友拍下他的照片后发到网上,被她的母亲辨认出来。,.,11,教授微博发起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社科院教授于建嵘由家长来信收到启发,1月26日他正式开通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于建嵘呼吁博友见到街头乞讨的儿童时拍照或录像,连同时间、详细地点等发布到这个微博上。,.,12,公安部门关注各地公安部门也对网民们的打拐热情予以积极回应。公安部在其官方微博上称,已经要求各地警方马上联合城管、民政等部门对本地乞讨儿童进行清查,.,13,“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所呈现的传播学意义,微博用其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快速发布最新消息、声话图文并茂还原事件本貌、评论自由反馈迅速),集合意见,给相关政府部门以强大的民意信息,引起官方重视,敦促有关部门合理解决事件,增强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微博打拐”,更是用传播维护了人间正义。微博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人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14,政治生活中的例子: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是一种控制传播的行为。历史是人的传播的结果,.,15,二、传播与信息(一)传播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外在方面看,传播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活动或行为;从内在方面看,它则是信息的流动过程。在人类传播活动中,既不存在没有信息的传播,也不存在脱离传播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6,(二)信息的本质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物质物质的能量信息与传播现象既存在于无机界又发生在有机界,既有动物传播又有人类传播的情形一致,信息也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传播学研究的是社会信息。社会信息不同于大千世界其他信息的地方在于,它是符号和意义的载体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如“粉丝”,.,17,信息的本质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认为信息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18,信息就是事物以及事物间的差异与变化。有差异有变化,就有信息;差异越大变化越多,信息就越丰富。如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信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19,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20,传播的定义它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21,传播的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要以符号为中介,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22,第二节传播学研究的对象,.,23,一、传播学的性质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分为三个层面: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社会科学层面,研究揭示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人文科学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性问题。,.,24,传播的技术、规律和意义均属于传播学的研究范围。,.,25,二、传播学研究的对象,.,26,人类传播形式主要有五种:1、自身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27,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3、群体传播:主要指家庭、亲友、社交圈、阶层、世代等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的传播。4、组织传播:具有执行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系统的传播活动。5、大众传播: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构成的社会信息系统。,.,28,此外,还有发展传播、国际传播、网络传播等。,.,29,传播学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30,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他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31,大众传播则是现代化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传播类型。特点:有组织的专业化的传播;传播对象是广大的社会公众;采用现代化技术;传播信息的公开性;巨大的社会影响力。,.,32,大众传播不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态度,而且还是我们了解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33,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34,传播学是一个总的学科名称,而大众传播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传播学除了研究大众传播,还涉及广泛的人类传播活动的领域,如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广告传播等。在传播学保罗万象的探讨中,大众传播始终居于主流。,.,35,第一,传播学直接起源于大众传播的兴盛;第二。传播学的研究大多发端于大众传播的运行;第三,传播学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大众传播领域。所以,很多时候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往往说的就是一回事。,.,36,三、传播学的社会功能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传播学也探讨信息技术,但它并不从事纯粹的技术开发。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问题。,.,37,如: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否对社会价值观产生影响?人们怎样从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大众传播在人们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领导人的电视形象就等于大多数观众所知道的“那个人”。(虚拟现实世界)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中的民主的操纵和控制。,.,38,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该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如: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受众调查)一个国家如何塑造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39,四、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作为一门学科来讲,传播学还很粗糙,许多基本的概念与范畴还不确定,不少理论与学说还不成熟,尤其是学科的体系与框架既不完整,更不严密。传播学是否已经成为独立而正规的学科,这是一回事;它是否应该成为这样的学科,则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说,传播学虽然还没有成为一门“学”,但它理应成为一门学。,.,40,传播理论的目标:,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解释用大众媒介学习的机制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面所起的作用。,.,41,传播理论的发展趋势,更加强调大众媒介的使用。受众行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清晰。,.,42,向认知科学转变。包括: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向表述概念(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事件中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对传播效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