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概述_第1页
物理治疗学概述_第2页
物理治疗学概述_第3页
物理治疗学概述_第4页
物理治疗学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丽云,物理治疗学概述,物理治疗学,课时数最多临床疾病康复的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手段康复治疗师的基本技能,“康复”,“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从而达到恢复残疾人全部生存权利的目的”,医学的(医疗康复)工程的(康复工程)全面康复教育的(教育康复)社会的(社会康复)职业的(职业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康复协作组,康复医师(rehabilitationphysician)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言语治疗师(ST)假肢及矫形器师(prosthetist)心理治疗师(clinicalpsychologist)医学社会工作者(msw)职业咨询师(vocationalcounselor)康复护士等,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py或physiotherapy,缩写为PT):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并借助于电、声、光、磁、水、冷、热、力等物理因子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的医学相关类学科。,7,返回,物理治疗学: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治疗师特别是国内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物理治疗学范畴:运动治疗或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电、声、光、磁、水、冷、热、力等手法治疗,基本概念,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PT):1.临床医务工作者2.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3.不同于医生和护士,10,返回,二、运动治疗范畴,运动治疗的内容丰富,分类方法也很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运动疗法(exercisetherapy)是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的功能情况,借助治疗者手法、治疗器械、患者自身进行,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运动疗法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进行四肢躯干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是一种主动性的康复治疗技术,这是运动疗法与物理因子疗法最显著的区别。,运动疗法的分类,(1)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进行的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耐力的训练、牵伸疗法、呼吸训练、平衡与协调功能训练、步行训练、牵引治疗等。(2)基于神经生理、神经发育原理进行的运动疗法:统称为促进技术,亦称易化技术。是根据神经生理和神经发育的原理和规律,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常用的易化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Rood疗法等。(3)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的治疗技术包括运动再学习、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4)增强心肺功能的技术与方法包括放松性运动和耐力性运动,运动的基本类型,1.按运动方式分类(1)被动运动:完全依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称为被动运动。外力可以是器械提供,也可以由治疗者或患者本人健侧肢体提供。被动运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被动运动的作用: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的组织,恢复和保持关节活动范围。(2)主动运动:依靠患者自身的肌力进行运动的方式称为主动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主动运动的作用: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和耐力、增强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2.按肌肉收缩的方式分类(1)等长运动:肌肉收缩而肌纤维不缩短。即等长运动时关节不发生活动,肌肉长度不变,而肌肉张力增加。如举重,推墙等。(2)等张运动:运动时肌肉缩短,关节角度发生变化,而肌肉张力不变。如步行或慢跑等。(3)等速运动:是借助特定的仪器,确立一定的收缩速度后,使肌肉进行收缩,仪器提供随时可变的阻力,使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的速度恒定。,3.按治疗作用分类可分为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和方法增强肌力、耐力的运动改善呼吸功能的运动改善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运动步行训练改善脑损伤患者运动控制能力的运动,(一)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和方法,是否借助外力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是否使用器械徒手运动器械运动,17,返回,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和方法,1主动运动定义: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运动.方法随意运动(voluntarymovement)助力运动(assistedmovement)抗阻力运动(resistedmovement),18,返回,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和方法,2主动助力运动定义:部分需要肌肉收缩,部分需要借助外力完成的运动外力器械、悬吊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治疗师的帮助分类器械练习悬吊练习滑轮练习,19,返回,主动助力运动,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和方法,3被动运动定义:运动时肌肉不收缩,肢体完全不用力,动作的整个过程由外力来完成。方法关节可动范围运动关节松动技术持续性被动活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21,返回,(二)增强肌肉力量的技术和方法,定义肌力训练根据超量负荷(overload)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力量方法肌肉的收缩方式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22,返回,增强肌力的技术与方法主动助力运动悬吊助力运动徒手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利用徒手、重锤、弹簧、重物、摩擦力、流体阻力阻力作用的方向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反,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Motomed,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三)牵伸软组织的技术与方法,牵伸(stretching)定义: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目的: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或降低运动时损伤。牵引(traction)与牵伸的区别具有牵拉软组织的作用主要作用于关节,30,返回,1、手法牵伸通过手力牵拉来增加挛缩组织的长度和关节活动2、机械装置被动牵伸利用小强度的外部力量,较长时间作用于缩短组织。通过重量牵引、滑轮系统或系列夹板3、自我牵伸自己完成的一种肌肉伸展性训练,可以利用自身重量4、主动抑制牵伸前,患者有意识地放松该肌肉,抑制肌肉收缩,31,牵伸方法,返回,自我牵伸手法牵伸,机械装置被动牵伸,跟腱牵伸-弹力绷带,(四)平衡训练,平衡的定义平衡(balance,equilibrium)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平衡训练方法的分类,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和站立位训练按是否借助器械分类:徒手、借助器械训练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分类:静态、自动态、他动态训练,36,返回,平衡训练,(五)基于神经生理法则的治疗技术,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treatment,NDT)亦称易化技术。是根据神经生理和神经发育的原理和规律,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常用的易化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Rood疗法等。,39,返回,神经发育疗法的共同点:治疗对象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者;治疗遵循神经生理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即脑有适应能力,可在结构和功能上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客观现实。这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神经生理基础;,神经发育疗法,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疗变成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作等长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作等张练习(如在某一姿势上作运动);先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控制及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神经发育疗法,工作方式: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各相关专业的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五)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的治疗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relearningprogram,MRP)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运动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悉尼大学J.Carr和R.Shepherd教授著书:AMoterRelearningProgrammeforStroke,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科翻译为:中风病人运动再学习方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9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方案,7个部分:上肢功能口面部功能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和坐下站立平衡行走,运动再学习疗法,认为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练习的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期练习有关的运动。MRP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手的引导)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2.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偏瘫患者存在“习得性废用”,返回主目录,(六)增强心肺功能的技术,放松性运动(relaxation)以放松肌肉和精神为主要目的的运动如医疗步行、医疗体操、保健按摩、太极拳等适合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精神紧张者老年人及体弱者耐力性运动(endurancetraining)以增加心肺功能为主要目的如医疗步行、骑自行车、游泳适合于心肺疾患及需要增加耐力的体弱患者,49,返回,三、物理因子范畴,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其他理疗方法石蜡疗法、压力疗法,50,返回,电疗法,光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定义应用电子技术和训练使人能对自己体内异常的不随意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therapy,BFT),又称电子生物反馈疗法。,57,返回,压力疗法定义在身体病患部位的外部施加压力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压力疗法(compressiontherapy)肢体压力疗法,气囊袖套式或腿套式正压治疗,58,第二节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59,返回,一、运动治疗的作用,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调节精神和心理,60,返回,物理因子的共同性:治疗作用,消除神经内分泌信息控制系统功能障碍提高机体或某些系统、器官的功能水平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提高局部或全身的抵抗力镇痛,消炎、消肿作用、缓解痉挛脱敏或致敏作用,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提高药物向组织器官透人等,61,返回,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消炎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消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62,第三节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物理治疗学的形成人类在与自然及疾病的长期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而形成,并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国外具有悠久的历史物理治疗的雏形在我国四千年前就已形成,63,返回,西方物理治疗的起源,古罗马和希腊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应用日光浴、空气浴和水疗。古希腊渔民利用会放电的鱼来治疗关节痛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利用日光浴治病,东方物理治疗的形成,物理治疗的雏形在我国四千年前就已经形成。旧石器时代,使用尖状的和刮削过的石器,用以刺破脓肿,排除脓血。春秋站国时期扁鹊用砭石、针灸、熨帖和按摩等物理因子治病。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按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现代物理治疗学发展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伤、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应用各国成立学术组织1938年,美国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1943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1947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委员会1951年,成立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1969年,国际康复医学会成立,66,返回,二、物理治疗学现状及发展前景,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物理治疗学日益为社会所重视。老年人口及老年病患者增多工伤、交通事故增多慢性病患者增多人类对健康的认识转变,67,返回,三、物理治疗师培养,国外物理治疗师的培养国内物理治疗师的培养,68,返回,国外物理治疗师的培养,现代康复医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国际物理治疗联盟:1954年成立,是国际唯一的物理治疗权威组织。现有101个成员国。国际作业治疗师联盟1952年成立。,各国物理治疗师比例,根据联合国及世界物理治疗师联合会于1998年发表的统计数字,每十万名人口中治疗师的人数英国:49.8名澳洲:484名加拿大:251名美国:246名中国香港:85名治疗师,70,返回,国外物理治疗师培养简介,美国20世纪20年代开始培养物理治疗师(PT),初期设学士学位。1938年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目前已经转向主要培养硕士学位,学制6年,并设立博士学位。硕士教育分两种学位:物理治疗理学硕士学位(MSPT)物理治疗硕士学位(MPT),71,返回,国外物理治疗师培养简介,日本1963年开设了第一所培养物理治疗师的学校1965年开始使用物理治疗师(日文名称:理学疗法士)1966年7月17日,成立物理治疗师协会,并将7月17日定为“物理治疗师日”1974年6月,加盟世界物理治疗师联盟(WCPT)目前25所开设PT的大学中,12所设立了研究生院,7所设有博士研究生课程。,国内物理治疗师的培养,探索阶段19831988年老一辈专家通过出国参观考察或短期培训,回来后举办短期在职学习班,传授康复治疗专业技术。,73,返回,国内物理治疗师的培养,1982年卫生部发布了研究选择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