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4).ppt_第1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4).ppt_第2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4).ppt_第3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4).ppt_第4页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学校:光山二高姓名:李留艳指导教师:马云,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你们喜欢挨鞭子吗?,第一鞭: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第二鞭: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鞭:甲午中日战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看世界,雾里探花,学器物,移花接木,变制度,昙花留香,?,一、看世界,雾里探花(19世纪中期-19世纪60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合作探究】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英国:资本主义制度,1.背景,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鸦片战争惊醒志士,有识之士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地主阶级抵抗派救国,病症:山雨欲来风满楼药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海国图志书影,材料: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爱国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出现了海国图志等著作标示了近代化的开端。可惜的是,对其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昏昏睡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合作探究】,怎样评价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开眼看世界”?(进步性和局限性),(1)进步性: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准备。引导人们关注世界;思想启迪。(2)局限性: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二、学器物,移花接木(19世纪60-9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救国,病症:内忧外患药方:中体西用、自强、求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李鸿章,2、含义,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等,北洋、南洋、福建三水师,创办京师同文馆、派留学生出国,抢答环节:,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兵工厂:2.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3.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4.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5.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小组合作讨论: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是否同意?请阐明理由,讨论: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是否同意?请阐明理由,同意。理由: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同意。理由: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三、变制度,昙花留香(1898年)兴民权,行立宪,资产阶级维新派救国,病症:电气革命下的中国,危机深重药方: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否定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论证变法合理,抨击专制,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变法和图存相结合,人民主权,以西方进化论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武器,戊戌变法纪录片,LP_20190506122834.flv,合作与探究:有人说:“康有为等是跪着造反的。”你怎么理解?他为什么要“跪着造反”?,1.(1)借助孔子(2)保留、依靠皇帝(3)宣传反封建专制的维新变法思想,2.封建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较弱,没有自己鲜明的旗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借助它可以为变法减少阻力。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016全国卷29)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中外关联: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分析他们的高明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都借助传统文化外衣;,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归纳小结,数字记忆法,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