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不用韵。B梁启超,字卓如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D诗人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所属朝代分别为唐朝、唐朝、北宋、南宋、清朝。2 . 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的大闹天宫、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智取生辰纲尤为精彩。B阿长与里,鲁迅先生回忆了儿时与保姆相处的情景,文中充满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之情。C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飞鸟集,散文集寄小读者等。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四书”。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是一种自然地流露,从容不迫,酒脱自如。B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后,从此锐不可当。C足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D科研工作者所具备的踏实勤奋、一丝不苟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湄公河行动战狼红海行动等“燃”系电影激发的爱国情怀,滋养着全体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B“牵妈妈的手”网络互动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和共鸣。C随州以“旅游+、+旅游”为方向,积极培育寻根游、生态游、研学游、工业游。D我们一定要在中考中打个翻身仗不可。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1)tu xi(_)责任的行为是可耻的。(2)他再三zhn zhu(_),终于同意了。(3)临摹字帖(_)是一种非常好的练字方法。(4)当今社会网络发达,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_)需要的资料。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树梢上的童年方华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童年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桠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以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变成脆甜可口的菜肴,或是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一滑就进了小肚子,喂了馋虫。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哪,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羊辣子”(一种毛绒绒的青虫)辣了,采槐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桠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我那小小的童年?6 . 选文第段和第段本是一段完整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把第段的内容提到开头叙述?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7 . 第段中说“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选文回忆了哪些树?“我”与这些树之间有着怎样的快乐往事?请概括出其中的两件。8 . 在“取鸟窝”的事件中,选文主要使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我”是攀树高手的形象的?9 . 细品选文第段,请简要谈谈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0 . 童年的往事总是让人言之不尽,而回味无穷,你能说说选文第段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吗?没有不透风的墙紫禁城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作为紫禁城古建筑的核心骨架,木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压和韧性,但也存在怕潮湿、易腐朽等材性缺陷。因此,使紫禁城古建筑的木构件始终处于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延年益寿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然而,从建筑工序的角度讲,通常是先安装木柱柱网和梁架,再砌墙。古建筑的墙体很厚,在与木柱相交的位置附近,砌墙时往往会把柱子包起来。封闭在墙体里的柱子,如果不经常通风干燥的话,很容易产生腐朽。为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我国古代工匠利用古建砖料巧妙地制作了一种“空气循环器”透风。春节前夕,故宫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修缮项目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份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的春节曲目戏折,吸引了不少人眼球。而这两份戏折,就是在西配殿的金柱砖雕透风内静静躺了200多年。对于现代建筑而言,空气循环器是一种现代科技设备,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建筑室内外的空气不断流通,达到空气交换的目的。顾名思义,为解决墙体内木柱通风问题而诞生的透风,其作用正相当于一种原始的空气循环器。所谓透风,其实就是一块带有镂空雕刻的砖。通常工匠会在木柱与墙体相交的位置,不让木柱直接接触墙体,而是与墙体之间存在5厘米左右的空隙,同时在柱底位置对应的墙体位置留一个砖洞口,尺寸约为15厘米宽,20厘米高。为美观起见,工匠们还采用刻有纹饰的镂空砖雕来砌筑这个洞口,这个带有镂空图纹的砖就被称为透风。C透风主要依靠墙体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墙体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的热压等自然力,促使空气流动,使得建筑室内外可以进行空气交换。这一通风方式在保证建筑功能情况下,让建筑通过自然通风来调节墙体附近木柱的湿度环境,从而保证了木柱本身的干燥状态。在设置透风的墙体上,一般会在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个,并保持两个透风在同一竖直线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若仅设置一个透风,相当于空气单向流动,除湿效果必然不佳。同时设置两个透风,方便空气从底部透风进入,沿着柱身往上流动,尔后从柱顶位置的透风排出,可使墙体内的柱子在上下方向都能空气流通。这样,柱子与墙体之间潮湿的空气就被排出去了,柱子也就能始终保持干燥状态。同时,紫禁城古建筑外墙上的透风位置实际是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如果墙体的某个位置安装了透风,那么墙体立面肯定就有木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紫禁城古建筑的外墙,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对透风。紫禁城的工匠在长期的古建筑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透风制作经验。他们不拘泥于仅仅在实体砖上开洞来满足墙体内木柱通风需求,而是将砖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比如雕成狮子形象的透风。狮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权和威严,象征地位、尊严和吉祥。透风的使用,对古建筑整体而言,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并兼有文化性和艺术性,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智慧与艺术的结合。11 .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砖料-透风,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文化和艺术价值。B选文从紫禁城古建筑的特点讲起,然后依次介绍了透风存在的必要性、工作的原理和设置、外观的美学意蕴。C第(3)段举出故宫两份200多年前的春节曲目戏折,至今保存完整的例子,意在说明故宫极具研究价值,吸引游人。D以“没有透风的墙”为题,不但点明了说明对象,而且引用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俗语,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2 . 下列对“透风”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透风是一种古代建筑材料,其实就是带有镂空雕刻的砖,它安装在外墙与木柱位置对应的地方。B透风多成对出现,在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个,并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是为了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C为了美观起见,工匠们将砖雕做成了丰富多彩的纹饰,在保障通风的前提下,兼顾了艺术需求。D透风的雕刻图案一开始就承载了文化功能,经验丰富的工匠会根据艺术鉴赏的需求确定砖雕的大小。13 . 下列哪个材料中的工作原理与文中“透风”的原理相似?请简要说明理由。材料一干衣机 :空气通过机器表面的孔被吸入干衣机的机身,在通过加热元件时又被吸入滚筒。空气进入滚筒后直接透过绒布筛网往下流动,随后从干衣机前部的管道进入风扇。风扇使空气流向干衣机背面的管道,随后被排出。材料二葡萄晾房:晾房一般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上开有许多整齐的、大小一致的方孔。制葡萄干的“挂架”用圆形长木加红柳条制作而成,在圆木四周钻出等距离的圆孔,采用十字型方式将红柳条插入。空气从这些方孔中进出晾房,自由地在房内外流动,在经过挂架上的圆孔时,将葡萄中的水分带走。四、句子默写14 . 名句填空。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有朋自远方来,_。论语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五、诗歌鉴赏15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日宋晃冲之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注释)阴阴:草木阴阴。趁:追逐。(1)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课外阅读(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牵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卓茂:人名。公:对人的尊称。诣:到去。16 . 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亡/马几何时矣。B子亡马/几何时矣。C子亡马几/何时矣。D子亡马几何/时矣。17 . 解释下列句子下划线的字。(1)卓茂尝出门(_)(2)将去,顾而谓曰(_)(3)若非公马(_)18 . 翻译下列句子(1)必知非是,解以与之。(2)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19 . 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什么?20 . 文中表现了卓茂_的品质,表现了“马主”_的品质。七、名著阅读21 .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感受(水浒)魅力。(1)下面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有一处与原著有出入,请指出并改正。鲁提辖在酒楼与李忠、史进一起喝酒,无意中得知郑屠强骗金翠莲,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结果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因此被官府抓走。(2)探究杨志的出身和押送生辰纲的原因,应该选择阅读哪两回?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十一回朱责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刃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宫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