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B09070314_第1页
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B09070314_第2页
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B0907031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合成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 姓名 孙浩 班级 B090703 柜号 Y21 实验日期 2011-06-21 室温 2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erkin反应原理和芳香族羟基内酯的制备方法。Perkin反应,是指由不含有-H的芳香醛(如苯甲醛)在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钾、醋酸钾等)的催化下,与含有-H的酸酐(如乙酸酐、丙酸酐等)所发生的缩合反应,并生成,-不饱和羧酸盐,经酸性水解即可得到,-不饱和羧酸。(2)、实验中掌握用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的进程,熟练掌握重结晶的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主反应:本实验采用改进的方法进行合成,用水杨酸和丙二酸酯在有机碱的催化下,可在较低的温度合成香豆素的衍生物。这种合成方法称为Knoevenagel 合成法,是对Perkin 反应的一种改变,即让水杨醛与丙二酸酯在六氢吡啶的催化下缩合成香豆素-3-甲酸乙酯,后者加碱水解,此时酯基和内酯均被水解,然后经酸化再次闭环形成内酯,即为香豆素-3-羧酸。三、药品试剂、操作步骤实验装置: 实验器材及药品:圆底烧瓶,恒压滴液漏斗、布氏漏斗(8)、电动搅拌器、旋转蒸发仪、水浴锅、电热干燥箱、三口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干燥管、玻璃水泵、温度计(0300)、烧杯(500ml)、量筒(100ml)、滴液漏斗(60ml)、电子天平。水杨醛2.0g (1.7mL,0.016mol),丙二酸乙二酯3.0g (2.8mL,0.019mol),无水乙醇,六氢吡啶,冰醋酸,95乙醇,氢氧化钠,浓盐酸,无水氯化钙。试验步骤:A香豆素-3-甲酸乙酯1.在干燥的50mL 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1.7mL 水杨醛、2.8mL 丙二酸乙二酯、10mL 无水乙醇、0.2mL 六氢吡啶、一滴冰醋酸和几粒沸石2.装上配有无水氯化钙干燥管的球形冷凝管后,在水浴上加热回流2 h。3.待反应液稍冷后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12mL 水,置于冰水浴中冷却,有结晶析出。 4.待晶体析出完全后,抽滤,并每次用23mL 冰水浴冷却过的50乙醇洗涤晶体23 次,得到的白色晶体为香豆素-3-甲酸乙酯的粗产物,干燥后产量约2.53.0g,熔点9192。可用25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 纯香豆素-3-甲酸乙酯熔点93。B香豆素-3-羧酸 1.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自制的2 g 香豆素-3-甲酸乙酯,1.5gNaOH,10mL95乙醇和5mL 水,加入几粒沸石。2.装上冷凝管,水浴加热使酯溶解,然后继续加热回流15min。3.停止加热,将反应瓶置于温水浴中,用滴管吸取温热的反应液滴入盛有5mL 浓盐酸和25mL 水的锥形瓶中。边滴边摇动锥形瓶,可观察到有白色结晶析出。4.滴完后,用冰水浴冷却锥形瓶使结晶完全。抽滤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压紧、抽干。干燥后得产物约1.5g,熔点188.5。粗品可用水重结晶。纯香豆素-3-羧酸熔点为190(分解)。 本实验约需78 h。四、操作重点及注意事项1,冷却结晶时不要摇动装置,冷却水要足量2,酸化时酸不可太多3,回流时要有液滴匀速滴落五、思考题(1)、试写出本反应的反应机理,并指出反应中加入醋酸的目的是什么?芳香醛与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