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课内阅读(10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布衣之怒 以头抢地耳 长跪而谢之曰 寡人谕矣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臣未尝闻也尝趋百里外B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C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D先生坐满坐寂然3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4 . 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不以千里称也(_) (2)一食或尽粟一石(_) (3)策之不以其道(_)6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能赏识人才的人(贤君)比作伯乐,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愚妄无知、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B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 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形象,表达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D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挑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道,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 . 本文作者_(人名),我们现在常用出自本文的成语_(四字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9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缘溪行(_)(2)悉如外人(_)(3)便要还家(_)(4)诣太守(_)10 . 笔法简洁,内涵丰富是本文的语言特色。那么在第一段,作者寥寥几笔描绘出桃花林哪些特点呢?11 . 在当时社会,桃花源让人向往的原因有哪些?12 . 文章结尾,都有谁去寻找过桃花源而没有成功?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3 . 给加点字注音:(1)鹏之徙于南冥也:_(2)抟摇而上者九万里:_14 . 解释加点的字词:(1)怒而飞:_(2)是鸟也:_(3)齐谐者,志怪者也:_(4)去以六月息者也:_15 . 翻译下面的句子。(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 . 试赏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句话。17 .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文言文阅读。(11分)小石潭记(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岁,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8 . 解释下列词语(4分)(1)水尤清洌清:_(2)日光下澈澈:_(3)俶尔远逝俶尔:_(4)以其境过清 清:_19 . 下列不是比喻句的是( )(1分)A闻水声,如鸣佩环B斗折蛇行C似与游者相乐D其岸势犬牙差互20 . 翻译: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21 .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作者为了突出潭水之奇,首先从水声写起,用“”写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接着正面描写潭水“”,然后用“,”,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了潭水的清澈见底、清得出奇的特点。 22 .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2分)A选文第2段主要写了潭中游鱼的情趣。其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对潭中游鱼数目竟一目了然,不只表明了水的清澈,且暗示了石潭之小。B“佁然不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滑雪年终工作总结
- 亲子关系指导课件
- 亲子与师生关系课件
- (2024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3.3数据的收集(3)课件
- 亮度与照度的课件
- 防疫培训志愿者
- 事业单位年终考核课件
- 公司的力量课件马连福
- 透析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乾县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2025年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理论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监狱公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14张表
- GA/T 1788.1-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FZ/T 60029-2021毛毯脱毛测试方法
- 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
-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 hsp运营高感训练家长手册
- 罐车司机培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