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多目标决策1、2.ppt_第1页
北邮多目标决策1、2.ppt_第2页
北邮多目标决策1、2.ppt_第3页
北邮多目标决策1、2.ppt_第4页
北邮多目标决策1、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目标决策,第一章、绪论1.1问题提出客观世界多维性,使得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抉择时,往往需要依据多个准则1、企业生产2、国民经济3、商务活动中的多准则性4、日常生活1.2从单目标决策到多目标决策1、从“最优解”到“满意解”2、从“唯一解”到“一组解”,1.3多目标决策发展简史1、早在1896年,法国经济学家V.Pareto就提出了多目标最优化问题。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多目标决策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3、1975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多目标决策学术研讨会,每隔2-3年召开一次4、我国对多目标决策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是从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5、1981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多目标决策会议、每隔2-3年召开一次,6、到1998年,已经召开了7届全国多目标决策会议。在第7届,还讨论了筹备成立中国多目标决策学会事宜。,中国运筹学会决策科学分会学术会议和出版资料(1)第1届全国决策科学研讨会地点: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时间:1994.5.28-31.主办单位:江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代表人数:78出版论文集:决策科学理论和应用-全国决策科学研讨会论文集(2)第2届全国决策科学研讨会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时间:1997.4.21-25.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代表人数:89.出版论文集:运筹学杂志,第16卷,第1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第7届全国多目标决策会议地点: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时间:1998.10.1-4.主办单位:江西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代表人数:66.出版论文集:多目标决策进展98-第7届全国多目标决策会议论文集4)第1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地点:上海市上海大学时间:2000.5.6-9.主办单位:上海大学代表人数:108出版论文集:决策科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于英川,汪寿阳主编),卓越学术文库,卓越出版社(2000.5)1-315.(包括论文57篇).,(5)第2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时间:2002.5.25-29.主办单位:温州大学代表人数:119.出版论文集:温州大学学报特刊-第二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温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第15卷,第3期(2002.5)1-182.(包括论文47篇).(6)第3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时间:2005.5.11-15.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代表人数:124.,出版论文集:收到论文122篇,43篇推荐由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运筹学学报,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运筹与管理发表.第四届中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简报2007年5月19日至21日,第四届中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决策”。代表近130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陈光亚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汪寿阳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盛颂恩教授在会上分别致辞。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50多篇,经审稿筛选,录用论文70余篇,2007年5月出版的运筹学学报第11卷增刊专载本次会议被录用的论文。会议期间,安排了20余场大会专题报告,涉及向量优化、行为决策、决策神经科学等决策科学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7、决策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第一个研究方向主要是从理论上探讨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机理,这一研究方向又可分为两个问题,描述性决策分析与规范性决策分析。决策分析的第二个研究方向是研究实际决策问题,如将一些典型的具体问题模型化,以指导实际决策过程。比较典型的实际问题有: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企业战略、冲突决策和广告等。8、决策支持系统DSS9、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1.4主要参考书与杂志一、参考书1、决策理论与方法岳超源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2、多目标决策宣家骥19893、数据包络分析(DEA)魏权龄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3、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邱菀华2002年13、管理决策分析(第二版);赵新泉,彭勇行主编/2008年09月/科学出版社14、决策理论与方法,陶长琪主编/201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杂志1、TheoryandDecision,2、DecisionSciences3、DecisionSupportSystem4、Information2、一个可能的自然状态集合S,每一自然状态S所代表的可以是物品的数量,产品的次品率或市场的需求情况等;3、一个定义在S集合上的概率分布p(),通常假设S中的自然状态i(i=1,2,m)是有限离散的。在S上所具有的概率分布是用概率函数p(i)=p(=i)来表示(i=1,2,m)。但是,当i不是有限离散而是连续的,就要假设S是一个区间,而在S上的概率分布p()要用密度函数f(),S来表示。4、一个可能的后果集合C,每一后果cC由决策者所选择的行为方案a和自然状态来确定,这一依存关系可以把c写成a和的函数c(a,)而更明确。5、一个定义在后果集合C上的效用函数u(c),效用函数u(c)形成一个行为方案a和自然状态的复合函数uc(a,)。如果不会造成混乱,则可以把uc(a,)简写成u(a,)。,2.3.3机会损失与线性损失1、机会损失令a*为给定自然状态为条件下的最优行为方案,即u(a*,)=Maxu(a,)当选择行为方案为a时,则L(a,)=u(a*,)u(a,)称为选择行为方案为a时的机会损失。2、线性损失若某一决策模型的机会损失L(a,)的形式为,最优行为方案aK满足如下不等式,2.3.4应用举例例1某机器生产的产品次品率分布如下表2.10所示,若一件次品被混入使用,其修理费为2.50元。每批生产1400件。也可添置一套检验装置,在生产中检验产品,自动将次品剔除,但每批需要花检验费280元。求(1)最优的决策方案是什么?(2)最低费用的决策方案比高费用的决策方案的费用可节省多少?(3)最佳行为方案的期望费用为多少?表2.10某机器生产的产品次品率分布表,解设a1为不加检验装置,a2为加检验装置。在某一批中次品率为i时需要的修理费为u(a1,i)=1400*i*2.50=3500Iu(a1)=264.25u(a2)=280.001)选择a1方案,即不加检验装置;2)最低费用决策比高费用的决策可节省280.00264.25=15.75元3)最佳行为方案的期望费用为264.25元。,例2某邮电局根据业务预测今后10年业务将有扩展,现有的房屋设备不敷应用,提出新建、扩建和维持现状三个方案。新建方案需投资500万元,扩建需投资200万元,维持现状则不花投资。预测资料表明,在今后10年内,业务量大的概率为60%,业务量一般的概率为20%,业务量小的概率为29%,各方案在不同的业务量情况下每年的损益情况如表2.12所示。问应采用那一种方案。表2.12某邮电局的每年损益情况表,解设a1为新建,a2为扩建,a3为维持现状,10年内某一方案所得到的期望纯收入为u(a)=10*u(a,)p()各方案的期望纯收入分别为u(a1)=10*(0.6*200+0.2*10-0.2*100)-500=1020-500=520(万元)u(a2)=330(万元)u(a3)=200(万元)因此,应采用方案a1。,决策树是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模型。如上例邮电局发展方案的决策树如图2.1所示。,图2.1邮电局发展方案的决策树,例3某工厂购买一台设备,该设备有一关键零件需要经常更换。如果购买设备的同时买进备用件,每件只需10元;但如果未购买备用件或备用零件不够用室,损坏时就得临时购买将造成生产损失,每次110元(零件10元,生产损失100元)。根据使用同样设备的记录资料表明,该设备在整个寿命期间,这种关键零件的平均需要量为1.6件,其需要量的概率分布为泊松分布。问购买设备时,应同时购买多少这种关键零件最经济?解由于该设备在整个寿命期间,其需要量服从参数为1.6的泊松分布,即根据这一泊松分布公式,可计算出不同需要量发生的概率,以及不同购买量时的费用支出,如表2.13所示。,表2.13不同需要量发生的概率和不同购买量时的费用支出表,表2.14不同购买量时的期望费用支出表,从表2.14可知,购买量为3件时的期望支出费用最小。,2.4有试验风险型决策-贝叶斯决策2.4.1摸坛试验坛13红球7绿球一张纸条坛28红球2绿球一张纸条表2.15摸坛试验的自然状态概率与各行为方案的后果表,一、无情报试验e0,决策者应选a1,即他应猜坛,a1猜坛1a2猜坛2,二、非全情报试验ei1、非全情报试验e1为了计算摸一个球抽样试验后出现坛1(自然状态1)和坛2(自然状态2)的概率,我们令1)R和G分别表示摸到的球是红球和绿球事件;2)P(R)和P(G)分别表示摸到的球是红球和绿球的概率;3)P(R/1)和P(G/1)分别表示从坛中摸到的球是红球和绿球的概率;4)P(R/2)和P(G/2)分别表示从坛中摸到的球是红球和绿球的概率;5)P(1/R)和P(2/R)分别表示摸到的球是红球后出现坛(自然状态1)和坛(自然状态2)的概率;6)P(1/G)和P(2/G)分别表示摸到的球是绿球后出现坛(自然状态1)和坛(自然状态2)的概率;则P(R/1)=0.3,P(R/1)=0.7P(R/2)=0.8,P(G/2)=0.2,由全概率公式可得P(R)=P(R/1)P(1)+P(R/2)P(2)=0.3*0.75+0.8*0.25=0.425P(G)=P(G/1)P(1)+P(G/2)P(2)=0.7*0.75+0.2*0.25=0.575由贝叶斯公式可得,同理可得P(2/R)=0.47,P(1/G)=0.91,P(2/G)=0.09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做出非全情报试验e1的决策树如图2.3从图2.3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如果摸到一个球为红球,则要采取行为方案a1(猜坛),其期望收益值为23.5;2)如果摸到一个球为绿球,则要采取行为方案a2(猜坛),其期望收益值为21.9;3)摸一个球所获得的情报价值为22.5-16.25=6.3元;,4)由于摸一个球所获得的情报价值(6.3元)大于摸一个球所付出的费用(5元),所以,摸一个球的抽样试验是有利的。,图2.3非全情报试验e1的决策树,2、非全情报试验e2,图2.4非全情报试验e2的决策树,从图2.4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如果摸到2个球为红球,则要采取行为方案a2(猜坛),其期望收益值为38;2)如果摸到2个球为绿球,则要采取行为方案a1(猜坛),其期望收益值为24.3;3)如果摸到2个球为一个红球和绿球,则要采取行为方案a1(猜坛),其期望收益值为18;4)摸2个球所获得的情报价值为24.35-16.25=8.1元;5)由于摸2个球所获得的情报价值(8.1元)小于摸2个球所付出的费用(10元),所以,摸2个球的抽样试验是不利的。三、全情报试验eP全情报试验eP的决策树如图2.5。从图2.5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摸出纸条所获得的情报价值为31.25-16.25=15元;2)由于摸出纸条所获得的情报价值(15元)小于摸出纸条所付出的费用(20元),所以,摸出纸条的抽样试验是不利的。,图2.5全情报试验eP的决策树,图2.6全体决策树,2.4.2有试验风险型决策模型的定义从摸坛试验的分析过程,我们可推得,有试验风险型决策模型具有如下内容:1、无试验决策模型中的组成部分:aA,S及P()。概率分布P(),S表示决策者在观察试验结果前对自然发生可能的估计。这一概率称为先验分布;2、一个可能的试验集合E,eE,无情报试验e0通常包括在集合E之内;3、一个试验结果集合Z,zZ,试验结果z取决于试验z的选择。以z0表示的结果只能是无情报试验e0的结果;4、概率分布P(z/e,),zZ表示在自然状态的条件下,进行e试验后发生z结果的概率。这一概率分布称为似然分布;5、一个可能的后果集合C,cC以及定义在后果集合C的效用函数u(e,z,a,)。每一后果c=c(e,z,a,)取决于e,z,a和。效用u(c)形成一个复合函数uc(e,z,a,),并可写成u(e,z,a,)。,2.4.3有试验风险型决策模型分析步骤从前面分析和讨论的结果,我们可以把有试验风险型决策模型的分析步骤归纳如下:1、分析和画出无试验e0的决策树;2、从可能的试验集合E中选择某一试验ei,eiE,考察该试验的各种可能结果,分别计算在每一试验结果发生条件下的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即计算与某一试验结果相对应的各自然状态的后验概率。计算后验概率的步骤如下:1)利用先验概率P()和似然分布P(z/e,)求在给定试验ei条件下每一试验结果发生的概率其中,m为自然状态在离散情况下的状态数目,当自然状态是连续情况下,将求和运算符用积分运算符替代。n为给定试验ei的试验结果个数。2)利用贝叶斯公式求与某一试验结果相对应的各自然状态的后验概率,3、画出与试验ei的每一试验结果相对应决策树分枝,这些决策树的分枝结构与无试验e0的决策树一样,只要将无试验e0的决策树中的自然状态概率用该试验结果的后验概率替代即可;4、将各试验结果的决策数分枝连接并计算有关参数等后形成试验ei的决策树;5、后验分析,即分析试验ei的决策树有关信息,得出有关结论。主要有:1)某一试验结果发生时决策者应采取什么行为方案,其期望收益是多少?2)进行试验ei的后,决策者的期望收益是多少?3)试验ei的最大允许的费用是多少?即试验eI所提供的情报价值是多少?4)进行试验ei是否有利?,6、是否要进行另一个试验,如果要,重复步骤25,否则转步骤7;7、将各试验决策树(包括无试验决策树)的期望收益值和费用等信息汇总后形成全体决策树,并根据全体决策树得出决策者应选择那一个试验最有利。2.4.4实例分析例1表2.16某邮电局建支局基本信息表,该邮电局在准备建支局之前,要市场业务情况进行一次预测。如果能准确地预测到1或2要发生,问这一预测可允许花费多少?如果预测的准确性只有0.8时,这一预测又可允许花费多少?,解:1)没有做预测时的决策树如图2.7所示。从图2.7可知,在没有做预测时,决策者应采取行为方案a1,其期望收益为800元。,图2.7没有做预测时的决策树2)当能准确预测时的决策树如图2.8所示。从图2.8可知,如果预测结果为较大业务潜力z1,则决策者应采取行为方案a1,其收益为5000元;如果预测结果为较小业务潜力z2,则决策者应采取行为方案a2,其收益为0元,。因此,当能准确预测时,决策者的期望收益为2000元。情报价值为2000-800=1200元。即当能准确预测时的允许费用为1200元。,图2.8能准确预测时的决策树,3)如果预测准确性只有0.8,则显然情报价值降低。为了做出预测准确性为0.8时的决策树,需要先计算其后验概率。由已知条件可得先验分布P(1)=0.4,P(2)=0.6和似然分布P(z1/1)=0.8,P(z2/1)=1-P(z1/1)=1-0.8=0.2P(z2/2)=0.8,P(z1/2)=1-P(z2/2)=1-0.8=0.2由全概率公式有P(z1)=P(z1/1)P(1)+P(z1/2)P(2)=0.8*0.4+0.2*0.6=0.44P(z2)=P(z2/1)P(1)+P(z2/2)P(2)=0.2*0.4+0.8*0.6=0.56所以,可求得后验概率为,图2.9预测准确为0.8时的决策树,从图2.9的决策树中可推得如下结论:1)如果预测有大的业务潜力z1发生,则决策者要采取行为方案a1,即新建。这样,他可得到的期望收益为3110元。此时,若市场真的出现大的业务潜力1,则他可得到的收益为5000元,但如果市场出现小的业务潜力2,则他可得到的收益为-2000元2)如果预测有小的业务潜力z2发生,则决策者要采取行为方案a2,即不建。这样,不管实际市场出现什么情况,他可得到的收益均为0元。3)决策者的期望收益为1368.4元。情报价值为1368.4800=568.4元即当预测准确性只有0.8时的允许费用为568.4元。例2援引无试验风险型决策模型中的例1,所有条件不变,但做抽样20件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其中2件是次品。试修订先验概率,重新制定决策。解:首先利用贝叶斯公式修订先验概率,即求后验概率如表2.17,表2.17后验概率表,表2.17中的条件概率P(x=2/20,i)是次品率为i和抽样20件样品条件下,在20件样品中有2件次品的概率。假设抽样过程是一个贝努里过程,并利用二项分布计算该条件概率。二项分布的计算公式为:,如,i=0.01时,利用贝叶斯公式,计算不同次品率的后验概率。如当i=0.01时,从表2.18可知,决策者应采用行为方案a2。这一结论与原先根据先验概率计算所做的决策是不一样的。此时,可节省的费用为341.5-280.00=61.5元。,例3某大型养猪场采用了一种新的饲料法,每月需要增加开支4000元,采用这种饲料法后可以提高猪的育肥率,平均每月每头猪的重量可以多增长10公斤,标准差为3公斤。经过抽样,调查了5头猪,其平均重量增加了9公斤,标准差为2.5公斤。该场饲料猪的总数为500头,毛猪每公斤价格为1.0元,问1)在抽样前,养猪场决策者是否要继续采用这种新的饲养法?2)根据抽样后的资料,养猪场决策者是否要继续采用这种新的饲养法?解:假定新的饲养法每月增加的收益为y,每月每头猪增加的重量为x,则有y=-4000+500*(1*x)如果再假设每月每头猪增加的重量x服从正态分布,即xN(x,x),x=10公斤,x=3公斤则新的饲养法每月增加的收益y也服从正态分布,即yN(y,y),且y=-4000+500*x为了确定是否要继续采用新的饲养法,我们引入每头猪每月临界期望重量增加量be,即当y=0时,每头猪每月的期望重量增加量。此时采用和不采用新的饲养法,养猪场所获得的期望收益是一样的。,当y=0时,由y=-4000+500*x可求得x=4000/500=8(公斤/头.月)即be=8(公斤/头.月)1)在抽样之前,0=10be=8,继续采用这种新的饲养法。每月期望收益为y=-4000+500*10=1000元2)在抽样之后,在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抽样前均值0与方差20、后验均值1与后验方差21、样本的均值s与方差2s、总体的均值与方差2和样本数n有如下近似关系:,1=8.2439be=8,所以,在做抽样后,仍要采用这种新的饲养法。此时,每月期望收益为1=-4000+500*8.2439=121.95元,2.5价值与效用(偏爱的量化),2.5.1价值与效用的概念1、集合C中的偏爱结构设某一决策问题的所有后果集合为C=(c1,c2,.,cn),决策者对后果集合C中的任何两个后果c1,c2C,有三种可能:1)喜爱c1胜过c2,记c1c2;2)喜爱c1无差别于c2,记c1c2;3)喜爱c2胜过c1,记c2c1。在后果集合C中定义这样一种后果比较称为C的偏爱结构。,后果集合C的偏爱结构有如下关系:1)相容条件对于后果集合C中的任何两个后果c1,c2C,有(1)c1c2,c1c2或c2c1,并总有一个是真的;(1)c1c2当且仅当c2c1;2)传递性(1)机遇(2)简单机遇(3)传递性如果对任何机遇L1,L2和L3具有下列关系,则称机遇具有传递性。如果L1L2,L2L3,则L1L3如果L1L2,L2L3,则L1L3,4)替代性在一个决策问题中,如果为了某种需要,如简化计算等,用另外的后果或机遇替代原有的后果或机遇,而这些另外的后果或机遇在决策者看来与原来的后果或机遇无差别,则他对原来的决策问题与替代后的决策问题也是无差别的。2、确定性决策问题的价值函数在C上求得一个偏爱结构的方法就是估计一个实值函数v,使得对于任何后果c1,c2C,有1)c1c2当且仅当v(c1)v(c2);2)c1c2当且仅当v(c1)=v(c2).3、非确定性决策问题的效用函数假设全体机遇集合L=l1,l2,.,lm的所有后果都在指定集合C中,则称这些机遇为C机遇。C称为C机遇的后果集合。决策者在C机遇集合中,求得偏爱结构的方法是估计一个定义在后果集合C上的函数u,若对于任何两个机遇l,lL,函数u满足则称函数u为代表C机遇中的偏爱结构的效用函数。该效用函数考虑了决策者的偏爱结构,决策者可通过调整各后果的概率来体现自己的偏爱。,2.5.2货币后果的效用1实例,图2.14某公司的风险决策模型,图2.15固定当量替代机遇2、固定当量法1)固定当量某一机遇L的固定当量值等于与该机遇无差别时的相当纯收入,记CE(L)。2)固定当量法将某一机遇用一固定当量值或用另一当量相等(或无差别)的机遇替代,图2.16机遇替代,图2.17某公司的复杂投资决策模型,图2.18某公司投资决策问题的固定当量决策模型3、固定当量的估计1)出售价2)保险费机遇的一些后果是巨大的损失,这时经常采用保险费来估计这些后果的固定当量。,如有一投资者,他有机会投资购买一块地皮。地皮的价格为50000元,投资者估计在6个月以后出售该地皮,可卖57000元。但该地皮在旱季中有可能发生火灾,火灾后的地皮仅值12000元,发生火灾的概率为2%。这一机遇如图2.19上图所示图2.19购买地皮机遇及其替代机遇对于这一机遇,决策者为了减少火灾的风险损失,向保险公司投保。假设他以35000元投保火险,保险费为1600。这时,替代机遇如图2.19下图所示。其机遇的当量值为5200元。,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