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_第1页
第三单元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_第2页
第三单元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_第3页
第三单元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_第4页
第三单元第2课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发展(1)背景: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的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兴起发展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制:太平军攻克后,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定都:1853年,太平军攻克,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民族矛盾,拜上帝教,永安,建立政权,南京,(3)全盛时期北伐:一直打到,震动京师。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征:连续夺取、重镇,挺进湖南。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了许多州县。至此,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时期。,天津郊区,安徽,湖北,鄱阳湖,全盛,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2)评价积极: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调动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积极性。消极:它体现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无处不均匀,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要求获得土地,绝对平均主义,3.失败(1)天京变乱原因:主要原因是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根本原因是的阶级局限性。概况: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昌辉又被处死。接着,因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后来,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农民阶级,石达开,石达开,影响:带来巨大损失,造成“”的危险局面。,国中无人,朝中无将,(2)重建核心:提拔青年将领和陈玉成,让他们指挥军事;让总理朝政。,李秀成,洪仁玕,(3)资政新篇提出:1859年。内容:向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等。评价: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的设想;但它不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迫于形势,也未能实行。,西方,新式学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4)防御战1858年,和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他们又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1860年,和又攻破清军驻扎江南的大营。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近郊。1864年,保卫天京的战斗。,陈玉成,李秀成,陈玉成,李秀成,上海,(5)失败标志:1864年,陷落。,天京,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二、辛亥革命1.背景(1)经济: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思想:、邹容、陈天华等以、东京为阵地,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预备立宪,章炳麟,上海,(3)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然后华兴会、光复会等相继建立。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4)军事:中国同盟会发动了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5)时机:1911年四川造成湖北防务空虚。,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黄花岗,保路运动,3.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以五色旗为国旗。(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选举、被选举权;确立、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制度的进步意义。,南京,国民全体,行政,资产阶级,封建专制,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4.结局(1)结局:窃取革命果实。(2)原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列强以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为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革命营垒中的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被迫妥协退让。,袁世凯,外交孤立,立宪派,孙中山,5.功绩(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封建君主专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同样是反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太平天国的天国梦破灭,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创立民国思想却得以实现。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民国名存实亡,说明资产阶级也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只有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下面最能反映太平天国斗争性质的文献是(),解析:首先搞清楚太平天国斗争的性质:农民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外来侵略的斗争。题中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是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很显然,只有天朝田亩制度才真正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答案:C,中国近代爆发的两次革命斗争,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清政府,但是由于时代特征、阶级特点、政治局势等因素的差异,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1.相同点(1)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2)都制定了革命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3)都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力等革命的斗争方式。(4)都在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5)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不同点(1)领导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2)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发生于民主革命时期,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旧式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斗争的结果: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打击了封建王朝,但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辛亥革命则消灭了君主专制制度。,1.(2010厦门模拟)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按照这一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对18401911年间的重要事件评价较高的应是(),太平天国运动国民大革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A.B.C.D.,解析:解题关键抓住时间“18401911年”。在18511864年;在19241927年;在1911年;在1915年。,答案:C,1.地位:农民阶级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小生产者的代表。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受灾最重的是农民阶级,他们破产,但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又无法吸收这些破产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庞大的队伍决定了农民阶级始终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动力。,2.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包含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两个方面。阶级局限主要表现在: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多是用迷信的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就说明了这一点。,时代局限主要表现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校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必然要失败。,2.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利益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解析:仔细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从故居的破败到天王府的奢华,反映了洪秀全思想的蜕变,天王府的奢华和封建帝王相比毫不逊色,说明其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答案:C,(2009江苏高考)“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解析此题考查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民主革命的立场。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中立”,再联系“内战双方”,即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侵略者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准备坐收渔利。,答案A,1.(2010连云港调研)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A.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B.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C.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D.消灭地主,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采取没收地主土地,禁止地主收租,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的措施。,答案:A,(2009广东高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解析本题是知识型选择题,直接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实行的是总统制,为限制袁世凯权利,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孙中山又改为责任内阁制。,答案D,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即主权在人民,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依据“君权神授”。,答案:D,随堂巩固1.(2010苏州模拟)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A.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起义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解析:由材料中的“洪杨”,再结合题首指明的地方“广西”可以初步判断“洪杨”是指洪秀全、杨秀清,而联想到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就很容易判断正确答案。,答案:B,2.(2010大连检测)近代中国有许多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其中,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思想。,答案:B,3.(2009重庆高考)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1901年”和“清廷”,可知是清末新政。,答案:C,4.(2009上海高考)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共和B.社会保障C.人权D.君主立宪,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法西斯主义就是独裁和专制,反法西斯主义就是维护世界民主政治,因此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都体现了对民主的追求,涉及人权问题。,答案:C,5.(2010临沂检测)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解析:题意要求的是20世纪的史实,A、B两项时间不符。辛丑条约使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